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包含「政治」標籤的文章。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包含「政治」標籤的文章。顯示所有文章

星期五, 7月 29, 2022

撐香港,即係撐自己

Mirror 演唱會昨晚有大型電視屏在高處因吊索斷裂,下砸擊中在表演的兩名舞蹈員。

演唱會在慘劇發生後即時腰斬。

本來在此災劫頻生、動盪不安之時,實不應趁機抽水。

惟實有骨梗之言,有感而發。

河南存戶都會到美使館社交網頁留言求救。即是不管平日如何隨黨國指揮棒起舞,事到臨頭,那一個政府更有擔當,他們心裡明白。

又例如日本人在不同場合以不同語句為二戰侵略道歉 (日本文化真的在表達抽象曖昧時,有不同程度的含畜委婉),就只差未如德國政要,在遇難者紀念碑跪地懺悔。

然而行動上他們不斷在資金、技術協助中國發展,已經顯示他們心中已明白往昔做錯了。

所以撐香港就是撐自己。唯有維護一可靠、最保障大眾權利之制度,才能避免人禍,從而減少自己成為下一個受害者的機會。

星期四, 7月 28, 2022

共朝敗亡的沙盤推演

在運籌學 (Operations research)來說,沙盤推演十分重要。

可以推演的題目包括,美帝崩潰留下的國際形勢會如何變化(畢竟二戰後大英帝國崩潰也只一百年內之往事)、核戰後全球人類的生存處境 (現在的氣候危機和慢性核戰也不遑多讓),當然也可包括中共瓦解時的可能情況。

***

其實政府如公司,都是某種組合形式,它滿足不了需要,自然要變。

一個可能是俄羅斯模式,黨內權貴精英,自行把自己解體了,再用新政權併吞原有政權資產。

第二是政權萎靡不振,逐步變成不管事的政府,民間自治自救,原有政府只剩招牌。這是北洋軍閥和東漢末年形式。

第三是軍事上有標誌性事件,中央遇強烈挫敗,就只能弱化自己成為眾多割據者之一。日後就算僥倖重新統一也今非昔比。

這是中唐安史之亂,和晚清八國聯軍入京之後情況。

星期一, 7月 25, 2022

人無傷虎意,虎有害人心

我把舊日連登 post 有關 19年抗爭警察暴行都留檔存下。

要將事情記下來,日子久了,譬如荃灣大陂坊黑幫斬人手筋腳筋,都會開始唔記得。

香港人實在太善良,共產黨講句同胞,說甚麼血濃於水就被打動。其實一直當香港係外敵,啲軟硬兼施,同滲透海外國家係同一套手法。

香港嘅精英官員一個個整走。

鄺其志個人比較自大,就用細價股改革掘個坑畀佢。

曾蔭權立身不謹,會用許仕仁、湯顯明嗰挺,重才不重德。就用貪腐,先控制後摧毁。

任志剛、雷鼎鳴、梁兆基、湯家驊、劉千石 - 個個走樣變形,內中有幾多人係有把柄在手呢?

當無弱點可利用,就乾脆整走,好似張敏儀,就整個日本「升職位」(藍鴻震講法)調走佢。

一切係有組織有預謀。

譬如廉政行動 2019, 鄭則仕在《黃金枷鎖》這單元扮肥龍許仕仁,講佢點奢華。

Ok 呀,但點解我見唔到任何一部影視,將三劍俠抗擊國際大鱷嘅英雄事蹟搬上銀幕?

而所有王晶、冼國林啲垃圾片,都同你講英治時期貪腐,小人物受洋人和手下嘅華人點樣壓迫欺凌!

人無傷虎意,虎有害人心,好多人仲係戇居居。

星期一, 7月 18, 2022

時間也許從不站在我們這邊——而權力永遠站在時間一邊 - 書摘

 後六四的下海論述

//由極權政府和失控自由市場組成的「怪胎」

九〇年代的中國經濟高歌猛進,他既不完全是「毛澤東時代那個迷信盲從的瘋狂國度,(又)不再是鄧小平執政早期那個熊貓一般的可愛國度,搖身變成了一個由極權政府和失控自由市場組合而成的怪胎」。這是查建英在其1995年以英文寫成,最近由牛津大學出版社出版,李家真翻譯的《中國波普》內的形容。

此書描寫「六四」後政治陰影後的中國,怎樣影響到每個文化人的生命,從側面描寫這個半共產中國文化走向商業面向世界的進程,以及對中國社會的影響。 沒有了「政府/市場」明確的二分對立,中國就變得難以理解,他無法被套進絕對極權或者自由市場去思考,然而這卻為他增添了幾分魔幻的魅力。大家都在那條政府與市場之間的界線遊走,想像北京的底線到底在哪,從而思考自己的盈利紅線。在查建英的筆下,那些曾經投身廣場的人,在通過幾年的鬱悶之後,紛紛下海:

「嗨,現在我是個生意人啦!

黨用不著我們去腐蝕,它早就從心子裡爛掉了。我們所裡那些黨的幹部,還不是忙著為自個兒掙錢。我要是執迷不悟的話,那可就真成了傻子。那些雙手沾滿鮮血的流氓,終究會有遭報應的一天。不過,那一天還沒有來的時候,我最好得過且過,給我自個兒攢點兒銀子。我並不喜歡賺錢,我心目中的好日子,無非是下雨天躺在床上,手裡拿本好書。可是,我能有什麼選擇呢?」//

馬嶽 〈時間站在我們這邊嗎〉

//現在不在權力的人,到 their time has come 然後掌權時,會不會仍然在「我們這邊」?很多人都曾經「進步」過,但當年的激進學生、異議分子掌握了權力後,不見得決策會更民主、更尊重不同意見、或更關顧弱勢社群……上一代不斷透過建制力量模塑一些符合他們價值標準的社會菁英,這些菁英下一代掌握權力後並不一定帶來社會的進步改革。//

「中國商機無限」

//1992年鄧小平南巡…「市場開放」一發不可收拾,很多人都躍躍欲試,希望在這片「什麼都沒有發生」的原始大陸,開展各自的偉大事業。

…這是智才集團的辦公室,在九〇年代的中國,這可以說是北京角落裡的小香港。

智才集團是一家香港的大型投資公司,在北京設立公司,為的就是與中國大陸做生意,而它要想做的,主要是文化生意,牽頭的人,分別是于品海以及陳冠中,前者找來了後者一起打天下。他們放棄了「標準」的海外「搖控」生意模式,即在海外向常駐中國低層員工下達指令;與此相反,于陳二人都親駐大陸辦公室,連住所都安排了在北京。

對當時的人來說,這群香港人來中國做文化的生意,絕對不僅是逐利,還帶來了新的營商手法,新的理念新的制度新的文化品味潮流生活方式態度……大家甚至還在想,如果可能,「這群人沒準會幫著改變中國的顏色」。「不管是從經濟上看,還是從文化上看,中國都很像七〇年代的香港。」陳冠中20多年前對查建英說:

「所以我可以清楚地看到市場的走向,看到中國將會走向何方。我們胸有成竹,知道什麼事情應該幹,什麼事情行得通。這是個巨大的市場,這時候上這兒來,太讓人興奮了。

中國可不一樣!在這兒,你花同樣多的錢,能辦成的事情比在香港多得多。而且,你在這兒幹的事情影響更大,意義也更深。」//

北進想像

//在這當中,孔誥烽的〈初探北進殖民主義——從梁鳳儀現象看香港夾縫論〉值得我們拿出來回望。孔誥烽當時批評學界流行的「(香港)夾縫論」,他認為「夾縫論」構作了一個「資本主義、中西渾雜、兼容並包、安定繁榮、有民主、有自由、有法治、有人權的『香港』自我」;同一時間構作了一個「心胸夾窄、驕傲自大、社會主義的『中原文化』他者」。於是,香港與中原大陸被想像成「後者威脅和壓逼前者的關係」,前者就有需要做出必要反抗。

然而孔誥烽認為,這種「夾縫想像」非常危險。孔認為如果僅把過渡時期的香港人描述為受害者,只有被屈辱的份兒,其實忽略了「近年港商大舉北上,大陸的勞工、天然資源、市場甚至女性全成為他們的剝削對象」,這些現象下的港人根本並不冤屈。而且這種鏡象下,大陸中原人被想像成只有「壓迫、歧視港人的醜惡面孔,無視了大陸人對港式生活的追求」。「『夾縫論』視香港為一個絕對的受害者,極容易被有權勢者挪用而成為壓逼他人的藉口。」……

