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偉雄
美國加州州立大學哲學教授。
2013-11-2 17:35:20
這幾年認知心理學和行為經濟學(behavioral economics)的普及書很受讀者歡迎,有不少暢銷書,我也讀過一些,令我覺得大開眼界、看得手不釋卷的,隨便想想,便有以下幾本:
Malcolm Gladwell, Blink
Dan Ariely, Predictably Irrational
Daniel Gilbert, Stumbling on Happiness
Robert Burton, On Being Certain
Daniel Kahneman, Thinking, Fast and Slow
對我來說,這些書最引人入勝之處,不是其中的理論或論點,而是種種設計巧妙的心理學實驗;例如 Ariely 設計的這個實驗:
這些實驗的結果往往出人意表,而讀到心理學家解釋實驗的結論時,都會覺得很精彩,甚至拍案叫絕。然而,人不同死物,人的心理和行為難以量化和準確量度,因此,心理學實驗的結果通常都有頗大的詮釋空間,與物理學或化學等「硬科學」(hard science)的實驗始終不能相提並論。雖然我讀這些書時覺得很過癮,大有增長見識之感,但總不會忘記要保持至少一兩分懷疑。
今天在網上無意中見到老朋友 Jonathan Ellis 的一篇文章,討論的正是心理學實驗的一些問題。他談的主要是 priming,那是當今心理學的重要概念,指的是以下這種心理現象:在一段短時間內,一些與後來某些行為看似無關(或不應有因果關係)的經驗,會不知不覺地影響那些行為。關於 priming 的實驗,最有名的是耶魯大學心理學家 John Bargh 在 90 年代做的;他給兩批學生做重組句子練習,第一批學生要用的字詞裏有不少是關於老人的(例如 forgetful, gray, bald, wrinkle),第二批的則沒有這些字詞,學生完成練習離開時,要走一段斜路,研究人員暗地裏記錄他們步行的速度,發覺使用過「老人字詞」的學生走路明顯比第二批學生慢 --- 「老人字詞」prime 了學生走路較慢的行為。
這個實驗對相關的研究有很大影響,可是,據 Ellis 說,去年一些心理學家嘗試重複 Bargh 的實驗,做得非常小心嚴謹,結果卻跟 Bargh 的不一樣,兩批接受實驗的人在實驗後的步行速度沒有明顯的分別。Bargh 對這個實驗結果當然不滿意,多番反駁,並且對有關研究者十分不友善,甚至施以人身攻擊。
Bargh 的實驗還有一個問題,就是被引用時經常有不準確和誇大之處。Bargh 在報告實驗的論文裏並沒有結論說 priming 在任何人身上都有效,不過,引用他的人卻沒有那麼小心;例如 Gladwell 在 Blink 裏便這樣寫:
“After you finished that test—believe it or not—you would have walked out of my office and back down the hall more slowly than you walked in.”‘You’,不是指某一人,而是指任何讀者。Gladwell 只是個作家,不是學者,這樣誇大,算了;但連學術地位崇高的 Daniel Kahneman 也犯此毛病,在 Thinking, Fast and Slow 裏解釋了 Bargh 的實驗後,他這樣寫:
“Although you surely were not aware of it, reading this paragraph [which contained many words relating to the elderly] primed you as well. If you had needed to stand up to get a glass of water, you would have been slightly slower than usual to rise from your chair—unless you happen to dislike the elderly, in which case research suggests that you might have been slightly faster than usual!”以上問題並不表示 priming 乃一假象,是心理學家虛構出來的,卻能提醒我們兩點:一、心理學不是「硬科學」;二、心理學普及書跟其他科普書一樣,難免有過份簡化之處。無論如何,心理學的研究精神和方法都是盡量貼近科學的,例如上述那個重複 Bargh 實驗的嘗試,就是典型的科學方法;跟比較文學、文化研究、神學等學科相比,心理學至少是「軟科學」。
連結:魚之樂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