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包含「歷史」標籤的文章。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包含「歷史」標籤的文章。顯示所有文章

星期二, 10月 04, 2022

求其講兩句第三次世界大戰

這些用詞我一直很懷疑。

譬如說「黃金十年」,你在麥理浩任內不會如此說的。

你會把幸福視作必然。

等到你進入「糞便十年」,你才能發覺黃金和糞便的分別。

同樣道理,不管一戰、二戰,通常發動一方都會覺得係局部衝突,好快搞掂。

就算係有個名詞叫世界大戰,也是臨近尾聲才有此說。

譬如一戰是大家約定在「11.11」簽和約,紀念大災難,並成立國聯,希望不再有(大)戰爭。

二戰時人們就不敢那樣樂觀了。而終結二戰的象徵是投下原子彈,更是慘痛之事。

香港是「重光紀念日」,歐美多數紀念 6.6, d-day 盟軍登陸諾曼第。

而聯合國成立以後到今日又漸漸腐敗不管用。就中、俄這些邪惡國家在安理會作為「常任理事國」,能一票否決議案,就知不管用。

總括來講,就算美俄打核戰,那仍然不能叫「世界大戰」。

星期日, 8月 28, 2022

毛澤東私人醫生回憶錄 第二篇:一九五七年 至 一九六五年 (50)

在當時哀鴻遍野、經濟衰退的情況下,毛認為這只是前進中的暫時困難。一些人對局勢右傾、僵化的估計,是階級鬥爭在黨內的反映。因此一九六二年夏季的中共中央北戴河會議,和接下來在北京召開的中共八屆十中全會以前,我有一種預感,毛不知要拿誰開刀了。

八月六日召開的北戴河工作會議,只有省委第一書記部長以上的領導幹部參加。毛第一天便在大會上講了“階級、形勢、矛盾。”毛在沉默期間,在準備這篇講話,目的是大喝一聲,使全黨振奮起來。

毛認為即使中國實行了社會主義,仍存在著階級。社會主義制度不能消滅階級,因此階級鬥爭要繼續下去。

在九月二十四日於北京舉行的中共八屆十中全會上,毛進一步修改了他的講話,毛又作了“關於階級、形勢、矛盾”和黨內團結的講話。極其強調無產階級和資產階級之間嚴重的階級鬥爭。毛說︰“在無產階級革命和無產階級專政的整個歷史時期,在由資本主義過渡到共產主義的整個歷史時期,存在著無產階級和資產階級之間的階級鬥爭,存在著社會主義和資本主義這兩條路的鬥爭。”這句話後來成了文化大革命的指導綱領。他認為,中國正面臨資本主義復闢的危險。因此必須不斷進行階級鬥爭。

毛後來又說︰“黨員的成分,有大量小資產階級。”共產黨已經成了資產階級的避難所。

毛在兩次講話中全面發動攻擊。毛批評知識分子,並且大反周恩來和陳毅在科學工作會議上的基調。毛在北戴河會議上,將知識分子與地主、富農子弟擺在同等地位說︰“還沒有及時對他們進行教育,資產階級知識分子陰魂不散,動搖不定。”         

毛又申斥彭德懷搞翻案。彭在六月份時交了一份八萬字的申訴書,說明自已沒有組織反黨集團,也沒有裡通外國。彭請求主席和中央組織專案審查,處理我這類莫須有的罪名。毛指控彭不但裡通蘇聯,還勾結了全世界包括美國的反動勢力。於是全會發言跟著毛的指揮棒轉,對彭進行缺席批判,說彭和國際反動勢力一起搞反華反共大合唱。甄別平反工作隨之停止。      

然後毛將矛頭指向西藏的班禪卻吉堅贊。毛說班禪是無產階級敵人的反攻倒算。一九五九年,達賴喇嘛潛逃印度,中共中央鎮壓西藏暴動。一向對北京俯首稱臣的班禪喇嘛給中共寫了一份報告,說明西藏的民主改革中有過左的行動,需要糾正。            

中共中央統戰部部長李維漢支持班禪喇嘛的看法。毛隨即聲討李。毛認為李是投降主義,向西藏農奴主投降。李曾在五月向中央提出一個報告,主張工人階級和知識分子的聯盟是最重要的聯盟。毛很不滿意。李維漢被免除職務。班禪後來在文化大革命中被監護九年零八個月。

中共中央對外聯絡部部長王稼祥主張,對蘇聯共產黨、東歐國家共產黨及資本主義國家的共產黨都緩和一些。對亞洲、非洲、拉丁美洲國家的共產黨的援助要少加限度。這在北戴河會議上,被毛指斥為三和一少的修正主義。此後,王稼祥在中共中央聯絡部雖然保存部長名義,但實權操到副部長趙毅敏的手裏了。王稼祥就此長期療養休息。    

至於主管農業工作的人如國務院副總理鄧子恢,被斥為十年一貫的老右傾。農業部部長、黨組書記廖魯言,因為說過“社會主義國家的農業就沒有搞好的。”和“總路線、大躍進、人民公社到底對不對?如果對的話,為什麼鬧成這個樣子?”因此被斥為“中國的修正主義典型言論”。

地方首長中,安徽省委第一書記曾希聖在會後被撤職。安徽施行的責任田制被令中止。也指其為資本主義復闢的表現。原已蕭條的農業生產更為黯淡。

下一個被點名的是寧夏回族自治區區委葛曼。葛於自治區實行包產到戶,頗有成就,農業生產有了起色。甘肅第一書記汪鋒一九六一年春曾到寧夏回族自治區,發現農民集中居住的共產主義生活和公社食堂,真正造成了民不聊生。汪、葛兩人因此決定實行包產制。毛認為葛和汪都是走資本主義道路的典型,但一九六二年時只有葛受到降職處分。文化大革命後,毛於一九六六年八月第一批點了參個反革命修正主義分子的名字,其中之一就是汪鋒。葛曼也為此被殘酷鬥爭,而自殺死亡。

一九六二年秋季對毛和共產黨來說都是一個轉捩點。毛堅持社會主義制度仍未消除階級,批判黨內異議分子,使理性的聲音噤若寒蟬。七千人大會剛形成的開放活躍氣氛消失殆盡。重視國家福祉,支持分田到戶的人不敢再批毛的逆鱗。毛於此時提出的階級矛盾理論,在一九六六年無產階級化大革命中成為清算鬥爭的指導綱領。不同意毛主席,就是反革命、走資本主義道路的滔天大罪。    

一九六二年九月中共八屆十中全會中,毛仍繼續點名批判,負責人是康生。    

康生是老黨員。我第一次見到康生是在一九五八年。他這時才開始在政壇上大展身手。解放後他曾長期在北京醫院療養,直到大躍進初期才出院。康是大躍進的熱烈支持者之一。我在北京醫院負責治療康的幾位醫生朋友後來告訴我,康生有精神分裂症,不知為何獲准出院。我很少跟康接觸,見面時也是客客氣氣。康常來找毛,兩人私下談話比較多。康總是非常表情冷淡,不像其他一些偶爾來找毛匯報工作的領導那麼神態輕鬆。