孔誥烽提醒我們:「當然,北進殖民主義還未真正成為霸權,但若果我們不加警惕,不加反省,此論述稱霸天下的日子應該不會太遠。」這是1995年。//

梁鳳儀現象

//梁鳳儀的小說與散文裡,經常形容大陸人為落後,等待被教化;而香港人則是斯文有禮,懂得現代市場邏輯的教化者,兩者之間通常有不對等的從屬關係。在書寫以外,梁鳳儀的作品得到中國官方的大力加持。

孔誥烽發現,梁的小說最初由明窗出版社出版,主要市場在香港,1990年底,梁與一眾與中國政府關係良好的資本家組成勤+緣出版社,積極北進開拓大陸市場。至1992年,做為中共意識形態機器中重要一環的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開始代理梁的小說大陸版。人民文學出版社還為此進行全國新聞發布會,邀請了魯平及陳佐洱等做主禮嘉賓。梁的小說發行未足一年已售出超過200萬冊,若把盜版也計算在內,梁小說的流通量可能達千萬之數。

在這當中,中國官方的推動策劃有著重要影響。據孔誥烽的查考,由於梁的小說經常圍繞著商業世界創作,商場市場的角力是當中重要主題,於是被中國官方及文化買辦「吹捧和分類為財經商業知識的速成祕笈」。

比如人民文學出版社長陳早春是這麼說:「〔梁鳳儀的〕『財經小說』,故事多涉及工商業及金融業,這對於改革開放時代想參與經濟活動的大陸讀者,也許具有某於知識方面的借鑑作用。」;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學院研究所所長張炯這樣說:「〔梁的小說〕對於近來商品經濟,近來改革開放大潮的大陸讀者,無疑相當親切。從中……更會得到許多新鮮的商業知識和生活知識。」

孔誥烽認為梁鳳儀的小說裡經常出現「愛國」、「愛港」、「愛資本」的元素相互勾結。在梁鳳儀的文學作品中,香港既等於中國,又不等於中國,但香港人與中國人血濃於水,所以即便大陸多麼落後,港人依然有責任改善大陸同胞生活,於是大條道理把港式生活輸進大陸,實質上是毫無保留地北進掘金。「愛國」、「愛港」、「愛資本」,三者齊頭並進,毫無衝突,展現了整個港式資產階級北進慾望與大陸官方資本主義意識形態的合謀。//

香港是權宜之計還是橫空出世?

甚麼都是政治,甚麼都不是政治

//如果改寫Ackbar Abbas那句著名的話,所謂香港,其實是一種對策和實踐,而非法律政治契約或歷史意外。權貴常言不談政治,連「一國兩制」也要談河水不犯井水,不要把香港做為顛覆大陸的反共基地。然而什麼是政治,誰也說不清。他們說,搞經濟,搞民生,搞文化,不要搞政治。

結果辦小販墟市,是聚眾滋事;民間辦學,是違法;獨立音樂演出,警察拘捕……政治處處不是,卻也無處不是。一旦你辦的東西挑戰到政權認受性,提供了讓人們喘息反思建制的空間,在環環眾生的國家機器眼裡,事情就忽然變成是政治了。而搞政治的代價,可以相當大。//

※ 本文摘自《時間也許從不站在我們這邊》


《時間也許從不站在我們這邊》
作者:鍾耀華
出版社:春山出版
出版日期:2021/02/02

原文連結

https://opinion.udn.com/opinion/story/11664/5241244

+++

星期五, 7月 15, 2022

波叔消費劵必敗之謎

政府決定「那些有意圖永久離開香港的人」不獲派消費券。

結果發現 dq 了24萬人。正是大陸形容抓貪的順口溜「十個抓一個,肯定有冤枉;兩個抓一個,一定有漏網」

根本其實沒有很輕易的辦法,從強積金資料庫做簡單查考 (query),就知道某人是否已「移居」。

反而叫人登門自證沒離去才再予發放。

更為複雜的是,政府在發放生果金等事務上,便利老人家回粵回閩養老。這些是否也要被 dq?

程序上,其實有較好方法。

如果你用八達通領取,你先在5月30日前用完了4000元,才可在6月16日領取第一階段第2期的1000元。若在6月30日前才花光,則要待7月16日才可領取。

那麼,與其先 dq 疑案,不如發短訊給他們,說要先多待一個月核實,而假若他們可提供資料,便可加快核實過程,早點領取。

那麼觀感上會好些,也不致於造成困擾、難堪。

其實香港的制度上,只有是否永久性居民,才會在福利上有不同。至於你是否打算移民,根本從來不予分別對待。

現在這種做法,根本是和疫苗通行證一樣,先予以不合理地剝奪,然後你屈從了才還給你。而「壞分子」則被懲戒。

其實已離開的,又怎會花工夫,專程為消費券訂機票和隔離酒店回港?

如果他已回港,那麼他有無外地居留權,對香港又有何關係?

所以其實面對建制派質詢,茂波可以大方回應,作為尊重所有香港人,這應該不作區別,而實際上很多離開了的人都會放棄領取。

當然也有人會說,他們可叫人代領呀!

這就去到基本問題,其實消費券為了甚麼才做?

還不是為了提振經濟,令消費引擎不致死火?

那麼給誰用有何關係?

所以就算波叔學安倍晉三,非本地人一樣照派十足,我也贊成,雖則現在是派一半。

因為波叔既想振興經濟,又想政治正確,搞不清是基於身份、基於貢獻,還是出於政治而派,結果唔湯唔水。

***

被DQ消費券市民迫爆辦事處 斥陳茂波「根本煽動啲人反政府」 - 獨立媒體

//第二階段$5000消費券將於下月7日派發,政府新設門檻,永久離港或有意圖永久離港不再符合領取資格。大批曾提取強積金、但已回流香港的市民陸續收到DQ通知。今午旺角的消費券辦事處人山人海,有伯伯激動斥財政司司長陳茂波,「你陳茂波都唔知有咩企圖,根本煽動啲人反政府!」//

全文:https://bit.ly/3IzQjmZ

+++

星期一, 6月 27, 2022

我們可以做甚麼?

談到「民主回歸」的錯誤,有廢人說「中共唔同意可以點」。我就回應一下。

如果回到 80年代那時,人們就不應支持「民主回歸」這種異端邪說。

嗰啲話「共產黨唔同意可以點」通通不必理會。

阿根廷不同意福克蘭群島由英國管,西班牙不同意直布羅陀由英國管,我未聽過兩地居民有話「可以點呀?」

唯獨香港有很多廢柴。


當年在港大學生會,陳健民是唯一一個有清醒頭腦,反對民主回歸的人。


//…由我 1979 年入讀大學到畢業,就是整個中英談判香港前途問題的日子,當時我們同學及學生會的朋友中間有辯論,那時學生會主要是民主回歸派。


時下年輕人不理解,為何你們接受民主回歸?要知道,當時根本沒有空間去討論自決、港獨,連香港人參與中英談判也不可以;以當時的時空而言,民主回歸是較先進的想法。


當時縱使我是一個頗強烈的民族主義者,我既然帶第一團交流團去中國,我有相當的民族主義,但要將一班人送給共產政權,我很不舒服,若他們會被逼害,為何就因為民族主義而要回歸?…


我認為有關香港的前途問題,學生會不應該有既定立場,要諮詢同學,甚至在大學裏公投,由同學決定,這是我當時提出的議案。//

見《灼見名家:陳健民的民主理念如何得來?》


如果講的是現在,那真要視各人情況。如果你有十層樓,肯捐一層出來推動革命事業,阻止共產黨海外滲透,我都贊成的。


如果你可以寫文章,不妨學笑蜀「假公濟私」,寫了《歷史的先聲——半個世紀前的莊嚴承諾》。他曾因參與八九民運受牽連,1999年遇到党要慶祝新中國成立50年,他就將一個本來寫馬屁文章的差事,變成發掘中共曾向國民許下關於實踐民主制度的承諾 - 後來全部反口,並將爬文成果付梓。


