HouseViews
由主場新聞創辦人劉細良撰寫的主場觀點
2012-8-10 9:24:34
在英語世界,流行音樂已成為一股重要的政治力量,他們本身有大量追隨者,音樂人冇複雜之政治分析或理論,只用簡單的普世價值,如人道主義、人權、自由、公義、平等,便足以發起全球性政治運動。八九十年代愛爾蘭樂隊U2主音Bono關注非洲債務,南美人權、核危機而成為全球民意領袖、抗議聲音。
麥當娜也同樣是政治活躍者,用音樂作政治抗議,如反小布殊反恐戰,關注非洲貧窮,今次反普京行動是意料之中。流行音樂當然本質是一種娛樂,但同時是一種公民教育,尤其是新媒體普及,人人有自己政治立場表態,即使是中小學生,很早已接受政治社教化。早前一套電影「機槍教父」,背後故事係一個全球捉拿烏干達軍閥Kony的運動,並以中小學生為主角。中小學生由流行文化中吸取普世價值,在fb中互相交流,巳成為潮流。本地國際學校學生去年也熱烈地參與捉Kony行動,而本地學校郤少有參與。
香港政府煞有介事去在課堂內教德育、普世價值,其實早已經out晒。當一個國際學校小學生同老師討論如何迫使聯合國及美國政府捉拿Kony,由學生帶議題回學校討論,而本地小學生則討論中國模式優越,你可以想像得到將來兩批學生成長後,在價值取向、個人世界觀的分別有多大!
你話中產家長點會唔驚!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