一九六六年文化大革命爆發後,康生和江青接觸頻繁。他們常找我一起看江青愛看的美國電影,讓我翻譯其中的對話。江青很尊敬康生,事事都問他的意見,開口閉口叫他康老。我從未見過她對誰這麼彬彬有禮。     

我盡量避免和康生接觸。我總覺得康生有一股難以名狀的邪惡氣質,讓我感覺,在他眼中,人人都是可疑分子。我覺得康生代表共產黨的黑暗面,我不想跟他有任何牽連。

康生是北戴河會議及中共八屆十中全會期間的活躍人物。毛在十中全會上攻擊國務院副總理兼秘書長習仲勛,借歷史小說劉志丹替高崗翻案。審查習仲勛反黨的專案審查小組的組長就是康生。在他的審查下,受到到這次迫害的黨政軍領導幹部一共有三百多人,包括中委賈拓夫、勞動部部長馬文瑞和第一機械工業部副部長白堅。          

我跟習仲勛很熟,利用寫小說搞反黨活動和習仲勛黑爪牙這些罪名完全是憑空捏造的。康生這次對黨領導幹部的審查,後來成為文化大革命的基礎工作。十中全會後多人被株連或喪命。習仲勛下放河南,後被關押,直到一九八零年才獲平反。許多被扣上莫須有罪名的人受盡折磨的被迫致死。

一九六參年五月二日到廿日,毛在杭州召集有部分中共政局委員和大區書記參加的會議。在毛的主持下制定了“關於目前農村工作中若干問題的決定”草案,此即所謂的前十條。         

毛認為當前中國社會中出現了嚴重尖銳的階級鬥爭情況,因此提出在農村中推行四清運動的社會主義教育,進行打擊和粉碎資本主義勢力猖狂進攻的社會主義革命鬥爭。

所四清工作隊,就是抽調各機關的幹部組成隊伍,到農村的公社進行整風整社和社會主義教育。四清是指對公社、生產大隊和生產小隊進行清理帳目、清理倉庫、清理財物和清理工分(清帳、清庫、清財、清工),要查公社、大隊和小隊幹部有沒有多吃多佔、貪污盜竊等行為。          

在一組內,我對中國農村的一切幾乎毫無所知。我只知道大躍進造成餓殍遍野,農村恢復緩慢等等。我無法理解毛所推展的社會主義教育四清運動。

杭州會議後,毛乘專列回北京,在車上我同汪東興和林克談起此事。我認為,現在農民的生活好不容易開始進入正軌,毛又迫不及待地要搞四清運動,折騰個沒結沒完,他就是不讓人過稍為好一點的日子。他這個人不好。當然我說的不好主要指他在個人生活上的不檢點。

回北京後,嫻的工作機關西亞非洲研究所要派她參加北京郊區農村的四清工作隊。我雖然在北京,可是以我的工作性質,完全照管不了家裏的事。大孩子剛進中學,還不能完全自立,二孩子還在托兒所,秋季開始入小學,必須大人照看。我感到十分困難了。

嫻是地主的女兒,怎能給農民進行社會主義教育?嫻不但不是共產黨員,她的娘家還是階級敵人,為什麼第一個派她去四清工作隊呢?     

我先到嫻的研究所,找到所長。他說,正因為嫻不是共產黨員,所以特別讓她去四清工作隊。為的是讓她看看農村如何改造地主和富農的子女。讓她接受教育和鍛鍊,目的是改造她。每個家庭,每個人都有困難,只能自已想辦法克服困難。如果大家都以困難為理由,那麼四清工作就得取消。可是四清工作是中央決定的,是有關全國的大事,不能因為個人家庭的事,影響中央決定的大事。

九月下旬,嫻隨四清工作隊到北京東郊通縣農村。  

嫻走後我向汪東興抱怨︰“既然領導上不體諒下情,只知道讓人無日無夜工作,不知道個人的困難實在沒有辦法解決,這哪裡是愛護人的作法?”            

汪便同保健局發出聯合公函給所長,說我是毛主席的專任醫生。嫻馬上回了北京。       

劉少奇感到前十條不夠完備。一九六參年九月,劉少奇主持制定了“關於農村社會主義教育運動中一些具體政策的規定”草案,即所謂後十條。九月六日至廿七日北京工作會議上通過的提案,毛對此很不滿意,多次向我說︰“後十條是他們搞的,我不知道。”

我想毛的怒火不是針對後十條的內容,而是劉竟然冒大不韙,自作主張地補充了毛的前十條。毛向來剛愎自用,他自認在前十條裡,已經把農村問題的解決方案完整提出,任何修改都是多此一舉。毛最氣憤的是劉膽敢擅自修改前十條,宣告由中央制定。毛覺得只有他自已才是中央。一個國家不能有兩中央。        

一九六四年,劉少奇派王光美去河北省撫遠縣桃園公社四清。毛最不滿的是,王光美搞了個桃園經驗。到處去吹,還召開了萬人大會,全體高級幹部出席,把她抬得比天還高。當時我暗暗感覺到毛真正的目標是劉少奇和鄧小平,但我覺得難以置信,也不願相信。毛那時仍一逕在批判較低一層的幹部,還未觸動高級領導同志。  

諷刺的是,毛雖然批評了劉少奇捧王光美,他卻將江青的政治地位越提越高。

原文連結

http://sokamonline.com/Mao/dspMaotxt.cfm?TXTvalue=050

+++

星期五, 8月 05, 2022

中美聯合公報伏味甚濃

網友提供美方的 official statement:

"The United States acknowledges that all Chinese on either side of the Taiwan Strait maintain there is but one China and that Taiwan is a part of China. The United States Government does not challenge that position. It reaffirms its interest in a peaceful settlement of the Taiwan question by the Chinese themselves." (*)

通常會引起爭議的,是 acknowledges  究竟是「知悉」還是「肯定」。

我認為較準確的是「明白和不作反對」。而以下會看到,其實對美方立場來講,這字義沒想像中的重要。

"there is but one China and that Taiwan is a part of China" 是老共希望美國同意的。問題是中間多了幾隻字,因而就算死磕着 acknowledges 就是「肯定」,其實也不濟事。

"…all Chinese on either side of the Taiwan Strait maintain…", 這是說美國人搞清楚原來兩岸人民是這樣想的。值得留意的是這突顯了台灣海峽,而海峽兩岸人民並舉,是隱含著兩岸同樣對這問題有決定權。

而老美不知如何了解到他們有這種看法呢?!