//這本書收錄了中共自1941至1946年間《新華日報》、《解放日報》、《黨史通訊》、《人民日報》等的短評、講話、社論、文件等,文章原作者包括毛澤東、周恩來、劉少奇、鄧小平、潘梓年、章漢夫、夏衍等一些中共高層的言論。當時中國共產黨挑戰國民政府統治的合法性,旗幟鮮明地反對「一黨專政」,要求實行憲政制度,並大聲疾呼地要求自由、民主、人權、法治等這些普世價值。//

見 【程翔:重讀《歷史的先聲》 拒絕假「普選」】


也可參考陳健民的提議,「做一些微小但有意義的事情」。


//「我可以跟被捕的人講解監獄裏面的生活,讓他們早些做好準備,我覺得能幫多少就幫多少。這也包括他們的家人。我們去籌款,捐贈書籍送進監獄裏面,一個月六本書⋯⋯我當時覺得,我在香港一年半已經有其意義。」


林榮基主張香港人不宜再留在香港:「你不會快樂的,每天都看見一些不公不義的事情,你可以做什麼呢?」


「快樂,視乎你怎樣定義。」陳健民回應說,留在香港很有意義。「有意義的話,就值得去做。這未必是我們一般所說的快樂。你可能在香港只能夠做一些很微小但很有意義的事情,好像我們受審時,有很多人來法庭旁聽,對我們是很重要的鼓勵。」…


「在他(梁天琦)上訴的時候,我去到法庭,是很安靜的。我們去到跟他點頭,對他來說是很大的安慰。香港現時的旁聽師,我不會小看他們的意義。追車師、寫信師,有些人仍是默默的做某些事情,例如捐贈書本進入監獄。所以我覺得這些很微小的事有它的意義。」


陳健民續說,他有些朋友以前做記者,他們失去媒體後,仍希望做積極公民,自己寫文字在Facebook 發布。「那就是尋找很小、很小的角落去做一些事情。你找到這些微小的意義,就不能說留下來沒有它的價值。」


「有幾部電影有關韓國的民主運動:《逆權大狀》、《逆權司機》、《逆權公民》。《逆權公民》特別的地方,對於其他兩部而言,它最後去到某個點,民主運動的成功,是很多公民守住底線,例如我作為一個醫官,我不能沒有看過屍體就簽名,我不肯簽;作為記者,我不可以這樣寫一段稿。他們其實不是大英雄,他們每個人守住少少底線。」


「現在在香港,可能有些人留下來,他們知道做不了大事,但守到很少的底線,譬如他做一個老師,如果你現在要他教國安法,可能他守的底線就是,即使要他讀那些法律給孩子聽,他也是一臉不屑、表情很差、很冷淡、一點熱情都沒有,這可能是守底線。教育不是你說一段字給我聽,我就會接收到。學生跟老師的關係也很影響。如果我是帶着這樣的態度,去講解一條法律給大家聽,那麼洗腦的效果也會差很遠。所以我說,可能是留下來尋找這些微小的事,唯有這樣,很微小、很微小的,可能是一個表情、一封信、一次旁聽。」


念及此,陳健民再拷問自己:「我可否低下頭,在香港做這些微小的事,留下來見證?」他隨即答道:「有些人其實是不可以的。我知道我是不可以的。」//


見彼岸日記:【陳健民心裏的一條剌】

https://www.facebook.com/104501165458446/posts/pfbid0XqHWDPF9ZuZtiYLoNAuic8ovcnHfgYxPWc6Df4p1dgnm6gwHrGcC7ZcS6T81vo3cl/


又或者騎呢到養黑水虻,減少廚餘,真正改善民生。

//香港平均每日產生3000公噸廚餘,除了送去堆填區或焚化爐外又有何出路?陳嘉銘於2017年在粉嶺的農莊做義工時,接觸到黑水虻的養殖技術。特地到台灣向養殖戶取經後,成立「川上生物科技公司」,在上水設立本港首個黑水虻養殖場。//

見【小事大意義】蟲來唔會嘥(上):黑水虻助廚餘再生 連糞便也有妙用!


這樣,培養了經濟基礎,足食足兵都不難了。但廢人只求巧言令色,推卸責任,反而失了最寶貴的信用,這樣子去談可以做甚麼,是多餘的,失信用者做鬼都唔靈。


見《論語·顏淵》

//子貢問政。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子貢曰:「必不得已而去,於斯三者何先?」曰:「去兵。」子貢曰:「必不得已而去,於斯二者何先?」曰:「去食。自古皆有死,民無信不立。」//


***

李怡和倪匡當時都反對97主權轉移

//哀傷之餘,我不禁想到在中英談判期間,倪匡是和我一樣,公開表示反對九七轉移主權的寫作人。我們的想法反映社會上的多數,卻是公開表達這意見的少數。


2019年他曾跟我說,如果當年香港有100萬人遊行反對主權轉移,英國一定不會同意讓出香港主權。只可惜當時香港絕大多數市民沒有這種自主性。前兩天台灣作家顏擇雅問我,英國或會猶豫,但中國呢?也會因為香港有100萬人上街而不「收回主權」嗎?我的回答是,倘若在簽署聯合聲明之前,那真的有這種可能。因為中國那時候確實需要香港去吸收外資、與國際聯繫,做金融轉換和進口高科技產品等等。


中國不是很要面子嗎?我說,對中國來說,實利比面子重要。面子可以用不同說法去掩飾。比如2005年與俄國簽訂條約,承認清朝割讓和俄國後來強佔的144萬平方公里土地,中國可以說這是「歷史遺留的問題」;但台灣、香港、釣魚台等就說「自古以來是中國領土」。什麼是「歷史遺留的問題」,什麼是「自古以來的領土」,都視政治實力與現實利益而提出不同說辭。


當然,這是指中英還沒有達成協議之前。簽署了聲明,香港就成了囊中物,不會再交出來了。前幾篇文章引用過邵善波的話是:你要北京不收回香港還容易些,你要它收回後不管香港事務,就根本不可能。


100萬人遊行也許可以使北京重新考慮要不要收回,但收回後則不管你多少萬人上街,北京都會認為這是挑戰它的權力,不僅不會退讓,而且還會視為敵對勢力而加碼嚴控。


中英聯合聲明後,香港抗共運動基本上由「愛國民主派」主導。但在中共眼中,愛國必須愛黨,而民主派則不論爭取中國民主還是香港民主都是「反黨」。我和倪匡在這方面有共識,但香港民主派大都沒有這種認識。(168)//


https://www.facebook.com/100044537105165/posts/pfbid02k9dhm72EMgaW7KEbjKzqEr8sr3QEXQXLChvgopvDafqWuA8MjLww9W66EGM7zJhZl/


倪匡也曾提過買島。

//倪匡:「你不要笑,現在要求三百多萬人去英國本土,這不可能。但英國有個島在南美洲,那島很大,只有幾百居民很浪費,給香港人住有何不可?港人未必都喜歡去,喜歡去才去,若有二百萬,過幾十年那就是另一個香港。」


坊間再傳1989年倪匡建議港人買島自救言論,認為獨具創見。其實有關構想早在1970年代中已被提出,到中英談判時又有人奮筆疾書呼籲過。隨後六四引發港人信心危機,各種前途方案活躍於市面,買島自救論亦一度受各方注目,本地商家和西方政策顧問曾異口同聲說可行,港媒更曾派人實地考察報道,但最後與其他更溫和方案一樣不了了之。//


https://www.facebook.com/1662302910758427/posts/pfbid0xPAyK4S9QRLLK8NCj6VFN8JkH6G3TMxsNEjXDTMfY6bjyK2V3ZsbSeHdRQhFjooXl/


看透了世事玄虛

I’ve Seen the Future


We must harbor no illusions about this business of there being ‘no change for fifty years’ [after the Communist takeover of Hong Kong in 1997]. Anyone who can leave has to get out of here. Those who can’t have to prepare themselves psychologically for Communist rule. You can’t rebel, you can’t start a revolution, and you can’t be independent. 


 The people of Hong Kong will pay the price for their apathy toward [the drafting of] the Basic Law.[1] No one even tried to make their feelings known to the British prime minister when she came here; it’s as though the great cause of national unity was more important than anything else. But it’s possible to oppose Communist rule; I don’t have much sympathy for those who won’t even try. What could Peking possibly do if just 500,000 of Hong Kong’s five million people took to the streets, boycotted classes, and called a general strike to oppose the return of Hong Kong to China? With the Basic Law, the Communists have already managed to negate the ‘Sino-British Joint Declaration’; they’re taking over step by step….


