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五, 8月 22, 2014

佔中公投的民主教育 讀者投稿 主場新聞

讀者投稿

《主場新聞》歡迎讀者投稿,稿件請投至Editorial@TheHouseNews.com。來稿者請註明文題、筆名、個人資料及作者簡介。此欄文章的觀點均來自作者,並不代表本網立場。編輯部保留對所有稿件的篩選權利。

2014-6-24 14:10:31

【文:郭志】

筆者在大學期間主修政治哲學,因此在數年間閱讀了不少規範性民主理論(normative democratic theory)的文獻,這些理論主要處理民主制度的道德基礎。換句話說,這些理論主要在問:從一個道德觀點出發,我有甚麼理由支持民主制度?概括而言,觀點主要可分為兩類,(一)工具論,(二)價值論。

(1) 工具論:工具論強調的是民主的工具價值(instrumental value)。我們支持民主制度,是基於民主制度最能保障我們的基礎自由以及物質條件。在這種理解下,並不強調政治參與本身的內在價值,而是強調透過平等地制度化每個人的政治參與機會,會為社會帶來最佳的結果,例如每人都享有最大程度的個人自由以及較平等的財富分配等。然而,從實證研究的角度看,民主國家不一定比非民主國家有更佳的經濟發展表現和更平等的財富分配;同時,在理論上,我們更可以追問,如果一個非民主體制不干預任何政治自由以外的基礎自由,而又能帶來更佳的經濟效益,我們還是否有理由支持民主?要回答這點,就要從價值論的觀點去看。

(2) 價值論:價值論強調民主的內在價值(intrinsic value),亦即政治參與本身是有獨立於它能帶來的社會貢獻的價值。要理解價值論,最佳的方法是從「第一身」(first person point of view)的角度去想:我活在一個可以自由投票、表達政治意見、享受與政治相關的言論自由的地方,會否與活在一個沒有這些權利的地方不同?這種不同對我的生活本身有何影響?對我去理解自己與他人的關係有何影響?對我去理解我與這個群體的關係有何影響?一般而言,價值論給予的答案可分為三點:

(2A) 平等的民主參與本身是一種「生活模式」,它首先給予了每人平等的公民權,而平等的公民權背後預設的是一種人與人之間平等的道德關係,這種預設會反過來影響我們在現實生活中如何理解與他人之間的關係。

(2B) 政治參與本身並非單單投票,而是涉及投票前的審議,審議涉及在政治議題中運用各人的理性去辯論,嘗試達致一個最佳的共識。這類審議平台(deliberative platform)長久運作下會促進公民在政治辯論當中的德性,也會構建一種較不冷漠的公民關係。

(2C) 政治參與深深影響我們對群體的歸屬感。簡而言之,如果我能參與影響這個群體未來走向的政治決定,會使我更感到自己是其中的一份子,而這種成員感會進一步推動我對這群體的熱誠與情感,亦即我不再視自己是這片土地的過客,而是視自己為這個群體的一員。

筆者自己在求學期間,雖大致理解價值論中各個觀點的理據與背後的歷史脈絡,但總覺得相當離身,即總覺得這些理據多少太「象牙塔」,也有點懷疑政治參與與投票是否真的有如此大的道德情感影響。然而,自從佔中公投開始後,筆者開始明白價值論觀點的真意。這是由於在公投開始以後,筆者身處海外,無法投票,但卻感受到一股強烈的參與慾。而筆者也因而每天都在網上留意與公投相關的消息與新聞,看到實體票站出現人龍時感到相當鼓舞,也更強烈地希望自己能在這個香港關鍵的轉型期做些甚麼。基於這些個人情感,筆者才意識到政治參與對個人的內在影響是相當實在的,也意識到筆者可能是由於生長在一個沒有民主參與權利的社會,才無法理解價值論觀點的實質。

我相信是次佔中公投已在香港公民間產生了具體的道德情感影響,讓大家意識到政治參與的重要性,而因此,佔中公投本身就是一場重要的民主教育。不論最終公投能否影響北京的取態,在香港被喚醒的民主意識是無法回頭的。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