這裡也突顯中美雙方對法治的分歧。

對中共來說,法治是貪好聽當擺設的,所謂「人民的選擇」、「歷史的選擇」,一係就從未出現過,一係就算出現過,也只屬因緣際會,在沒更好的選擇下,又或基於錯誤認識,就未必作出最好選擇。

但中共都不理,就把這當成宣告式 declarative, 「奉天承運」有何根據呢?我說是就是啦,還須有何根據?反正天是啞的嘛。

所以這 "all Chinese maintain" 就是盧梭社會契約論:

//盧梭聲稱,一個完美的社會是為人民的「公共意志」(公意)所控制的,雖然他沒有定義如何達成這個目標,但他建議由公民團體組成的代議機構作為立法者,通過討論來產生公共意志。…

他闡明政府必須分成三個部分:主權者代表公共意志,這個意志必須有益於全社會;由主權者授權的行政官員來實現這一意志;最後,必須有形成這一意志的公民群體。//

https://zh.m.wikipedia.org/zh-tw/%E7%A4%BE%E4%BC%9A%E5%A5%91%E7%BA%A6%E8%AE%BA

問題是一個沒投票權的公民群體如何形成「公共意志」?一是統治者指明方向 - 這無異循環論證!

一是用演繹法,由「永恆真理」推論出來。

「台灣自古以來是中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根本就被當成永恆真理嘛。"all Chinese people maintain" 只是點綴而已。就是全國人大會議舉手時反對票當然是「沒有」啦,香港唯一特首候選人當選一定拍手表示實至名歸,聽見國歌當然念念有詞跟住唱。

豈料,洋人卻是用歸納法,去認真檢視 "all Chinese people maintain" 這回事。

有時甚至還要用上歸謬法:假若兩岸立場都這麼一致,何須喊打喊殺,監人勑厚?

那麼有趣的問題來了,假若時移世易, "all Chinese maintain" 不再成立,雖則未至於 "all Chinese do not maintain", 但起碼 "not all Chinese maintain", 那如何是好?

西方政治倫理做不出扭曲人民意志去迎合中美三公報。那結果必然是共產黨掛在口邊的,「已妥為落實,成了歷史文件」

當時的民意確實如此,而我們美方尊重了,但現在「眼睛一眨,老母雞變鴨」,不是我們立場變了,我們立場一直是以海峽兩岸人民看法作為依據嘛。

"does not challenge" 表示沒異議,但同時也表明置身事外,美國對此問題無意見。

"reaffirms its interest in..." 可有趣了,並不是符合自身利益的 in its best interest, 又不是為了啥個目標而做的 in the interest of (sth). Its interest in 就單純是,對此表示興趣,樂觀其成,甚至比 It prefers…, 它「情願如此」態度更弱。

十分不痛不癢,真夠遺憾的。

***

Points 11 and 12 of Shanghai Communique:

11. The two sides reviewed the long-standing serious disputes between China and the United States. The Chinese side reaffirmed its position: the Taiwan question is the crucial question obstructing the normalization of relations between China and the United States; the Government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is the sole legal government of China; Taiwan is a province of China which has long been returned to the motherland; the liberation of Taiwan is China's internal affair in which no other country has the right to interfere; and all U.S. forces and military installations must be withdrawn from Taiwan. The Chinese Government firmly opposes any activities which aim at the creation of "one China, one Taiwan", "one China, two governments", "two Chinas", an "independent Taiwan" or advocate that "the status of Taiwan remains to be determined".

12. The U.S. side declared: The United States acknowledges that all Chinese on either side of the Taiwan Strait maintain there is but one China and that Taiwan is a part of China. The United States Government does not challenge that position. It reaffirms its interest in a peaceful settlement of the Taiwan question by the Chinese themselves. With this prospect in mind, it affirms the ultimate objective of the withdrawal of all U.S. forces and military installations from Taiwan. In the meantime, it will progressively reduce its forces and military installations on Taiwan as the tension in the area diminishes. The two sides agreed that it is desirable to broaden the understanding between the two peoples. To this end, they discussed specific areas in such fields as science, technology, culture, sports and journalism, in which people-to-people contacts and exchanges would be mutually beneficial. Each side undertakes to facilitate the further development of such contacts and exchanges.

http://www.taiwandocuments.org/communique01.htm

+++

星期一, 8月 01, 2022

英美對查戈斯人的種族滅絕

 //1965年,英國將查哥斯群島從模里西斯分割出來,劃分為英屬印度洋領地,並開始用粗暴手段將全部島民強行遷離群島。模里西斯殖民地自治政府接受此次分割,換取三百萬英鎊賠償金,英國承諾會在防衛用途結束後將查哥斯群島歸還給模里西斯。1968年,模里西斯脫離英國殖民統治獲得獨立後,模里西斯政府否認英國對查哥斯群島擁有主權,指責英國此舉違反國際法。國際法院及一些國際法律專家指出英國分割查哥斯群島非法的,因爲國際法並不允許在未獨立前便將國家分割。在主權爭議期間,1967年英國同美國簽訂條約,在迪亞哥加西亞島上修建空軍和海軍基地。在兩次海灣戰爭和阿富汗戰爭期間,迪亞哥加西亞島基地均發揮極其重要的作用。該基地也被美國中央情報局用作秘密審問和非常規引渡恐怖分子嫌疑人。

2000年,英國高等法院裁決英國政府的強制移民行徑違法,允許查哥斯人自由返回除迪亞哥加西亞島之外的其他諸島(美國以軍事防衛需要為名,禁止平民踏足迪亞哥加西亞島)。2004年英國政府運用皇家特權頒布樞密院命令,永遠禁止查哥斯人回到家園,2010年更將查哥斯群島劃作海洋保護區,背後目的在使查哥斯人難以再爭取回家。

2015年,常設仲裁法院判模里西斯政府勝訴,裁定英國設立查哥斯海洋保護區是違反國際法,但英國未執行該裁決。

2017年6月23日,聯合國大會表決通過將英國與模里西斯對查哥斯群島的爭議提交到國際法院,對分割查哥斯群島的法律後果提供諮詢意見,94國贊成,只有15國反對,歐盟很多國家投棄權票[2]。2019年2月25日,國際法院駁回英國對查哥斯群島的主權要求,指出英國於1965年將查哥斯群島從模里西斯分割出來的行為不符合相關國際法。國際法院要求英國應盡快將查哥斯群島歸還模里西斯,終止其侵佔及非法管治[3]。2019年5月22日,聯合國大會以116票對6票的壓倒性票數通過決議,要求英國在6個月內將查哥斯群島歸還模里西斯[4]。

