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包含「Brexit」標籤的文章。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包含「Brexit」標籤的文章。顯示所有文章

星期五, 1月 06, 2017

民主三論 - 思考2016年兩大黑天鵝事件(Brexit 和 Trump 當選)

通常支持民主的有三種講法。
第一是他能以集體智慧選出能人,去回應當時的議題。當發覺集體的選擇可能只是妥協,選出的不代表任一理念的意見,這說法又有另一變種...民主是選出大家能接受的人,他未必是最好,但不會是最差。
民主確保不會選出狂人、大獨裁者來害死大眾,是阻止壞事發生。但當特朗普也能當選,大家要思考這說法還可行嗎?

大家相信制衡…由特朗普參選,大家都說他一定被篩走,過不了初選的關卡。到他真的過關斬將,評論員仍寄望民眾會清醒,看清真相,放棄特朗普。但到最後他勝出黨內提名,以至醜聞纏身仍擊敗希拉莉,就只能目瞪口呆了。

我們一直撤退,由「要對初選制度有信心」,到「要對大選有信心」,現在就「要對三權分立,媒體制衡有信心」。

這差不多是最後把關了,守得住與否還要拭目以待。

第二是民主會令選民承擔其選擇,因為政府做得不好要怪自己選差了,提醒自己下次糾正錯誤,希望透過長遠的 trial and error 令選民和制度日趨成熟。
即是民主能除錯和自我修正。

這也是一壓力閥門,政府有人民給他的認授性,選民只可怪自己,並寄望下次以選票變天,則他們仍有希望,而選票真的能作出改變,透過政權更替,失民心的政府下台紓解民憤,就免除了流血革命的代價。

相反,獨裁就要面對人民質問︰為何要由你們壟斷權利,來決定我們的財富和生活呢?而反對政權是不可能,甚至冒上生命危險,人們敢怒不敢言,由消極對抗、政治冷感,以至極端的會訴諸暴力革命。

可是世事錯綜複雜,政府做得不好單單是選錯了的問題嗎?而每個人的一票只是滄海一粟,能否以因果關係追究說每一個選民投錯票?換政府是解決問題還是只在找代罪羔羊?

Brexit 的選民可能只係出番啖氣,無諗過真係脫到钩,到真的成為事實都嚇呆了,成了共同悲劇。要選民負責任和成熟,是否要求太高?
糾錯就更難,上一次選錯了,下一次能否就累積經驗選啱?情勢已經變了,上一次的對,會否成了今次的錯?結果可能不是糾錯,而只是再犯第二個錯誤。

第三是主權在民,我自覺去行使、確認政治權利,是最基本的人權和公民尊嚴。
這本來是最強的理由。可是,真的每次投完票大家都志氣昂揚,說這是令人引以為傲嗎?
權利只有在快將失去,或者剛剛得到時才最受感動。何況看到選出來的是甚麼人,又或「我的一票有何用」?到這時候公民權利已變成公民責任,叫做盡了一己分內事,幫忙俾俾意見而已。再沒有那種「先賢冒死求來,我輩自當珍惜」,「每人都應享有,無人能將之奪去」的情懷。

星期五, 10月 07, 2016

危危乎的平衡 vs 魯莽亂來

1) 英國
看着英鎊由周二兌港元跌破10算,短短三日已跌破9.6。本來自6月公投脫歐後,英鎊跌至10算本已喘定,而英國政局自選出新首相文翠珊以來,已回復穩定。

首相宣佈預備脫歐工作,並打算明年三月啟動里斯本條約第50條。一切本是意料之內。
出問題的是,似乎脫歐未能照顧金融業,預料將承受衝擊。相信爭議在於歐盟一直強調英國如要保留通往歐洲單一市場,便要容許歐盟公民保留自由進出英國。
然而這正正是英國主權爭議的敏感議題,再扯下去就是會否要求英國在接收難民方面多所承擔。
接任後文翠珊要喊停辛克利角核電廠,要重新審視才再簽約,也是由於能源項目涉國家安全。

在此文翠珊只可小心翼翼,勉力維持危危乎的平衡 (precarious balance), 因正正是英國民意要求,才令上手丟失江山,所以文相不敢怠慢。因而儘管不願得失金融界,也想維持與歐盟關係,也只會是有心無力。