What’s happening to Hong Kong is exactly like what happened to Tibet when it signed the ‘Agreement on Measures for the Peaceful Liberation of Tibet’ [under duress on 23 May 1951]. The Communists say the nicest possible things and then act in the most reprehensible manner. This has always been the way of the Communist Party.


— Ni Kuang, September 1988, trans. G.Barmé and Linda Jaivin, eds

New Ghosts, Old Dreams: Chinese Rebel Voices

New York, 1992, pp.431-432


— from 金鐘, ‘為什麼要統一? 莫名其妙!

——專訪香港作家協會會長倪匡’,

《解放月報》, 1988: 9, 第36頁


https://chinaheritage.net/journal/you-cant-rebel-you-cant-start-a-revolution-and-you-cant-be-independent-how-ni-kuang-saw-the-future-of-hong-kong/


***

基本上廢人提到「民方回歸是當時各方唯一接受的方案」,以至「要怪係怪歐美讓中共入世令其坐大」,全不成立。以至後來「可以做啲乜?」,都已被批到體無完膚。

好多嘢值得做㗎,但廢人就只識推莊「無嘢可以做,唔聽共產黨話可以點?」

唔死無用,駁唔到就收嗲啦。

嗰段英文入面有講仲可以做啲乜。我寫呢啲已經預咗廢人唔會識睇,亦唔係寫畀廢人睇。

有見識嘅會睇得明,唔識嘅抵L 死


睇返條廢人講乜:「中國唔會接受港獨同買島啦」

首先聯合聲明都未草簽,英國要加快香港的民主自治,何須理會中共?

事實上彭定康後來也做了,雖則其已不能違反聯合聲明框架。

第二,香港人買島,用香港自身儲備,而英治時期香港完全財政獨立,連英國也管不上,何況中共?

無奈廢人就是對中共無窮懼怕。就嚟中共迫人買樓,銀行存款限制提款,迫人生三個,迫子女洗腦成為党的娃娃,他們都會無條件接受,把自己畢生努力成果跪地雙手奉上。

奉勸大眾一句,這種廢人還是不必理會,他要廢,由他好了


***

(失敗者回憶錄0708) 愛國民主派的錯念 //…支聯會擺明「愛國」,亦沒有反對中國「恢復對香港行使主權」。後來成立與支聯會一體兩面的民主黨,走的是同一路線。支聯會主席司徒華,在立法會是民主黨的黨鞭。他們的路線可以概括為「反共不反中」。符合鄧小平的「可以罵共產黨」但「尊重自己民族」的愛國者標準。倡導民主,既符合《基本法》所定最終實現特首和立法會雙普選的目標,亦沒有違反鄧小平的「愛國者標準」,更呼應中國總理曾經在信中支持的「民主治港」。 九七後,支聯會繼續舉行六四燭光晚會,以提升香港市民的中國人意識。2000年,民主黨主席李柱銘訪美遊說國會議員支持中國加入世貿,並給予中國永久最惠國待遇。意見廣受國會議員引用。翌年底中國正式入世。 同年五月,立法會以43票贊成、零票反對、1票棄權通過了「反對台灣獨立」議案。所有民主派議員都投了贊成票,只有吳藹儀投棄權票,理由是這個議題不屬於香港立法會權力範圍。 但在中共眼中,民主派這些「愛國」動作都是不算數的。為爭取香港民意與國際認可,提出「可反共不可反中」的「愛國者標準」也是不算數的。甚至正相反。中共在意的是「共」而不是「中」。「共」意味權力,反共,民主,都是要削減中共的絕對權力,這是絕對不能讓的。至於「愛國」嘛,中共掌權者的觀念就是「愛黨」。若不「愛黨」而「愛國」,比如為中國進入世貿去美國遊說、「反台獨」的表態,對中共來說都可有可無。若「愛國」是愛中國人民,為人民爭取自由、民主,反對專權統治,尤其是提出「還政於民」,那更是大逆不道。 中共嘴裡說的,跟他們的想法正好相反。果真民主、還政於民,那麼還有黨和我個人的特權嗎?// https://www.facebook.com/100044537105165/posts/pfbid0nzKmNRLjSyBP3JrATEmJ5v2VebSLC2wFFdvRgbz4MFiZHkS9bTHgfzMn4RSjhvdDl/

+++

星期日, 6月 05, 2022

人民日報426社論 「必須旗幟鮮明地反對動亂」

問題是,四二六社論出了甚麼錯,為何成為火上加油的重大公關災難?

***

必須旗幟鮮明地反對動亂


(⼀九⼋九年四⽉⼆⼗六⽇)


《⼈⺠⽇報》社論


在悼念胡耀邦同志逝世的活動中,廣⼤共產黨員、⼯⼈、農⺠、知識分⼦、幹部、解放軍和⻘年學⽣,以各種形式表達⾃⼰的哀思,並表⽰要化悲痛為⼒量,為實現四化、振興中華貢獻⼒量。


在悼念活動期間,也出現了⼀些不正常情況。極少數⼈藉機製造謠⾔,指名攻擊黨和國家領導⼈;蠱惑群眾衝擊黨中央、國務院所在地中南海新華門;甚⾄還有⼈喊出了打倒共產黨等反動⼝號;在西安、長沙發⽣了⼀些不法分⼦打、砸、搶、燒的嚴重事件。


考慮到廣⼤群眾的悲痛⼼情,對於⻘年學⽣感情激動時某些不妥當的⾔⾏,黨和政府採取了容忍和克制態度。在⼆⼗⼆⽇胡耀邦同志追悼⼤會召開前,對於先期到達天安門廣場的⼀些學⽣並沒有按照慣例清場,⽽是要求他們遵守紀律,共同追悼胡耀邦同志。由於⼤家的共同努⼒,保證了追悼⼤會在莊嚴肅穆的氣氛中順利進⾏。


但是,在追悼⼤會後,極少數別有⽤⼼的⼈繼續利⽤⻘年學⽣悼念胡耀邦同志的⼼情,製造種種謠⾔,蠱惑⼈⼼,利⽤⼤⼩字報污衊、謾罵、攻擊黨和國家領導⼈;公然違反憲法,⿎動反對共產黨的領導和社會主義制度;在⼀部分⾼等學校中成⽴⾮法組織,向學⽣會“奪權”,有的甚⾄搶占學校廣播室;在有的⾼等學校中⿎動學⽣罷課、教師罷教,甚⾄強⾏阻⽌同學上課;盜⽤⼯⼈組織的名義,散發反動傳單;並且四處串聯,企圖製造更⼤的事端。


這些事實表明,極少數⼈不是在進⾏悼念胡耀邦同志的活動,不是為了在中國推進社會主義⺠主政治的進程,也不是有些不滿發發牢騷。他們打著⺠主的旗號破壞⺠主法制,其⽬的是要搞散⼈⼼,搗亂全國,破壞安定團結的政治局⾯。這是⼀場有計劃的陰謀,是⼀次動亂,其實質是要從根本上否定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否定社會主義制度。這是擺在全黨和全國各族⼈⺠⾯前的⼀場嚴重的政治鬥爭。


如果對這場動亂姑息縱容,聽之任之,將會出現嚴重的混亂局⾯,全國⼈⺠,包括廣⼤⻘年學⽣所希望的改⾰開放,治理整頓,建設發展,控制物價,改善⽣活,反對腐敗現象,建設⺠主與法制,都將化為泡影;甚⾄⼗年改⾰取得的巨⼤成果都可能喪失殆盡,全⺠族振興中華的宏偉願望也難以實現。 ⼀個很有希望很有前途的中國,將變為⼀個動亂不安的沒有前途的中國。


全黨和全國⼈⺠都要充分認識這場鬥爭的嚴重性,團結起來,旗幟鮮明地反對動亂,堅決維護得來不易的安定團結的政治局⾯,維護憲法,維護社會主義⺠主和法制。決不允許成⽴任何⾮法組織;對以任何借⼝侵犯合法學⽣組織權益的⾏為要堅決制⽌;對蓄意造謠進⾏誣陷者,要依法追究刑事責任;禁⽌⾮法遊⾏⽰威,禁⽌到⼯廠、農村、學校進⾏串聯;對於搞打、砸、搶、燒的⼈要依法制裁;要保護學⽣上課學習的正當權利。 廣⼤同學真誠地希望消除腐敗,推進⺠主,這也是黨和政府的要求,這些要求只能在黨的領導下,加強治理整頓,積極推進改⾰,健全社會主義⺠主和法制來實現。


全黨同志、全國⼈⺠必須清醒地認識別,不堅決地制⽌這場動亂,將國無寧⽇。這場鬥爭事關改⾰開放和四化建設的成敗,事關國家⺠族的前途。中國共產黨各級組織、廣⼤共產黨員、共⻘團員、各⺠主黨派、愛國⺠主⼈⼠和全國⼈⺠要明辨是⾮,積極⾏動起來,為堅決、迅速地制⽌這場動亂⽽鬥爭!