2021年8月25日,萬國郵政聯盟通過投票,裁定所有來自查哥斯群島的郵件必須貼上模里西斯郵票,禁止使用英國郵票[5]。英國表示除非印度洋安全局勢穩定,否則不會撤離查哥斯群島駐軍[5]。BBC評論該裁定,表示此舉使模里西斯向爭奪該群島控制權邁出了重要一步,同時,英國在該群島主權爭議上幾乎沒有盟友[5]。//

https://zh.m.wikipedia.org/zh-tw/%E6%9F%A5%E6%88%88%E6%96%AF%E7%BE%A4%E5%B2%9B

***

真是一筆好買賣

//英國將查哥斯人驅逐出查哥斯群島,發生於1965年至1973年。查哥斯人是群島的原住民,英國殖民當局在沒有考慮過他們的意願或利益[1]的情況下,迫使他們放棄自己的家園和財產;大多數人被驅逐到模里西斯和塞席爾,這兩個國家都是失業率和貧窮率很高的國家[2]。寄人籬下的他們沒有獲得任何幫助,在異國他鄉沒有自己的住所,既沒有工作也沒有錢,面臨著極端貧困和受種族歧視的苦況。

背景

查哥斯人絕大部份是18世紀法國人帶到查哥斯群島的非洲奴隸的後代,他們以椰子種植園提取出椰子核和做農活維持生計。[3]

自從1815年拿破崙戰敗後,查哥斯群島就被英國統治,在此期間查哥斯人皈依了基督教。20年後奴隸制被廢除。[4]雖然查哥斯人仍處於農業社會,當地不僅沒有人失業,並且還人人享有社會福利。[5]

1950年代後期,服役於美國海軍的公務員斯圖爾特·巴伯(Stuart Barber,後來成為了美國在迪亞哥加西亞島上的海外大型軍事基地的一名建築師)形容查哥斯群島為「迪亞哥加西亞(Diego Garcia)的美麗環礁,正位處海洋中間」。[5]

在冷戰中期,巴伯等官員擔心美國在印度洋幾乎沒有軍事存在。巴伯指出,迪亞哥加西亞的地理位置,使之能夠免於敵人的襲擊,而且從南非到中東再延伸至東南亞的廣大區域,都在該島的攻擊距離之內。[5]至少從1959年起,美國軍方就開始對迪亞哥加西亞島感興趣,打算於該島建立一個軍事基地,希望提高監測蘇聯在印度洋的活動的能力。[6]

按照巴伯的想法,甘迺迪和詹森政府一直遊說英國政府,要求將查哥斯群島從仍為英國殖民地的模里西斯分開,建立英屬印度洋領地,單純用來容納美國的軍事設施。[5]

在與英國官員秘密談判期間,五角大廈和國務院的官員都堅持認為查哥斯群島要受美國的獨有控制,並且當地要沒有居民。美國人希望可以「打掃」和「消毒」這些島嶼。英國人對這項提議感到高興,他們只當查戈西人是島上的臨時工,或者用一名軍官的話來說,那些要離開群島的人是「泰山」和「星期五」(Man Fridays,帶有種族主義的稱號,取自《魯濱遜漂流記》的黑人奴僕名字)。[5]

1965年11月8日,英國政府發出樞密院命令,將查哥斯群島從模里西斯析出,置英屬印度洋領地。為了避免引起聯合國注意,英國政府聲稱群島上只有季節性工人,又建議英國駐聯合國代表採取「悄然無視」(quiet disregard)政策。[7]

據一位美國談判代表稱,這項計劃「在黑暗的掩護下」進行談判,在1966年12月30日簽署的換文中最終得到確認。這些換文實際相當於條約,但因為不需要議會的批准,兩國政府都可以將其計劃隱藏起來。[5]該協議確定該島將在沒有人口的情況下交付美國使用50年,並可再延長20年。[8]

清退人口的過程

英國人和美國人採取了可能屬於非法和暴力的行為以強制清退人口。其中包括:

封鎖島嶼,禁止攜帶食物的船隻前往,從而製造饑荒。

屠殺島上全部的狗,起初是使狗中毒,後來將狗分組用毒氣殺死。那些逃脫的狗被毆打,再放在火爐燒死。屠狗暴行使得查哥斯人大為悲痛,因為狗對於查哥斯人至關重要,牠們既是寵物,也是狩獵的夥伴。[4]

人口清退行動開始於1968年,結束於1973年4月27日驅逐佩魯斯巴紐斯島環礁居民。[9]1971年1月,美軍人員開始進駐島上建設基地。同年4月16日,由英國政府委任的英屬印度洋領地專員,還制定英屬印度洋領地入境條例第一條。該法規定,如有人無軍方批准或持有許可證而在群島上,即屬刑事罪行。英國外交和聯邦事務部的內部文件稱,這條入境法例的目的在於維持島上沒有永久或半永久居民的假象(fiction),並且只在流通量極小的《英屬印度洋領地政府憲報》刊登,避免外人發現。

許多前往模里西斯的查哥斯人,如在1968年離開的歌手Chartesie Alexis和在1971年離開的Christian Ramdas,都發現他們被剝奪了返回查哥斯群島取回財物的權利。[3]他們因此身無分文,流離失所,而且無法將消息傳給還在群島上的人。有人前往模里西斯尋找失蹤的親人,才知道自己也不能回家。其中Marie Aimee最為典型:她於1969年帶兩名孩子到模里西斯的路易港治病,卻驚覺自己被禁止登船回家;兩年後她才與丈夫重聚。部分查哥斯人被強迫登船離開,還有些則被英國人以海外免費度假等方式誘騙,然後被禁止返回。[10]

由於查哥斯人一直分散居住,他們缺乏防衛能力,沒有自己真正的權益代表。而正因此,當作為他們唯一生活來源的椰乾廠消失後,他們也只能接受到當局的擺佈。英國當局為免外界批評,藉助了所謂「私人民兵」來進行驅逐行動。其中1971年的最後數次驅逐行動尤為矚目。老人婦孺被聚集在一起,當局強迫他們登上Nordvaer號貨船,放棄他們包括房屋、田地、農場牲畜、甚至他們的狗在內的一切所有物。根據他們的證詞,負責監督船運的美國軍官霍布森給了那些試圖反抗的人兩個選擇:「不走就餓死」。[3]查哥斯人分組乘坐一艘船,航行近4100公里到達模里西斯,在不人道的條件下度過旅程。男人被下令在船橋甲板上擠成一團,忍受惡劣天氣,而女人和小孩則被關在貨艙內。五日的航程中,他們沒有獲得一點食物補給,而船上的馬匹卻得到餵飼。抵達模里西斯後,查哥斯人被丟在港口自生自滅。雖然他們是英國公民,但卻沒有英國官員來理會他們。他們因此不得不住在貧民區。[4]

