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五, 10月 03, 2014

香港人的日本觀 _ 吳偉明@知日部屋 _ 主場新聞

吳偉明@知日部屋

分享日本與香港的事情

2013-3-11 12:47:22

前言

港日關係始於19世紀後半,至今已有個半世紀的歷史。香港人對日本的態度在戰前、戰後初期、回歸前及回歸後都經歷不同變化,在「敵與友」與「模範與負面」之間搖擺。本文從歷史角度,剖析不同時期香港人的日本觀。

戰前日本觀

戰前港人對日本的印象比較正面,將它視作亞洲強國、軍事同盟及貿易伙伴。這種態度直至1930年代中日交戰為止沒有改變。

首先,日本被尊崇為最先經近代化洗禮的亞洲強國。日本在明治維新後富國強兵,甲午戰爭及日俄戰事令日本擠身列強之列。幕末明治初年的日人仍視香港為近代化的參考,但到明治中期日本已成亞洲近代化的先驅。透過在日工作的港人、在港工作及訪港的日人、傳媒及書籍,香港人明白日本的成就。

第二,日本是英國的盟友。早在1902年英日結盟以前,英日關係良好,作為英國殖民地的香港跟日本在軍事上已有合作。自1894年起日本軍艦每年訪港作補給及交流。甲午戰爭時,英船從香港運送軍火給日本。英日同盟期間(1902-1921) 港日軍事交流頻密。日海軍獲邀參觀英軍在港的炮台與軍營。即使在同盟結束後,至1930年代初為止,港日軍事交流從未中斷。
第三,日本是香港重要貿易伙伴。戰前香港是中、日、東南亞三邊貿易的主要轉口港,轉口貿易由香港華商及英商負責,帶來可觀收入。日本財閥及大企業如三井物產、東洋棉花、三菱商事、日本郵船、正金銀行等均在香港有龐大投資。日本的海味、煤炭、紡織品、茶具及火柴在香港大受歡迎,日本白銀在市面流通甚廣。日本在戰前香港的經濟力量僅排華資、英資及美資之後。

1930年代因中日交惡,港人民族主義冒起,對日本態度從友好變敵視。1937年中日正式全面開戰,殖民地政府對此保持中立,並設法保護在港日人的人身安全及審查報章的反日言論。民間反日情緒高漲,抵制日貨運動及襲擊日人事件頻生。

戰後初期日本觀

日治時期的三年零八個月(1941年12月15日至1945年8月15日)對香港人來說是場惡夢,帶來大量人命、財產的損失。戰後初期(1945-1960年代)港人對日治時期的回憶仍鮮明,對日態度相當負面。經歷過戰爭的港人蔑稱日人為「㗎仔」(因日語結尾多「か」,音與廣東話「㗎」相近)及「蘿蔔頭」(因日軍愛食蘿蔔泡菜),而且常於前面加「死」。香港流行文化亦反映港人對日本的戰時回憶,市面湧現有關抗戰的漫畫、電影及日治的回憶錄。

對日的敵視及輕視在經濟層面亦可窺見。1950年代港府只給日本商人六個月的入境簽証,對欲在香港投資的日本企業帶來不便。

港日貿易早於1950年代初已恢復,但五、六十年代的日本仍未成經濟強國,對香港的輸出以生活百貨及機器為主。當時港人對日貨的觀感是價廉卻不一定物美,甚至流行「日本郵船遲早完」的歇後語。因為對日本評價不高,日本不是港人旅遊及留學的熱點。除黑澤明的武士片外,對日本文化的與趣不大。日語不是受歡迎的外語。

回歸前日本觀

從1980年代至回歸前(1980年代至1997)日本成為經濟及流行文化超級大國,在香港的經濟及文化影響力達最高峰,港人對日本另眼相看,日本搖身一變,成為學習榜樣。1980年代是「日本第一」(Japan as Number One)的時期,亞洲各地紛紛向日本取經。星馬分別展開Learn from Japan及Look East的運動。香港雖無特別口號,但政府派出多個研修團赴日學習,參考日本的經營模式、基建、交通運輸、社會福祉及環保等經驗。