來源:

https://web.archive.org/web/20170429062325/http://cpc.people.com.cn/GB/64184/64186/66681/4494004.html


延伸閱讀:

【六四30周年】《人民日報》4.26社論 劉銳紹感嘆:影響禍國殃民,今日香港見鬼魂 | 眾新聞2019年4月26日 01:29

https://hk.news.yahoo.com/%E5%85%AD%E5%9B%9B30%E5%91%A8%E5%B9%B4-%E4%BA%BA%E6%B0%91%E6%97%A5%E5%A0%B1-4-26%E7%A4%BE%E8%AB%96-%E5%8A%89%E9%8A%B3%E7%B4%B9%E6%84%9F%E5%98%86-172954813.html


+++

星期四, 3月 24, 2022

二錯不成一對 蠻幹各方皆輸

2022年2月26日

(上)

見到新世界話願出更多地起方艙醫院,「響應習主席號召抗疫壓倒一切」。請問這還算資本主義自由經濟嗎?

香港經濟出弊病由來已久。自後過渡期開始,中英雙方為求社會穩定,都要借助財閥。

任由其壟斷坐大,完成由天然壟斷到法規壟斷過程。

本來你在投地時,地越賣越貴,小型發展商很難參與。

政府還要不肯發展小型土地拍賣巿場。無他,他大片土地由大發展商包攬,官僚「行之有效」,少做少錯,太平日子錢照收,何樂不為?

靠高地價政策賣地去津貼社會福利開支。另一方面財閥透過高租金高樓價向大眾掠奪,完善整個食物鏈。

地鐵、領匯等半官方機構也加入戰圈。

到後來惡客犯主, 倒過來政府招標要迎合巿面上少數有能力參與的營運者。

所以院舍條例要遷就經營者,容許剝削老人。新建公屋出現鉛水,沙中線短樁港鐵還要為外判商「好女兩頭瞞」。

到後來大圍柏傲莊石屎不達標,起到半路新世界寧可拆掉重來,就是必然趨勢。

公屋管理也要對物業管理公司「包容」,常出現清潔工墮垃圾槽身亡,社署監管就如虛設,出現保護兒童會(名字也夠諷刺)長期虐兒。

好了,到現在眼看地產商在董建華任內,原來已惡到可迫政府停建居屋,23條立法觸礁,老董只能攤攤手無能為力。

如果有日考試前先問「重點中學」覺得咁出卷好唔好,仲考嚟做乜?

政府規劃設計都要為財閥地主度身訂造,常常犧牲大眾福祉。

到了大疫橫來就是大清算,屏風樓、劏房都是「病毒友善」,特首下令未打針者不能進商場,升斗小民才赫然發覺,不進商場都出不了地鐵,回不了家門……

------

(下)

講到香港華人財閥的榮枯。正是成也蕭何,敗也蕭何。他們本是政權寵兒,正如韋小寶說:「皇上叫奴才發,奴才不敢不發。」

但時移世易,所謂「世上優秀的公務員團隊」,大家都見識過。同樣,辦了奧運,上了太空,「大國崛起」也見到反高潮。今上這時搞冬奧也只覺東施效顰而已。

無奈今上實在是異品,這時候此人上場,其偶然實是某種「合該如此」。

他看著前朝不能「令人心回歸」,明明「保障國家安全天經地義」,卻變成「社會未有充分共識」地永久擱置。反而卻是所謂民主派也在老是嚷嚷要党「兌現民主承諾」。

他媽的,老子當年酒後胡塗,一時扮大方而已。辛苦搞來的童養媳,那能真個等你長大了,給你個「自擇去留,不加阻涉」?

大家心裡明白就算啦,老是不識趣,逼俺做醜人挑明?

而今上就如漢武帝,怎能忍受和親屈辱?是故出兵猛揍匈奴。何不想想,和親是你老祖宗劉邦自己親口許下嘛。

老毛對香港來的乒乓球員說,你香港有親人嗎?告訴他們不用擔心,我們會留著香港這扇「南風窗」,斷不會收回。

老鄧對訪京港督麥理浩說,地方我們得收回,可是你叫投資者放心,大可安心掙錢。

而任誰坐大了,當然想著改造政經格局,讓好日子得以延續。

那知卻撞上個秦皇漢武,或是隋煬托世?

正好神州科技巨頭,也同樣在庇蔭下有聲有色,有手握大數據,也有涉足電子金融,勝似銀行。

但是這對人們生活的掌控,對貨幣發行的權力,卻再也不在朝廷手中。

矛盾激化下,巨擘敢以「竹帛煙銷帝業虛」來懟,給党一個軟釘子,倒批龍鱗。

於是旦夕之間,朝廷大加整治。碰上新冠疫情,党又正好「以疫謀霸」,脅迫財閥獻地,復又撞開最棘手的醫生專業大門,容許內地醫務人員「來港援疫」。

在此背景下,港英時期以至特區之初罕見的「官民一心」絡繹不絕。譬如公共交通運輸都「願意」讓巿民免費在選舉日乘搭,以收「鼓勵投票」之效。

譬如地產商「借出」地方興建方艙醫院。

然而, two wrongs don't make a right. 二「錯」不成一「對」。商人不應富,然亦已富矣。再出法令挖空心思共同富裕,只是錯上加錯。

在小商戶來講,面對的卻是法規不明確。明明之前政府要求,要添置消毒裝備,又加強店內空氣消毒流轉,又加裝夾板防飛沫。

不管食肆、理髮、美容、健身中心,全都努力不懈,全力配合,望能得到政府認可。

無奈迎來的卻是被政府率先睇死,認定是播疫疑犯,即時飭令停業。不管當初如何努力,也是付諸東流。

多勞多得,能者居之不再成立,資本主義制度出現首條裂紋。

而陳茂波「爛好人」地要求業主三個月內不得迫遷,即是口惠而實不至,冒充和事佬卻更添禍害。

商業投資本來就是講理性,不是講人情。優勝劣敗是大家接受的遊戲規則。政府果真想居間協調,便要做細緻調解工作,撮合雙方彼此期望,令業主和租客對各自的情況由了解而生出信心,然後自願達成協議。

政府又可撥出若干金額成立補助或擔保基金,某程度擔保一些有質素企業,望能災後反彈,重見光明。

畢竟就如03年沙士一樣,疫情若驟然而過,巿面回復正常,企業自可生存創收,逐漸康復。

現在卻是沒來由的打亂制度,讓實力不足的企業把心一橫博一博再試三個月。

這三個月更是  magic number, 憑甚麼相信三個月後疫情就已過去?為甚麼不是兩個月,又不是四個月、六個月?

結果宣佈一日後全城狂罵,茂波再獻新猷,說會資助困難業主十萬貸款,以免被銀行收樓。而且也會指示金管局要求銀行予以寬貸。

這又是好像急就章無通盤考慮的行為,而且又是要業主被動參與貸款三月。萬一三個月後疫情更壞,新舊債項一併臨頭呢?

而政府「救了」租客「又救」業主,沿著這資金鏈條向上移。當業主風險又轉嫁到銀行,政府是否又要「打救」銀行?