1975年發表的一份報告顯示流亡到模里西斯的查哥斯人的下場:受訪的277個家庭中,有一半承認他們住在條件惡劣的房屋中,每月收入在10到25盧比之間,得到的唯一工作是在路易港碼頭幹活。大多數兒童沒有上學。[3]同年,有26戶家庭因為貧困而死亡,有9人自殺。年輕的女孩被迫賣淫來買食物。最初,英國政府於1972年向模里西斯政府支付了100萬美元(650,000英鎊);但是在經過查哥斯人的多次抗議(包括絕食抗議),以及他們在英國高級專員駐路易港的辦公室外的多番示威遊行之後,直到1978年這筆錢才到他們手上。1982年,英國支付了400萬英鎊的賠償金,但這還不足全體人口生存所需的一半,英國人還附加了一個條件,要求接受賠償的查哥斯人,必須承認已經得到完全的賠償,並且不能再回到查哥斯群島。同意書以法律英語寫成,但島民連英語也不懂,只被告知要簽名或打指模才能領到賠償。許多人因為無知、貧窮或厭倦了鬥爭而接受賠償。[4][6]

據統計,查哥斯群島原先2000名居民中現在還活著的不到700人。[10]多年以來,包括美國政治人士在內,外界對此事知之甚少。在驅逐查哥斯人一事中,英國不僅從美國獲得了美國在英國本土駐軍的更大安全保障,還以1400萬美元的折扣購買用以裝備潛艇的北極星導彈。[6]//

種族歧視心態並無改變,對驅逐造成怎人道災難殊無悔意

//2009年維基解密發布的一份外交電文揭示了該計劃背後的明顯動機[10],電文的大意如下:[16]

女王陛下政府希望建立一個「海洋公園」或「保護區」,為英屬印度洋領地(BIOT)的珊瑚礁和水域提供全面環境保護。英國外交部一位高級官員科林·羅勃茲(英語:Colin Roberts (diplomat))在5月12日將此事告知政務參贊。該官員堅稱,建立一個世界上最大的海洋公園,絕對不會妨礙美國政府為軍事目的而使用包括迪亞哥加西亞在內的BIOT。他同意英國和美國應該仔細商討海洋保護區的細節,以確保美國的利益得到保護,BIOT的戰略價值得到維持。他說,如果整個查哥斯群島都是海洋保護區,那麼BIOT從前的居民會發現他們要求在群島上重新定居,即使並非不可能,也是難以達成。

這份2009年的電文中,顯示英國外交官的心態與1960年代無別;他再次用種族歧視名詞稱呼查哥斯人,並對驅逐行為毫無悔意:[17]

羅勃茲注意到「(關於海洋公園的)一些提議會給查哥斯人擔任管理員」在BIOT之內,不過沒提供細節。但他指出,按照女王陛下政府對於保護區的現時想法,在BIOT無人居住的島嶼上,將會「沒有人類腳印」或「忠實的男助手」。(there would be "no human footprints" or "Man Fridays")……羅勃茲強調:「我們不後悔移除了人口」。他說,因為BIOT要完全達到戰略目的,移除是必需的。

2014年,英國政府被揭露從1990年代起售賣英屬印度洋領地的.io域名,獲得可能很豐厚的收入;但是本應從中得益的查哥斯人一直被蒙在鼓裏,得不到一分一毫去改善他們的貧困生活。[18][19]

據統計,有4000名查哥斯人在模里西斯生活。在迪亞哥加西亞,估計有40名英國人、1000名美國軍人和2400名支援人員。美國軍隊從這島上發動對阿富汗和伊拉克目標的襲擊,外界相信還有恐怖主義嫌疑人被拘禁在這島上並遭受酷刑。[4]雖然模里西斯和印度洋大部份的鄰近國家都簽署了無核化的條約,人們還是擔心查哥斯基地有帶有核彈頭的導彈。[3]查哥斯人依舊生活貧困,而他們的故鄉迪亞哥加西亞已經成為美國在中東軍事部署上的重要基地。[5]//

https://zh.m.wikipedia.org/zh-tw/%E8%8B%B1%E5%9C%8B%E5%B0%8D%E6%9F%A5%E6%88%88%E6%96%AF%E7%BE%A4%E5%B3%B6%E5%8E%9F%E4%BD%8F%E6%B0%91%E7%9A%84%E9%A9%85%E9%80%90

***

//Diplomatic cables leaks

According to leaked diplomatic cables obtained by WikiLeaks and released in 2010,[61] in a calculated move in 2009 to prevent re-settlement of the BIOT by native Chagossians, the UK proposed that the BIOT become a "marine reserve" with the aim of preventing the former inhabitants from returning to their lands. The summary of the diplomatic cable is as follows:

HMG would like to establish a "marine park" or "reserve" providing comprehensive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o the reefs and waters of the British Indian Ocean Territory (BIOT), a senior Foreign and Commonwealth Office (FCO) official informed Polcouns on May 12. The official insisted that the establishment of a marine park – the world's largest – would in no way impinge on USG use of the BIOT, including Diego Garcia, for military purposes. He agreed that the UK and U.S. should carefully negotiate the details of the marine reserve to assure that U.S. interests were safeguarded and the strategic value of BIOT was upheld. He said that the BIOT's former inhabitants would find it difficult, if not impossible, to pursue their claim for resettlement on the islands if the entire Chagos Archipelago were a marine reserve.

Internet petition

On 5 March 2012, an international petition was launched on We the People section of the whitehouse.gov website in order to ask the White House in the United States to consider the Chagos case.

The petition read as follows:

The U.S. Government Must Redress Wrongs Against the Chagossians For generations, the Chagossians lived on the Chagos Archipelago in the Indian Ocean. But in the 1960s, the U.S. and U.K. governments expelled the Chagossians from their homes to allow the United States to build a military base on Diego Garcia. Facing social, cultural, and economic despair, the Chagossians now live as a marginalized community in Mauritius and Seychelles and have not been allowed to return home. The recent passing of the oldest member of the exiled population underscores the urgent need to improve the human rights of the Chagossians. We cannot let others die without the opportunity to return home and obtain redress. The United States should provide relief to the Chagossians in the form of resettlement to the outer Chagos islands, employment, and compensation.[62]

On 4 April 2012, the sufficient number of 25,000 signatures was met to require a response from the Office of the President under its policy at that time.

An undated response was posted on the White House petition web site by the United States Department of State, in the name of Michael Posner (Assistant Secretary of State for Democracy, Human Rights, and Labor), Philip Gordon (Assistant Secretary of State for European and Eurasian Affairs) and Andrew J. Shapiro (Assistant Secretary of State for Political-Military Affairs). The non-committal response read as follows:

Thank you for your petition regarding the former inhabitants of the Chagos Archipelago. The U.S. recognizes the British Indian Ocean Territories, including the Chagos Archipelago, as the sovereign territory of the United Kingdom. The United States appreciates the difficulties intrinsic to the issues raised by the Chagossian community.