英國的情形是, 脫歐派革掉了留歐派的江山,卻沒接收的本錢,結果上場的只能是温和派,是留派脫派反成次要。反倒是上任後要忠實執行選民意志脫歐,在此條件下與歐盟維持最大聯繫,為國家求最大生存空間。所以文相頂著要求留歐聲音,堅拒再搞公投。因為就算再投時結果逆轉為留歐,到時支持脫歐者又會不服,紛爭不能竭止。

正如劉夢熊談及香港政局︰特首有兩個老闆,一是中央,一是香港社會民意。

於是英鎊急挫,因金融界一則出於避險,二則給出對狀況不滿的信息。

2) 台灣
與之可算同病相憐的是台灣的蔡英文。她最近接受《華爾街日報》訪問,提到大陸不應誤判台灣整個情勢,以為用壓力可以讓台灣人民屈服。
大陸所習慣的政治,是由上而下的,領導人可一言而決,不管是出台一國兩制,起三峽大壩,也是上層拍板,便力壓基層執行做到底,民間是否不滿是不理的。
台灣是由下而上,靠選票上場的,你得失民意就動搖自己基礎,拆自己的台。所以不是蔡肯不肯返回九二共識,是台灣人不肯。

3) 杜特爾特
唔想咁樣,可以點樣?小心翼翼的相反是魯莽亂來 (reckless move),菲律賓杜特爾特可算代表人物。
奇就奇在,你求穩的反而險象橫生,這狂人日日叫陣,仿如醉漢走鋼索,卻屹未出事!
杜特爾特在競選時已明言向毒販、罪惡挑戰。
至今可謂切實履行承諾︰上任九十日鐵腕掃毒以來,已有逾3600人被殺。

這杜君還一派領導任性,聯合國罵他幾句,他便說要退聯。美國責備他,他便以粗口問候奧巴馬。甚至爆出「這是美菲最後一次軍演」、「希特拉屠殺了三百萬名猶太人,現在菲律賓有三百萬個吸毒者,我很樂意屠殺他們!」、「歐美大可撤消援助」等等豪言壯語。

奇怪的是除了「希特拉殺猶太人」此說引來較大反彈,似乎美國回應都是淡淡的,只說明「未收到菲國官方通知,說往後不搞聯合軍演」。
這是否說明杜氏只是「嘴硬骨頭酥」,給美國算準了只是口頭上討些威風,實際上對菲美關係無損?

而其強硬表態,只為取悅國內民眾?其最近民調說有76%支持,能不羡煞旁人?
又會否反過來,杜氏算準了美國根本不能放棄菲律賓這伙伴,所謂重視人權只是口頭說說門面話而已,畢竟真要制裁一早做了。所以這正好向人民秀秀肌肉︰瞧,我們總統是歐美都不賣賬!當今世上除了金正恩誰有此能耐?

4) 這本是人稱「菲國特朗普」,但現今好像把正牌特朗普比下去了。

此無他,首輪辯論他是投鼠忌器,擔心會引起女性選民同情希拉里,就如十六年前拉西奧與希拉里角逐參議員一幕,其最善長的口沫遮瀾就發揮不上。
現下特朗普卻是應了毛澤東批評蔣介石︰「搞民主無量,搞獨裁無膽」。

5) 菲國這一切當然與中國最相像,但一個是極權體制,一個是民主制!
你看中國對台灣大選用的文攻武嚇,真選了民進黨出來也是如常!以至南海仲裁由拒不承認劍拔弩張,到後來拍拍衣袖,自詡為「都解決了」,相關各國都明白「個別協商解決」,功德完滿。

http://money.udn.com/money/story/5603/1949591

//李克強表示,目前南海形勢正朝著「積極方向」發展。大陸與東協國家正在「南海各方行為宣言」基礎上積極推進「南海行為準則」磋商,目的是妥善處理南海問題,在爭議解決之前管控分歧、化解矛盾、推進合作。//

但事實上各國立場一直未變,反而是中國之前一直堅拒不談︰要談就先承認九段綫權益,那叫人談甚麼呢?現在是中國立場軟化了,但要求逐一個別來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