這麼就是向党媽事事皆管看齊,社會也向全民國營邁進。

而搞了這麼多,中小企面對的是朝令夕改,充滿不確定性的營商環境。業主面對的,是隨時政府剌斜殺出的「大局為重」道德訴求。

而由於投資殖利和實務營商都禍福難料,自不然政府也難以從百業蕭條的情況下增加收入,日後「托護」經濟的能力和手段必然大減。

是為各方皆輸局面。

------

後記:周圍店考古

我係懷住考古嘅態度,去睇吓樓下已關門的火煱店「遺跡」

價格「瑯」到好高,但其實只是地產租金的泡沫,一旦退潮,其實價格減半都不會吸引「剛性需求」。

而最弊係到時已出現負財富效應,大眾節衣縮食,連「實價」也撐不住,到時一係跳樓貨,一係執笠大平賣。

圖一 食品價錢甚貴

圖一見到,早餐價目表,個特色餐 (你當 brunch, 有司華力腸、火腿、糖心蛋、薯角、雜菜沙律、芝士片、奶醬多、鮮蕃茄)已經賣到 $58, 司腸轉扒去到 $63

腿蛋治餐、熱狗餐 $30, 公司治餐 $35 算抵食

粉麵餐 $36/38, 豬扒包餐都 $42

熱飲 $16,凍飲 $19

你會發覺價上咗好難落番嚟,但實在脫離民情,無客,結果 「早餐暫停」

未發生疫情已經係咁。

圖二 選擇做 B,C 區

圖二 疫情初至,佢係做 B,C 區,打算開到晚上12點

圖三 會員卡折扣

圖三 用會員卡,會有8折(平日)或9折(五六日)

圖四 獨立飲食房

圖四 免費提供獨立飲食房,但需預約

圖五 關了門暫停營業

圖五 獨立冷氣及獨立抽風,等你開心飲食……仍然一早已關門算數

連門口貼張「暫停營業」交代一下都無,應該心情很差。


星期二, 9月 19, 2017

批評《真的絕對自由嗎?細數美國言論自由的種種紅線》

共媒發很多文章都是誤導的。但人們只是轉載,永遠不去查證。
如果稍加查證,就會發覺這些 landmark cases 恰恰就是一路走來確立言論自由。

試看這篇
《真的絕對自由嗎?細數美國言論自由的種種紅線》
https://kknews.cc/world/6nkyozm.html

文章開頭這樣說︰
//在標榜「言論自由」的美國,無論是在立法還是司法層面,同樣要為言論自由劃紅線,違反美國的法律的言論,同樣要負法律責任。大量事實表明,美國政府對於美國民眾一些不應該屬於違法或者屬於輕度違法的言論,也通過法律手段進行打壓或者過度處罰,有的量刑相當重。相比之下,中國寬容多了。//

之後列舉一連串事例。

1、美國人沒有褻瀆國旗或焚毀徵兵卡的象徵性言論自由。
//一旦發生類似事件將會面臨處罰,比如2013年一名美國教師因踩國旗被開除,當時,美國南卡羅來納州查普林高中男教師斯科特•康普頓在全班學生面前猛踩美國國旗,並稱「國旗只是一塊布,沒有任何意義」。隨後,康普頓被調查、開除。
在越戰期間,美國各地反戰分子紛紛以焚毀美國國旗或徵兵卡作為對美國政府的抗議,他們在審判中以焚毀徵兵卡是象徵性言論為由,力辯其應受憲法第一條修正案「言論自由權」的保障,但最終都被美國聯邦最高法院否決。//

查證結果︰

2013年南加羅來納確有教師因教通識課時踩國旗被學校辭退,但文章無提到的是,學校為免被教師追訴,協議賠償教師八萬五千美元。
//A South Carolina high school teacher removed from the classroom when he stomped on an American flag while discussing freedom is being paid $85,000 to avoid a legal challenge.//
https://amp.insurancejournal.com/news/southeast/2013/05/08/291261.htm

關於越戰,且對比維基百科。
//越南戰爭期間,美國聯邦最高法院對於人民批評政府言論的立場有了巨大的變化。但是最高法院在此期間還是支持了一些諸如禁止偽造、自殘或撕毀徵兵卡方式來逃脫兵役的法律,例如在1968年的「美國訴奧布萊登案(英語:United States v. O'Brien)」中,[65] 最高法院就擔心焚燒徵兵卡會對徵兵工作的「順利和有效運作」造成危害。[66][67] 但就在次年,聯邦最高法院通過對「布蘭登堡訴俄亥俄州案(英語:Brandenburg v. Ohio)」[68] 的判決徹底推翻了惠特尼訴加利福尼亞州案」中的裁決。[69] 現在,最高法院就鼓吹公開暴力和革命言論的話語權給予了廣義上的說明:

(我們的)裁決規範了憲法保障言論自由和新聞自由的原則,即不允許政府禁止或取締鼓吹暴力或非法活動的言論,即便這些言論有可能導致這樣行動或這些行動的確會導致這樣的危險。[70]

通過「美國訴奧布萊登案」,最高法院拋棄了由「申克訴美國案」得出的「明顯且即時危險」的標準,並同時進一步削弱了「丹尼斯訴美國案」判例的影響力。[71][72] 在1971年的「科恩訴加利福尼亞州案」中,[73] 聯邦最高法院以「五比四」的結果推翻了原審。在原審中,科恩因在洛杉磯郡法院走廊上穿著有「去你媽的徵兵(Fuck the Draft)」字樣的夾克衫而被定罪。大法官約翰·馬歇爾·哈倫閣下在多數意見中寫道,儘管科恩的外套上的言論使用了髒字,但依然屬於「第一修正案」所保護的政治言論範疇。他寫道「汝之砒霜,彼之蜜糖(one man's vulgarity is another man's lyric)」//
https://zh.m.wikipedia.org/wiki/%E7%BE%8E%E5%9B%BD%E5%AE%AA%E6%B3%95%E7%AC%AC%E4%B8%80%E4%BF%AE%E6%AD%A3%E6%A1%88

2、危及美國公共安全的玩笑不能開
//在機場等地尤其敏感。在洛杉磯國際機場電檢入口處掛有「請勿開玩笑」的牌示,如果有人在此說「Hi Jack!」(傑克你好嗎?)航警一旦聽見,必將其逮捕法辦,因為這句話正是英文劫機(Hijack)一詞的諧音。對此,美國聯邦最高法院解釋說:「最大的言論自由也不保障任何人在戲院中有誑呼失火造成驚慌奔逃的自由。」以劫機作為取笑的言論也不受保障,這說明公共安全重於個人的言論自由。//

我的評論︰
這是極端無謂的講法,例如講 hi, jack 被誤會為劫機,那當然不是正常思想的人會認為是缺乏言論自由。
試過有韓國人在便利店有爭執,說了句 I'll sue you. 但被當成 I'll shoot u, 店員嚇得報警,這些可以理解。
呢啲如果有法律責任,係必要的事。難道我們會說“沒有打劫銀行的行動自由”,所以認為外國一樣不是完全自由,所以中國沒示威自由也無問題?

3、沒有引發危害美國公眾秩序導致暴亂的言論自由
//在對待侮辱美國總統的言語行為上,美國政府的做法更是極其刻薄。1951年,美國一大學生站在街頭髮表演說,辱罵杜魯門總統和一些官員,引起聽眾公憤,咆哮喊打,騷動暴亂一觸即發,該大學生被逮捕,以破壞公共安寧秩序罪被判刑。2002年9月,37歲的詹姆斯·特勞格因向白宮發了幾封電子郵件,聲稱要「殺死布希、炸毀白宮」,即被捕入獄,面臨10年刑期和50萬美元罰款。2002年11月,美國一名17歲的高中生為報復同班女生,假冒她給布希發了1封電子郵件,聲稱要「殺死布希及其全家,並將用炸彈炸掉白宮」,被判刑1年。更荒唐的是,患有精神病且正在治療的美國流浪漢蒂莫西·韋德·平克斯頓,只因2007年說要「槍殺布希」,即被判刑57個月。//

在另一篇《美国非暴力政治言论不犯法吗?》,也提到這事
//4) 以刑事罪名限制言论自由。网络流传的美国十八种言论禁忌中有一个例子讲得是1951年 美国一大学生有一天站在街头发表演说攻击杜鲁门总统和一些官员,引起部分听众咆哮喊打。结果该大学生被逮捕,最后以破坏公共安宁秩序罪判刑。这个案例说明 了西方国家以刑事罪名进行政治迫害的一贯伎俩,暴露了它们司法公正的虚伪。如果攻击杜鲁门总统和其它官员属于自由言论,而且美国真地保护言论自由,那么听 众咆哮喊打是破坏言论自由。如果听众咆哮喊打是对的就证明美国人没有攻击美国总统的言论自由。这时,该学生应该因违反某条言论禁令而获罪,而不是“破坏公共安宁秩序罪”。破坏公共安宁秩序罪的是别人。该学生连煽动破坏公共安宁秩序都说不上。总之,这个案例不能自圆其说。但这样一来,一个地地道道的政治案就成了刑事案。按照这个案例,小布什在伊拉克演说时遭到愤怒的伊拉克记者扔鞋,应判罪的不是记者而是小布什。在今年(2011年)9月的“佔据华尔街” 的抗议活动中,有人在祖科蒂公园用扩音器喊话而被纽约警察逮捕,理由是未经许可使用扩音器。而一女子在祖科蒂公园附近的行人路上用粉笔写口号时因涂鸦罪被捕。//
http://www.backchina.com/blog/280795/article-124288.html