In the decades following the resettlement of Chagossians in the late 1960s and early 1970s, the United Kingdom has taken numerous steps to compensate former inhabitants for the hardships they endured, including cash payments and eligibility for British citizenship. The opportunity to become a British citizen has been accepted by approximately 1,000 individuals now living in the United Kingdom. Today, the United States understands that the United Kingdom remains actively engaged with the Chagossian community. Senior officials from the United Kingdom continue to meet with Chagossian leaders; community trips to the Chagos Archipelago are organized and paid for by the United Kingdom; and the United Kingdom provides support for community projects within the United Kingdom and Mauritius, to include a resource center in Mauritius. The United States supports these efforts and the United Kingdom's continued engagement with the Chagossian Community.

Thank you for taking the time to raise this important issue with us.[62]

2016 ruling

In November 2016, the United Kingdom restated it would not permit Chagossians to return to the Chagos Archipelago.[63]

2017 UNGA vote

On 23 June 2017, the United Nations General Assembly (UNGA) voted in favour of referring the territorial dispute between Mauritius and the UK to the International Court of Justice (ICJ) in order to clarify the legal status of the Chagos Islands archipelago in the Indian Ocean. The motion was approved by a majority vote with 94 voting for and 15 against.[64][34]

2018 ICJ hearing

In September 2018, the International Court of Justice in The Hague, heard arguments in a case regarding whether Britain violated Mauritian sovereignty when it took possession of the islands for its own purposes.[65]

On 25 February 2019 the ICJ ruled that the United Kingdom infringed on the right of self-determination of the Chagos Islanders and was obliged to cede its control of the islands.[66]

On 22 May 2019, the United Nations General Assembly adopted a resolution welcoming the 25 February 2019 ICJ advisory opinion on the legal consequences of separating the Chagos Archipelago from Mauritius in 1965, demanding that the United Kingdom unconditionally withdraw its colonial administration from the area within six months. The resolution was passed by a recorded vote of 116 in favour, to 6 against (Australia, Hungary, Israel, Maldives, United Kingdom, United States), with 56 abstentions.[67]

As of January 2022, the UK has refused to abide by the ICJ's ruling.[68]

https://en.m.wikipedia.org/wiki/Expulsion_of_the_Chagossians

***

//查戈斯群島位於印度洋正中心,處於國際航空海運要道上,具有非常重要的戰略價值。

該群島是16世紀由被葡萄牙探險家達·伽馬發現的無人定居的群島,18世紀初作為毛里求斯的一部分被法國佔領,並從非洲輸入一批黑奴建立椰子種植園。1814年,根據維也納和約,法國將該群島割讓給英國。之後,英國將其歸毛里求斯殖民地管理。

1965年, 英國以300萬英鎊的價格從毛里求斯買下該島,將其歸於英屬印度洋領地。

但毛里求斯說,它當年是被迫將群島賣給英國殖民地,以換取1968年的獨立。

軍事戰略重要性

查戈斯群島的主島是迭戈加西亞島,這裏也美國在印度洋上的重要軍事基地,由英國出租給美國使用。

這個島位處非洲大陸、南亞次大陸、澳洲大陸的正中間位置。從軍事上看戰機從這裏起飛,只需數小時就能抵達海灣、南海和中亞等熱點地區。

美軍在這裏建設的軍事基地是其全球軍事戰略重要一環,輻射印太,中東,中亞和北非地區。

島上儲備大量軍用物資,機場的跑道可供B-52大型轟炸機起降,港口可供艦隊航母停靠。美軍在海灣戰爭,伊拉克戰爭和阿富汗戰爭等等國際戰事中,均使用迭戈加西亞島軍事基地做為空襲和進攻出發地之一。據報道,中情局還曾利用該島上設施審訊恐怖主義嫌疑人。

2016年,基地的租約延長至2036年。

「拆遷」爭議

為修建軍事基地,1965年至1973年,英國強迫2千多島上居民遷居到上千公里以外的毛里求斯和塞舌爾群島。

失去家園財產、遭受歧視和不公但倖存的數百島上居民在2000年後,起訴英國政府反人道罪行。英國政府後來多次為查戈斯群島強制拆遷道歉,提出了各種經濟補償方案。

英國還在2002年通過法律,承認被強制拆遷原島上居民在1965到1982年期間出生的孩子均為英國公民。

但英國政府拒絶承認毛里求斯對查戈斯群島提出的主權要求。

國際爭議

包括聯合國和海牙國際法庭在內的國際組織裁定,認為該群島屬於過去大英帝國的殖民領土,應該移交給毛里求斯。

2019年5月在聯合國大會上,116個國家投票贊成將查戈斯群島歸還給毛里求斯,6個國家反對,56個國家棄權。

當時英國再次表示,不承認毛里求斯對查戈斯群島的主權申訴。英國外交部當時發表的聲明說,英國有權繼續控制這些島嶼,「自從1814年以來,(英屬印度洋領地的)主權一直歸屬英國」。

在萬國郵政聯盟(UPU)決定禁止查戈斯群島使用英國郵票後,BBC駐非洲記者安德魯·哈丁分析說,一套漂亮的郵票上印有海魚和天使魚,可能看起來不像是國際外交的焦點;

但是,萬國郵聯幾乎一致投票決定,這些印有「英屬印度洋領地」的郵票在全球範圍內不再被承認,後果雖然不能說是「災難性」的,但對英國繼續堅持對查戈斯群島的控制也是一個打擊,同時也是英國在查戈斯群島主權問題上日益孤立的又一跡象。

記者說,下一步,毛里求斯可能會試圖禁止國際航班飛越該地區:這涉及印度洋的一大片地區。

哈丁說,到目前為止,所有跡象都表明,在查戈斯群島的問題上,英國已經幾乎沒有國際盟友支持了。//

https://www.bbc.com/zhongwen/trad/world-58358153

+++

星期四, 7月 21, 2022

【華府看天下】「放長雙眼」,時間總在爭取自由的年輕人一邊 - 孔誥烽

 「反送中」抗爭至今已經三年,香港已經變得面目全非。離散和留港朋友感到悲觀,十分自然。但只要我們放長雙眼,我們仍是可以找到樂觀的理由。

一直以來,香港買賣投機股票,一個下午便轉手幾次。炒賣房產,很多時候一個物業還未完成交易便被轉手套利。很多香港人思考問題的時間參照都不會太長,浮躁短視。但世界各國爭取自由的事業,都是漫長的起伏,缺少一點耐性也不行。1956年布達佩斯反蘇起義和1968年布拉格之春被鎮壓後,到了1989年,施害者才需要面對轉型正義。1947年「二二八」之後四十年,台灣才開始走出恐怖與壓制。

