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者投稿
2014-7-20 2:45:39【文:執嘢】
想說很久,是關於新界東北發展計劃的。但將其定性為一個「發展」計劃實不恰當。如果發展的定義是為了進步、為將來謀求福祉的話,那就更加是風馬牛不相及。官網指,大興木土是為了「促進香港繁榮經濟」、「應付長遠的房屋需求及提供更多的就業機會」,令人難以不覺得構思出此話者絕對是淺薄無知、不禁叫人倒抽一口涼氣。
問過高度關注議題的朋友,也看了張超雄議員叫人拍案叫絕的肺腑之言,也讀盡發展局那堆明顯著理曲辭窮的所謂解釋。
我想說:朋友們,我們要反對新界東北的理據還有很多﹗
梁振英在記者前言之鑿鑿地說:以前沒有少眾居民犧牲,哪來新市鎮。為了全體人民的利益著想,而要犧牲少數群組,這是本著 utilitarianism (效益主義)而提出的理據。簡單而言,就是在決策時以爭取 the greatest happiness 為道德依據。只要為大多數人帶來益處的,少數人就得需犧牲。這個道德解說是由英國哲學家兼法律改革家 Jeremy Bentham 提出。他的理論很簡單:道德的原則就是建立最大的快樂,也即是「the overall balance of pleasure over pain」。效益主義是一個很普遍及影響甚廣的哲學思想,所以政府的表明原則正正就是從效益主義引伸而來。
然而畢竟,這個單純的概念是出自一個生於 1748 年的學者口中。現代文明的進步、思想和知識的變化,根本已經容不下去這樣只顧快樂的道德尺度。Michael J. Sandel 名著《Justice》就對效益主義提出了兩個反對論點,第一個很簡單,就是效益主義沒有尊重個人權利,而這也是文明社會堅守的核心價值。在那個象徵「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雕像面前,香港受堅信守人權的高尚道德標準所規範。為了完成新市鎮大業而剝削一眾村民多年以來的安居,根本就是一個違反所有人均有個人權利的原則。
相反,提倡權利和義務的 deontology(道義論)更加切合主流文明社會的道德規範。社會賦予我們權利去安居樂業時,我們也有義務基於考慮別人安居樂業的權利而規範我們自己的行為,所以「己所不欲,勿施於人」與這個西方哲學理論是相符的﹗講到權利,國際公認的道德規條是,人人都有權有尊嚴地生活,住屋權也是涵蓋其中。《經濟、社會、文化權利國際公約》第十一條第一段指出:「締約各國承認人人有權為他自己和家庭獲得相當的生活水準,包括足夠的食物、衣著和住房,並能不斷改進生活條件。」為了所謂興建更多的房屋(當然眾所周知的是豪宅居多),「將別人生活了幾十年的安樂窩變成我們明日的花槽」,係人都知道是說不通、講不過啦﹗
那些急急等著收地發財的近視窩囊,當然會講:香港樓價高,唔通其他人的住屋需要就唔使理咩?如果單講村民的權利不夠理據,不如就講我們的權利。我們所有人都應該有權利去享有本地農業,以支持我們日益增加的糧食需要、應付全球氣候暖化所引致、勢必出現的糧食危機。我們有權去保留城市賴以為生的自然綠肺,擁有更好的發展。我們有權去由香港人享用屬於我們的土地,而不是讓土豪和內地人侵佔我們碩果僅存的空間。雖然法律沒有這樣的標準,但我深信大自然應該有與生俱來的權利和價值,而我們都有權去享有一個健康的生活環境,拒絕進一步因為改變土地用途而惡化氣候變化的問題(除了燃煤之外,改變土地用途是釋放溫室氣體的最大元兇之一)。有義務去保障我們這些權利的,不只是被矮化為少眾的廣大關心東北問題的市民,就連荷包受惠於這個法治社會、養尊處優者都有義務去保護我們的這些權利。
即使從政府的效益主義理據出發,the good 先於 the right,發展新界東北又是不是真的帶來 the greatest happiness?講豪宅和公屋的比率,理據歸於哪一邊,昭然吧。從長遠一點的角度來看,單純為了興建房屋和商貿區而大興土木,完全不符合可持續發展的原則。雖然可持續發展的定義是從來都沒有一個統一的說話,但主要的共通點都是 1. 在滿足現代人需要的同時,亦不可以犧牲後代滿足其需要的能力;2. 可持續發展是追求在社會、經濟和環境上達至平衡的。如何在三方面達至平衡,要爭論都要講幾年,但是我們在取捨的過程中都應該盡量貼近 Strong Sustainability 的大原則,例如趨向發展本土農產業(以減少運送過程中排放更多溫室氣體、減低受糧食出口國因天災而農產失守而影響)、經濟和文化產業多樣化(以消費為主導的經濟體系引致太多環境及社會問題,加上要以更有效率地運用資源的方式發展經濟,所以個人認為認為發展方向絕對不是要興建更多商場﹗)、盡量減少耗用資源(低於資源可復元的程度)。
現在香港的發展趨勢會導致甚麼後果?我只是聯想起Jared Diamond 的《Collapse: How Societies Choose to Succeed and Fail》。該著作分析了歷史上多個文明末落背後的原因。簡而言之,它們當中很多沒有平衡發展和環境,最終被生態災難所淹沒。他指出,很多這些文明只顧不斷的發展,爭取更多的金錢和權勢,越過巔峰之後,它們開始崩潰。當國際社會開始發展綠色經濟,發掘更創新的方法解決對環境的影響時,我們還只顧興建更多不是給人住的豪宅、「謀住」改變郊區土地的用途時、仍然以為消費經濟是王道是,我們會不會像這些文明一樣,終於面對生態災難時無法自救?糧食危機是國際公認存在的問題,而我們仍然為了政治和經濟因素時只顧進口食品,完全忽視發展本地農業的價值時,我們到底對不對得住跟不上食物價格急升者和我們的後代?
蟻民聲音無力,首輪撥款已經通過,但希望各位要從長遠著想,繼續為未來抗爭﹗
作者簡介:自 2011 年以來力求大眾減少多餘消費,分享有用東西。骨子裡,我們都是一群相信環保不是環保份子的事的八十後。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