查證結果︰
「1951年,美國一大學生站在街頭發表演說,辱罵杜魯門總統...」
這個被控以妨礙公眾安寧的 Irving Feiner 被判囚30日。
//Irving Feiner, who played a significant role in the Constitutional debate over free speech when the Supreme Court upheld his conviction on charges of disorderly conduct for dangerously provoking a crowd as he spoke from a soapbox in Syracuse in 1949, died on Jan. 23 in Valhalla, N.Y. He was 84.
...(He always denied widespread reports that he called President Harry S. Truman a bum, saying that if he had meant to insult the president, he would have used an earthier phrase.)
The police estimated that 75 to 80 whites and blacks — 25 or 30, according to Mr. Feiner’s side — had gathered and were blocking the sidewalk and becoming restive. People heckled Mr. Feiner, and at least one man threatened him.
Saying he feared a riot, a police officer at least twice asked Mr. Feiner to get down from the box.
Feiner refused and was arrested on the misdemeanor charge of disorderly conduct, found guilty by a judge and sentenced to 30 days in jail.//
https://mobile.nytimes.com/2009/02/03/nyregion/03feiner.html

Feiner 覺得逮捕他是不當的,事後他控告紐約州政府。其實就是 Feiner vs New York case.
 //On the evening of March 8, 1949, Irving Feiner was arrested after making an inflammatory speech to a mixed crowd of 75 or 80 black people and white people at the corner of South McBride and Harrison Streets in Syracuse, New York. Feiner, a college student,[1] had been standing on a large wooden box on the sidewalk, addressing a crowd through a loud-speaker system attached to an automobile. He made derogatory remarks about President Harry S. Truman, the American Legion, the Mayor of Syracuse, and other local political officials. Chief Justice Vinson said that Feiner "gave the impression that he was endeavoring to arouse the Negro people against the whites, urging that they rise up in arms and fight for equal rights."
Focusing on the "rise up in arms and fight for their rights" part of Feiner's speech, the Court found that Feiner's First Amendment rights were not violated because his arrest came when the police thought that a riot might occur; the police attempted to suppress Feiner's message not based on its content but on the reaction of the crowd. The Court reaffirmed that a speaker cannot be arrested for the content of his speech and that the police must not be used as an instrument to silence unpopular views but must be used to silence a speaker who is trying to incite a riot.//
此君爭取黑人平權,進行街頭演說。他言論激烈,曾提及「拿起武器爭取自己權益」,他認為自己言論受第一修正案保障,警察逮捕他是錯的。
最高法院認為警員沒違反第一修正案,逮捕是因為演說引致聽眾激動,可能生亂,而不是因為警員不滿意演說內容。結果以6比3票數裁決,維持逮捕決定是正確的。
雖然如此,三位法官投反對票。50,60年代皆是黑人平權運動發展時期,聽眾很易激動,若因為激動就剥奪發言者權利,會造成「多數人的暴政」。警員應該保護演講者,並控制和警告人群來維持秩序。

以下是他們的異見判決
//Hugo Black wrote a foresighted dissent, saying that the evidence did not show that the crowd was about to riot. He also pointed out that the police, instead of arresting Feiner, should have protected him from hostile members of the crowd. The police "did not even pretend to try to protect" Feiner. Police testimony showed that although the crowd was restless, "there [was] no showing of any attempt to quiet it... one person threatened to assault [Feiner] but the officers did nothing to discourage this when even a word might have sufficed." Furthermore, Justice Black noted that it is common for the crowd to be heated with sensitive, polarizing topics and that the police gave no verbal reason to Feiner about his arrest at that exact moment. By ruling against Feiner, it creates precedent for allowing tyranny from the majority, the police can come and shut down any unpopular speaker simply because the popular crowd does not want the speaker to be there.[3]

Justice Douglas, joined by Justice Minton, stated disbelief that the situation constituted a disturbance of the peace and questioned the fairness of the trial Feiner received.//
https://en.m.wikipedia.org/wiki/Feiner_v._New_York

「2002年9月,37歲的詹姆斯·特勞格因向白宮發了幾封電子郵件,聲稱要「殺死布希、炸毀白宮」,即被捕入獄,面臨10年刑期和50萬美元罰款。」
//If convicted, Trauger faces as many as 10 years in prison and a $500,000 fine, assistant U.S. Attorney William Snyder said.//
http://www.freerepublic.com/focus/news/811537/posts
要知這是最高刑期,結果是判在家軟禁半年
//Senior U.S. District Judge William Standish rejected Trauger's request for leniency but let him avoid prison, sentencing him to six months of home detention on electronic monitoring. He also ordered him to undergo anger management counseling and stop sending personal e-mails.//
http://www.post-gazette.com/local/north/2004/01/16/Cyber-plotter-contrite-in-court/stories/200401160075

「2002年11月,美國一名17歲的高中生為報復同班女生,假冒她給布希發了1封電子郵件,聲稱要「殺死布希及其全家,並將用炸彈炸掉白宮」,被判刑1年。」
呢個係事實。但佢無講到個靚仔嘅一年刑期係判緩刑。
//Fellows admitted using the girl’s name to log on to a computer at Oswego High School.
Fellows could have faced five years in prison if he pled to federal charges, but his guilty plea to an aggravated harassment charge in Oswego City Court carries a maximum of a year behind bars, along with probation and orders to stay away from the president.//
http://mobile.wnd.com/2004/04/23984/#RJvqDb1gu15hByAI.99

「更荒唐的是,患有精神病且正在治療的美國流浪漢蒂莫西·韋德·平克斯頓,只因2007年說要「槍殺布希」,即被判刑57個月。」
呢個係事實。這君已是慣犯,也曾恐嚇過克林頓總統,以及佐治亞州州長。
//A homeless Florida man has been sentenced to 57 months in federal prison for making threats against President George Bush.
http://www.upi.com/Homeless-man-gets-prison-for-Bush-threats/55811214417945/

Timothy Wade Pinkston has a previous history of threatening President Bill Clinton and the governor of Georgia, the St. Petersburg Times reported Wednesday.//

****************
結論:你要逐一查證是很麻煩的事,舔共文章就半真半假的塞一大堆,博大霧。

你真的細看其證據不堪一擊。

附錄
1) 說明《第一修正案》
The First Amendment doesn't guarantee you the rights you think it does,
by AJ Willingham, CNN
http://edition.cnn.com/2017/04/27/politics/first-amendment-explainer-trnd/index.html

2) 妨礙公眾安寧, 即是一種行為不檢的刑事罪行
Disturbing the Peace, as a misdemeanor criminal offence
http://criminal.findlaw.com/criminal-charges/disturbing-the-peace.html

星期五, 1月 06, 2017

德治主義和實利政治

中國長久以來相信賢人政治,德治主義。有一客觀又抽象的好、或德,就待我們發掘,找得出這聖人,天下大治。
西方的阿當.史密斯的原富論︰人人求自私,即成社會高效,人皆得益。中國人聽不入去。

「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講信修睦,選賢與能。」

比較西方人以實利來看,會找相應才幹解決當前困境 (例如戰爭時期英國選出邱吉爾,戰後反而就不能當選),所以並不是找出高規格的「好人」,反而是在這情況下,各方利益協調下的結果。

所以若人為自身利益選民意代表,民意代表為其政治前途向其選民交代,中國人要覺低俗。
中國人要體面,做得說不得。

求聖人天下那有?嫌低俗生活怎解決?只得走後門講人情,未能免俗也。
中國人在高處立論,終至失望,由是不相信政治,只講權力。
西方從現實出發,下界的各種困難,人性的自私貪婪是預期之內,由是承認人之劣根性,發展出若干制度以制約之,所謂「絕對權力絕對腐化」即是此種想法。

反而由下而上,使政治生活能促進某些實效,進而有理想之士為之奮發,某程度上落實了一些價值理想。

所以此中不只是錢財作影響,有財後認可那種理念來保障自己才影響了現實政治。例如美國獨立運動,實是新大陸新興富人找尋新形式保障其產業。

民主三論 - 思考2016年兩大黑天鵝事件(Brexit 和 Trump 當選)

通常支持民主的有三種講法。
第一是他能以集體智慧選出能人,去回應當時的議題。當發覺集體的選擇可能只是妥協,選出的不代表任一理念的意見,這說法又有另一變種...民主是選出大家能接受的人,他未必是最好,但不會是最差。
民主確保不會選出狂人、大獨裁者來害死大眾,是阻止壞事發生。但當特朗普也能當選,大家要思考這說法還可行嗎?