而當台灣、匈牙利、捷克等地天亮之後回頭,我們都發現在那些高壓年代,總有內斂沉著的人們,在各種不被察覺的角落追求自由。不論是隱蔽的讀書會、偷聽自由世界的電台廣播、抑或是地下搖滾,都讓大家能在思想和意志上準備轉變機遇來臨的一天。

中共進入習近平體制之後,權力高度集中於最高領袖一人。集體領導與培養接班的黨內機制消失。歷史上的終身領袖個人獨裁體制,都會在獨裁者壽終正寢時出現危機,危機最後會帶來更大的自由,還是更大的壓制,難以事先預測。但為改變的機遇忽然來臨時作好準備,卻是必須。

很多人說「唔好死」、要同獨裁者「鬥長命」,這不是被動地不作為。在這或長或短的等待之中,保持清醒頭腦、磨練觸覺增長知識、鞏固主體意識,不消沉不投降,十分重要。在香港內外的朋友,現在要追求的,恐怕不是消耗最後一分精力的冒險硬碰,或只能帶來一刻滿足的鎂光燈,而是電影《十年,本地蛋》那個不幸言中的荒誕極權社會裡,隱蔽地發亮的地下圖書館。

北京近年重手打壓私企,不惜讓本來已經減速的經濟進入更大險境。但就算在《國安法》訂立之後,北京仍未能下定決心為堵死香港的「國安漏洞」而犧牲香港的金融中心地位。例如在2021年初,北京輿論,都將中國《反外國制裁法》延伸到香港,說成是定局。該法一旦在香港實施,香港的跨國公司便要在遵守美國等地法律制裁港中官員,和遵守中國法律無視西方制裁之間作出不可能的選擇。最後中國政府在香港金融界的遊說下,於去年夏天宣布暫時擱置伸延到香港。

在2022年初,中共喉舌強調香港在應對疫情時,一定要實施中國大陸式的強硬清零。一時全民強檢、封城好像不可避免。一些中共官員學者,甚至將香港是否進行大陸式封城,說成是香港官員是否願意走中國道路,是否仍懷戀西方殖民主義的指標。但最後上海進入長達兩個月的極端封閉管理,香港的封城卻不了了之。特區政府還在商界壓力下,縮短旅客從外地到港強制隔離的時間。2019年有論者認為習近平將把香港新疆化。但當外媒說上海在封城時已經「被新疆」時,北京連在香港強推封城的決心也沒有。

《國安法》之下,香港失去的自由,比所有人原先想像都多。但香港相對於其他被中國強行同化的邊區,甚至中國大陸,都因為北京還沒下決心完全摧毀香港的國際金融中心地位,仍充滿變數。

經歷過自由的年輕人,忽然要潛藏低調甚至身陷囹圄,是痛苦和壓抑的。但肯定的是,時間在他們一邊,他們都能活得比獨裁者長,只要不自殘自棄,保持健康,終會迎來轉機出現的一天。確保清算施害者的一天到臨時自己仍能精力旺盛,乃是我們的集體責任。

- 孔誥烽

原文連結:

https://www.rfa.org/cantonese/commentaries/dcwatcher/dcwatcher-07062022122150.html

+++

星期六, 6月 11, 2022

從《五人墓碑記》看蘇州府的官民矛盾

 連明朝時閹黨為患,都仍可為「反賊」收殮

//我們先來看敘事部分。通俗的解釋為:

有那麼五個人,在周順昌被抓的時候,出於道義反對朝廷而被殺。到了今天,蘇州的鄉親們要求執政者,剷平當年給魏忠賢蓋的祠堂,在舊址上安葬這五個人。哇塞,好大的盛況啊。

算起來五個義士從慷慨赴死到入土為安,也過去了十年零一個月了。在這期間,有很多有錢人,當官的,因為疾病而死去,死得無聲無息的也很多。更不要說那些民間得平民了。但是就這五位義士如天上的瓦亮瓦亮明月一般,被大家記住這又是因為什麼呢?

我就記得當時在丁卯年三月下旬,周順昌被構陷入獄,我們社團裡面很多人都不滿朝廷的錯誤舉動,平民百姓也都為這個清官送行,魏忠賢的爪牙一個姓吳的當官的揮舞長劍大聲問:“誰敢跟朝廷對著幹?”結果被群眾按倒暴打,這個姓吳的官員最後不得已,逃進廁所避難。

事情過後,他上報朝廷說蘇州的民眾暴亂,於是上級下令斬首五個人,也就是如今準備下葬的這五個人啊,顏佩韋、楊念如、馬傑、沈揚、周文元。

當日斬首的時候,這五個義士臨危不亂,大義凜然,就算是被砍頭後面色如常,毫無懼色。蘇州當地的有錢人,花了很多銀兩,買下了頭顱,使得他們五個人能夠全屍下葬。//

傳統德治主義、治亂興衰的敍事角度

//凡是大規模的抗擊性運動,必與廣大群眾的切身利害相關,否則是不易爆發的。毛主席教導我們:“世上決沒有無緣無故的愛,也沒有無緣無故的恨。”馬克思主義者認為:不是人們的意識決定人們的存在,而是人們的社會存在決定人們的意識。也就是說,用社會存在來解釋社會意識,才是科學的做法,才能真正說明問題。假使認為有人稍具清望,一旦遭受迫害,大家便不約而同地攘臂而起,代鳴不平,雖流血犧牲也在所不惜。這是形而上學的邏輯,缺乏有力的依據,實際是站不住腳的。本文一開頭就說:“五人者,蓋當寥洲周公之被逮,激於義而死焉者也”。張溥寫《五人墓碑記》顯然是誤沿上述的途徑去行進的。…

老百姓深感切膚之痛,忍無可忍,乃群起與惡勢力周旋,這才是蘇州常常爆發反閹事件的主要原因(當日反閹不止一次,見下文)。象《五人墓碑記》所敘述的蘇州市民痛毆堤騎的事件,周順昌被逮,僅僅是個導火線,張氏竟指認為唯一原因,那就不免落於皮相了。…

從這個作者本身混淆視聽和禍亂朝政的本質來說,出現這樣的錯誤是可以理解的。但奇怪的是《明史·周順昌傳》裡說:“順昌好為德於鄉,有冤抑及郡中大利害,輒為有司陳說,以故士民德順昌甚。及聞逮者至,眾咸憤怒,號怨者塞道。 至開讀日,不期而集者數万人。”《明史》的這種形而上學的寫法,同張溥走的是一條路。從時間來考慮,《明史》不會把錯誤觀點帶給張溥,張溥的不恰當議論倒能影響《明史》。我想,不論是萬斯同,還是王鴻緒,或是張廷玉,當他們寫到周順昌的傳,都少不得要拿《五人墓碑記》作為參考,所以, 用《明史· 周順昌傳》替張溥作辯解,只能加重張溥的文責, 此外什麼也撈不到的。對異常複雜的事件,不去研究分析,只見現象,不求本質,這不止是寫作的方法問題,主要還是為人的問題。//

