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日, 8月 03, 2014

梁啟智:誤國誤民的國民教育科 _ 主場新聞

主場報道

2012-7-20 15:47:19

梁啟智認為國民教育課程主事者目光淺窄,課程內容高舉國民身分認同的時候,卻沒有好好處理個人、社會、國家和世界之間的關係,致使族裔矛盾激化。

政府建議「德育及國民教育科」列為中小學必修科,不少輿論將之批為「愛國洗腦科」;筆者細閱課程指引諮詢文件後,發現這科目的內容連「洗腦」都不如,許多重要理念含混不清自相矛盾。以此藍本來辦國民教育,結果只會誤國誤民。



要辦國民教育,對「國家」和「公民」在理念上要有深入的掌握;這兩個概念在學術界有相當深入的討論,然而課程的主事者卻似乎只以想當然的角度來處理,而對基礎理念的輕率態度在處理少數族裔的問題上最能突顯。課程文件聲稱不論學生的族裔及文化背景都應該學習此科,更稱可藉此科「避免族裔及文化背景差異而引起的衝突與誤會」(頁64),然而在其他的章節卻不難發現,文件本身就製造了很多族裔及文化之間的衝突與誤會。

例如文件提議「從家庭開始,認識主要家族成員關係及家族歷史,並了解祖籍和家鄉所在」,從而「培養對於鄉土的珍惜之情和歸屬感」(頁28),對於南亞裔的學生就完全不適用。再進一步想,此學習內容其實假定了祖籍和歸屬感之間的必然關係,說白了就是叫學生看扁與中國內地沒有血緣關係的外來移民;以血緣論來推動國民教論,只顯示了課程主事者對「國」和「民」同樣無知。

製造族裔文化衝突

文件又多次強調「仁愛、孝道、誠信、儉樸等美德」是「中華文化的精髓」(頁121),卻似乎沒有想過少數族裔的學生會如何理解此一說法。首先,中華文化本身充滿內部差異,列舉的美德是否中華文化的普遍價值,還是編寫史書學說的人想像出來的自我慰藉,學界已有許多質疑;再者,難道南亞裔的同學就不懂得說這些美德在印度、巴基斯坦、尼泊爾、孟加拉和斯里蘭卡也相當普遍,進而投訴中華文化把這些美德據為己有?最後,近年來中國社會亂象叢生,地溝油、毒奶粉、染色饅頭無日無之,我們還要教師強迫少數族裔學生一起歌頌「誠信是中國文化的精髓」,這到底是要促進文化融和還是挑撥族裔矛盾?

說到底,課程主事者目光淺窄,課程內容高舉國民身分認同的時候,卻沒有好好處理個人、社會、國家和世界之間的關係,才會出現上述的各種謬誤。課程一方面要學生「從認識當今世界面對的共同問題,孕育國際宏觀視野及人道主義精神」(頁122),卻又要求「認同世界公民身分的同時,亦能從國家國情的角度理解世界議題,作出理性判斷」(頁125),可見課程主事者也不敢把普世價值放得高於國族認同;這做法雖然可以討好某些保守勢力,但落在放眼晉身全球城市的香港社會,卻使得整份文件無法自圓其說。在一個世界級的大都會把「國」和「民」看得如此狹窄,被犧牲的不止於身處這城市的少數族裔,而是整個香港的未來。

為了在課堂當中深入淺出,課程設計時難免要把某些複雜的概念簡化;然而國民教育科對「國」和「民」的粗疏理解,就有如在常識科逼學生接受「太陽圍繞地球公轉」一樣,並不是要把複雜的概念簡化,而是把早就被證明錯誤的想法灌輸給我們的下一代。

多年來在中小學默默耕耘春風化雨的教育工作者,怎麼到了此一關鍵時刻還不起來反抗?

原文刊於《明報》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