日本是香港重要貿易伙伴及投資國。日本一直是香港最主要貿易國之一,日本的汽車、電器、食品、衣服及機器大受歡迎。日本貨不再代表平價貨,而是創新、時髦及耐用的標誌。港人酷愛日本貨,當時全港有十多間日資百貨公司,差不多壟斷本地百貨公司業務。Sony的Walkman,National的電飯煲、Sharp電視、日立冰箱、精工錶、豐田汽車等日本產品成港人至愛。

日本亦是香港主要投資國,看1980年代維港兩岸的大型霓虹燈廣告牌便知日資財雄勢大。日資在基建、財務、製造業及零售業均有龐大投資。回歸以前的大型基建項目差不多都有日資的參與,熊谷組、鹿島組、西松建設及清水建設等日資積極參與大型項目,包括海底隧道、地鐵、高速公路、貨櫃碼頭、青馬大橋及新國際機場。日本銀行在融資方面舉足輕重,有助多項大型發展項目上馬。日資電子業(如精工錶)、食物加工業(如日清)及零售業(如八佰伴)均勢力雄厚。回歸前一些英資及港資企業撤資,但日資仍不斷湧入。

除硬力量外,日本的軟力量在回歸前的香港亦無處不在。日本的動漫、電視劇、遊戲、音樂、料理在這段時期深入尋常百姓家,改變港人的生活方式及改善對日觀感。基本上在1960年代以後出生的港人都深受日本流行文化的影響,現在成為中年人的集體回憶。去日本旅遊、留學及學習日語的港人激增。香港大學及中文大學相繼成立日本研究系。

日本的流行文化成為港人發展本地文化產業的重要參考,甚至出現相當程度的日本化。以流行音樂為例,1990年代前半約2至3成的廣東流行曲改編自日本歌。

這也是中日建交以來中日關係整體發展比較順利的時期。雖然釣魚島、教科書、靖國神社及軍票問題都曾引起民間的反日情緒,但為期不長及參與者日漸減少及年長化。年青人對歷史問題興趣不大,只醉心自己喜歡的日本文化。因此年長及年青兩代對日本態度迥然不同。

回歸後日本觀

回歸後港人對日本的態度基本上保持正面,但比回歸前有所遜色,原因歸納如下:第一,日本國勢滑落。日本經濟一沉不振,政治混亂,日本硬實力大減。日本在港投資、來港旅客人數均不如前。同時中韓崛起,日本不再是亞洲經濟的龍頭。

第二,中日關係轉差。回歸後香港成為中國特別行政區,港人的民族認同加強,對中日關係的變化比以前敏感。回歸後中日關係每況愈下,香港的民間反日活動隨之增加,特別是2000年代前半靖國神社參拜事件及2012年8月出現的釣魚島事件後相當活躍。日趨親中的本地傳媒對這些事件的報道均嚴厲批評日本。親中政黨的反日立場更是明顯,甚至最近出現燒日本國旗等前所未見的激烈行為。

另一方面,日本的軟力量依然強勁,雖然其流行文化在不同領域受美、韓、台等地的挑戰,香港年青人還是喜歡日本文化。旅日及學習日語數目尤勝回歸前。他們對中日歷史問題不大關心,跟反日的年長一輩形成強烈對比。

小結

總括而言,回顧個半世紀香港人的日本觀,整體而言比較正面及立體。香港人的日本觀的形成是外在及內在因素結合而成。

外因主要取決日本國勢及中日關係的變化,內因是港日關係及香港華人身份認同。當日本國勢強勁、中日、港日關係良好及香港華人的民族意識不強時,香港人對日態度傾於友好。相反,當日本衰落、中日、港日關係及香港華人的民族意識冒起時,香港人對日態度傾於負面。此外,官方、民間及不同年齡層對日本的態度有別。官方對日友好,民間比較複雜,好惡並存。年紀則愈輕,對日態度愈正面。愈年長,愈負面。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