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四, 9月 11, 2014

「國民教育」是「中國消失」的開始 _ 主場新聞 House News

張婉雯

2012年8月5 日

是讀「兩文兩史」出身的。所謂「兩文兩史」,即我們這群「七十後」在預科課程中,選修中文、英文、中國歷史與世界歷史的學生。「兩文兩史」可謂預科文科生的最大挑戰;相對於其他文科如地理、經濟等,這四科都是「實牙實齒」以文字為主的科目;而與中五會考不同的是,預科的「兩文兩史」不再靠背誦取分;尤其是「兩史」,那厚厚的教科書和一疊又一疊的筆記,即使吃了多啦A夢(我們那年代喚「叮噹」)的「記憶方包」也不可能全部背起來。預科的中史課程共有六個部份,包括交通史、政制史、經濟史、治亂史、宗教史、史學史,這個結構把各朝分散的資料歸納,從不同角度詮釋同一時段的史料,以培養學生的分析能力。而要拿取高分,更要有創見。

  「兩文兩史」當然是預科文科生的專利,但在我們的年代,所有中學生,都必須在中一至中三時修讀中史科和世界歷史科。坦白說,中學以後,我並沒有進一步研習歷史,但至少,讀過歷史科,我們都知道改朝換代是平常事;不同地方、國家有不同的政制;世界整體趨勢就是由獨裁專制走向民主。而中史科更告訴我們:執政集團與國家概念是兩碼子的事。唐、宋、元、明是不同朝代,清朝更是所謂的「外族」管治,但中國就是中國,並不因為朝代更替而變成另一個國家。把自己國家的歷史讀一遍,讓我們知道民族性格如何累積發展而來,走過甚麼冤枉路,日後該何去何從。當然,從五千年歷史看來,我們也能發現:世上根本沒有完美無瑕的政制,自然也不會有「進步、無私而團結的執政集團」。

  這些,是所謂「國民教育」無法取代的。「國民教育」所強調──或偽裝成有的──「多元多角度」思考,在中史科中早有了。但中史科所講求的客觀中立、宏觀的歷史概念等,卻是「國民教育」科所沒有的。中國歷史讓我們知道,辛亥革命雖已一百週年,但封建思想其實還植根於中國的政制、社會,以至民心中。中國歷史也讓我們知道,自屈原起,中國知識份子便總是重複「以死相諫」的命運。如果在沒有歷史背景底下讀「國民教育」,即使課程不歌功頌德,結果只怕也是流於皮毛的膚淺。

  我讀中學的年代,香港還是英國殖民地。想不到,殖民地政府列為必修的中史科, 到了回歸後竟成為選修科;到現在,又以偏頗狹隘的「國民教育」科取而代之。 也許,在取消中史必修的教育政策後,一切已經開始,只是我們警覺性太低。 想到這裡,我這個曾經讀過「兩文兩史」的上一代香港人,實在要跟年輕學子說句「對不起」。時到如今,我只能鄭重地說:我們要爭取的,不是「重新檢討國民教育科」,而是徹頭徹尾地取消國民教育,把對國家的理解還原為對歷史的尊重與了解。「鑑古知今」並非甚麼深奧的大道理;如果有一天,香港的學生對所謂「中國模式」(其實應說是「中共模式」)侃侃而談,卻答不出秦始皇的功過,也不知唐太宗是誰的話,那其實才是「中國消失」的開始。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