大家相信制衡…由特朗普參選,大家都說他一定被篩走,過不了初選的關卡。到他真的過關斬將,評論員仍寄望民眾會清醒,看清真相,放棄特朗普。但到最後他勝出黨內提名,以至醜聞纏身仍擊敗希拉莉,就只能目瞪口呆了。

我們一直撤退,由「要對初選制度有信心」,到「要對大選有信心」,現在就「要對三權分立,媒體制衡有信心」。

這差不多是最後把關了,守得住與否還要拭目以待。

第二是民主會令選民承擔其選擇,因為政府做得不好要怪自己選差了,提醒自己下次糾正錯誤,希望透過長遠的 trial and error 令選民和制度日趨成熟。
即是民主能除錯和自我修正。

這也是一壓力閥門,政府有人民給他的認授性,選民只可怪自己,並寄望下次以選票變天,則他們仍有希望,而選票真的能作出改變,透過政權更替,失民心的政府下台紓解民憤,就免除了流血革命的代價。

相反,獨裁就要面對人民質問︰為何要由你們壟斷權利,來決定我們的財富和生活呢?而反對政權是不可能,甚至冒上生命危險,人們敢怒不敢言,由消極對抗、政治冷感,以至極端的會訴諸暴力革命。

可是世事錯綜複雜,政府做得不好單單是選錯了的問題嗎?而每個人的一票只是滄海一粟,能否以因果關係追究說每一個選民投錯票?換政府是解決問題還是只在找代罪羔羊?

Brexit 的選民可能只係出番啖氣,無諗過真係脫到钩,到真的成為事實都嚇呆了,成了共同悲劇。要選民負責任和成熟,是否要求太高?
糾錯就更難,上一次選錯了,下一次能否就累積經驗選啱?情勢已經變了,上一次的對,會否成了今次的錯?結果可能不是糾錯,而只是再犯第二個錯誤。

第三是主權在民,我自覺去行使、確認政治權利,是最基本的人權和公民尊嚴。
這本來是最強的理由。可是,真的每次投完票大家都志氣昂揚,說這是令人引以為傲嗎?
權利只有在快將失去,或者剛剛得到時才最受感動。何況看到選出來的是甚麼人,又或「我的一票有何用」?到這時候公民權利已變成公民責任,叫做盡了一己分內事,幫忙俾俾意見而已。再沒有那種「先賢冒死求來,我輩自當珍惜」,「每人都應享有,無人能將之奪去」的情懷。

星期五, 10月 07, 2016

危危乎的平衡 vs 魯莽亂來

1) 英國
看着英鎊由周二兌港元跌破10算,短短三日已跌破9.6。本來自6月公投脫歐後,英鎊跌至10算本已喘定,而英國政局自選出新首相文翠珊以來,已回復穩定。

首相宣佈預備脫歐工作,並打算明年三月啟動里斯本條約第50條。一切本是意料之內。
出問題的是,似乎脫歐未能照顧金融業,預料將承受衝擊。相信爭議在於歐盟一直強調英國如要保留通往歐洲單一市場,便要容許歐盟公民保留自由進出英國。
然而這正正是英國主權爭議的敏感議題,再扯下去就是會否要求英國在接收難民方面多所承擔。
接任後文翠珊要喊停辛克利角核電廠,要重新審視才再簽約,也是由於能源項目涉國家安全。

在此文翠珊只可小心翼翼,勉力維持危危乎的平衡 (precarious balance), 因正正是英國民意要求,才令上手丟失江山,所以文相不敢怠慢。因而儘管不願得失金融界,也想維持與歐盟關係,也只會是有心無力。

英國的情形是, 脫歐派革掉了留歐派的江山,卻沒接收的本錢,結果上場的只能是温和派,是留派脫派反成次要。反倒是上任後要忠實執行選民意志脫歐,在此條件下與歐盟維持最大聯繫,為國家求最大生存空間。所以文相頂著要求留歐聲音,堅拒再搞公投。因為就算再投時結果逆轉為留歐,到時支持脫歐者又會不服,紛爭不能竭止。

正如劉夢熊談及香港政局︰特首有兩個老闆,一是中央,一是香港社會民意。

於是英鎊急挫,因金融界一則出於避險,二則給出對狀況不滿的信息。

2) 台灣
與之可算同病相憐的是台灣的蔡英文。她最近接受《華爾街日報》訪問,提到大陸不應誤判台灣整個情勢,以為用壓力可以讓台灣人民屈服。
大陸所習慣的政治,是由上而下的,領導人可一言而決,不管是出台一國兩制,起三峽大壩,也是上層拍板,便力壓基層執行做到底,民間是否不滿是不理的。
台灣是由下而上,靠選票上場的,你得失民意就動搖自己基礎,拆自己的台。所以不是蔡肯不肯返回九二共識,是台灣人不肯。

3) 杜特爾特
唔想咁樣,可以點樣?小心翼翼的相反是魯莽亂來 (reckless move),菲律賓杜特爾特可算代表人物。
奇就奇在,你求穩的反而險象橫生,這狂人日日叫陣,仿如醉漢走鋼索,卻屹未出事!
杜特爾特在競選時已明言向毒販、罪惡挑戰。
至今可謂切實履行承諾︰上任九十日鐵腕掃毒以來,已有逾3600人被殺。

這杜君還一派領導任性,聯合國罵他幾句,他便說要退聯。美國責備他,他便以粗口問候奧巴馬。甚至爆出「這是美菲最後一次軍演」、「希特拉屠殺了三百萬名猶太人,現在菲律賓有三百萬個吸毒者,我很樂意屠殺他們!」、「歐美大可撤消援助」等等豪言壯語。

奇怪的是除了「希特拉殺猶太人」此說引來較大反彈,似乎美國回應都是淡淡的,只說明「未收到菲國官方通知,說往後不搞聯合軍演」。
這是否說明杜氏只是「嘴硬骨頭酥」,給美國算準了只是口頭上討些威風,實際上對菲美關係無損?

而其強硬表態,只為取悅國內民眾?其最近民調說有76%支持,能不羡煞旁人?
又會否反過來,杜氏算準了美國根本不能放棄菲律賓這伙伴,所謂重視人權只是口頭說說門面話而已,畢竟真要制裁一早做了。所以這正好向人民秀秀肌肉︰瞧,我們總統是歐美都不賣賬!當今世上除了金正恩誰有此能耐?

4) 這本是人稱「菲國特朗普」,但現今好像把正牌特朗普比下去了。

此無他,首輪辯論他是投鼠忌器,擔心會引起女性選民同情希拉里,就如十六年前拉西奧與希拉里角逐參議員一幕,其最善長的口沫遮瀾就發揮不上。
現下特朗普卻是應了毛澤東批評蔣介石︰「搞民主無量,搞獨裁無膽」。

5) 菲國這一切當然與中國最相像,但一個是極權體制,一個是民主制!
你看中國對台灣大選用的文攻武嚇,真選了民進黨出來也是如常!以至南海仲裁由拒不承認劍拔弩張,到後來拍拍衣袖,自詡為「都解決了」,相關各國都明白「個別協商解決」,功德完滿。

http://money.udn.com/money/story/5603/1949591

//李克強表示,目前南海形勢正朝著「積極方向」發展。大陸與東協國家正在「南海各方行為宣言」基礎上積極推進「南海行為準則」磋商,目的是妥善處理南海問題,在爭議解決之前管控分歧、化解矛盾、推進合作。//

但事實上各國立場一直未變,反而是中國之前一直堅拒不談︰要談就先承認九段綫權益,那叫人談甚麼呢?現在是中國立場軟化了,但要求逐一個別來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