由社會狀況剖析

//明代宦官之禍,不下漢唐,逆焰熏天,流毒全國,而蘇州市民敢於同他們搏鬥,這絕不是偶然的。…

根據資料看,蘇州廣大群眾對朱明王朝一向是沒有好感的,其中有歷史關係,也有經濟關係,而歷史關係又增劇了經濟上的矛盾。由於經濟矛盾的加深,必然又導致政治鬥爭的激化。萬曆、天啟之間,宦官竊柄,為所欲為,蘇州素稱富饒之區,到此更成了搜刮的對象。//

//凡是大規模運動的形成,群眾必有共同的矛盾未能得到解決,然後才會遇機觸發。“外因是變化的條件,內因是變化的根據,外因通過內因而起作用。”周順昌是個廉介正直的人,但在朝不過做了一個文選員外郎,本來就是閒曹,況且業巳致仕退居林下。由於他的被逮,竟掀起蘇州一場轟轟烈烈的反閹運動,若不跟蘇州人反剝削、反壓迫的積恨聯繫起來,便不能看出事情的本質。從寫作來說,那就不能探源立論了。可是,張溥偏偏撇開根本性的和帶有普遍性的問題不談,而專門誇大封建士大夫個人的聲望和他在社會上所起的影響作用,這與實際情形是有很大出入的。//

//明王朝剝削蘇州人民最突出的有兩點:(一)田賦之重,甲於全國,(二)於蘇州特設織造官,以太監充任,專掌織造緩增,以供宮廷的服用與賞賜。農民、手工業工人都遭受慘痛的剝削,怎麼能不激起民變呢? 現在先講田賦,早在《大學衍義補》裡說過:考洪武中,天下夏稅秋糧以石計者,總二千九百四十三萬餘,而浙江布政司二百七十五萬二十餘,蘇州府二百八十萬九千餘,松江府一百二十萬九千餘, 常州府五十五萬二千餘。是一藩三府之地,其民租比天下為重,其糧額比天下為多, … … 自宣德、正統以來, 每擇任有心計重臣孤撫其地, 以司其歲入, 蓋以此地為朝廷國計所資故也。竊以蘇州一府計之,以准其餘,蘇州一府七縣,共墾田九萬六千五百六頃,而居天下八百四十九萬六千餘頃田數之中,而出二百八十萬九千石稅糧於天下二千九百四十餘萬石歲額之內,其科徵之重,民力之竭,可知也已。

蘇州一府七縣的墾田約佔當時全國墾田的八十八分之一,而賦稅競居全國的十分之一,蘇州的老百姓怎能負擔得了!由欠租而逃亡,那便是常見的事。據陸世儀《蘇松浮糧考》講, 蘇州一府, 宣德中,“道賦至七百九十餘萬石, 督使相繼,終不能完。”農民完不起租, 官吏則加緊追逼, 追逼不巳,農民只有逃之夭夭了。據顧炎武《日知錄·蘇松二府田賦之重》一則講,“每裡有逃去一半上下者。”這簡直是官逼民反,一碰到足以引起群眾義憤的事,如周順昌的被逮,逆閹立時遭到沉重的反擊,不是很自然的麼!//

//蘇、松、常、嘉、湖五郡土地肥沃,復得太湖的水利,農產豐盛, 因而引起明王朝的涎垂三尺, 加重了這些地區的田賦,這只是一個方而。更重要的還有它的歷史原因。元末,群雄並起, 張士誠據蘇州,常、松、嘉、湖都在他的轄境之內,朱元璋派兵爭奪, 士誠得地方人士的撐腰, 朱軍師老無功。後來費了九牛二虎之力, 把吳地削平。祝允明《野紀》:太祖憤其城〔指蘇州城)久不下,惡民之附寇, … … 故蘇賦特重”。《續通考》也有類似的記載。明廷既極端仇視蘇州人民,吳民自然也會有一定的反應,替周順昌打不平,乃是舊仇新恨,一時並發,直接打擊魏閹,間接打擊朱明。//

//再講織造,也就是說明廷掠取蘇州絲和絲織品的情形。《蘇州府志》(乾隆時修刻本)卷八謂: “洪武初,夏稅絲二十五萬四千三百二兩九錢三分三厘四毫八絲五忽”。“弘治十六年,夏稅絲三十二萬八千四百六十兩有寄。”每年又增加了蘇州人民七萬四千多兩絲的負擔。這還不算,宮廷衣著又責成蘇州人民供應,而且供應量越來越大。從《明史·食貨志》看,明初,蘇杭織造,間行間止,後來變成固定的歲貢;更後則於定額之外,復加指派。英宗夭順四年強迫增造緣緞七千匹;武宗正德元年增造一萬七千餘匹,到了神宗萬曆年間派造達十五萬匹。不僅如此,還要吹毛求疵,好中求好,不知耗費了多少人力物力。《蘇州府志》卷十二有云:“織造府所製上供平花雲蟒諸緞,尤極精巧,幾奪夭工。”絹下有云:“織造府所製上供絹,另置機抒,三人連抒,有闊室二丈者。”一人花團錦簇,千萬人勞瘁艱辛。派往蘇州管織造的太監還節外生枝,苛索無已。孫隆、 李室先後都出過事,孫隆幾乎被蘇州人民打死。蔣瑞藻《 小說考證續編》卷五引《花朝生筆記》雲:明萬曆辛丑,內監孫隆以織造至蘇, ……六門設稅吏, 擔負出入,必稅泉數文,閭閻騷動。吳人葛誠激於義憤,以蕉扇招市人,殺其參隨, 隆走杭得免。……吳人義之, 呼為“葛將軍”,並作《萬民安傳奇》以張之。

《明實錄》裡也記載這回事,說孫隆妄議每機一張,稅銀三錢, 人情洶洶,葛誠乃率眾包圍織造衙門,縛稅官五六人投之於河。

這些事件的發生早為朱明王朝敲起了警鐘。萬曆辛丑,即明神宗萬曆二十九年,葛誠的事發生於周順昌被逮二十五年之前,可見蘇州人民打擊閹人、反抗明廷由來已久了。但葛誠死在顏佩韋、馬文元等五人之後,晚年傍五人墓以居,這是義氣相感的表徵,也顯示反閹、抗明的深刻。//

古文不難,讀不懂時,建議從簡單的開始,推薦《五人墓碑記》 - 道前街木匠

https://zhuanlan.zhihu.com/p/487399654

+++

星期日, 6月 05, 2022

人民日報426社論 「必須旗幟鮮明地反對動亂」

問題是,四二六社論出了甚麼錯,為何成為火上加油的重大公關災難?

***

必須旗幟鮮明地反對動亂


(⼀九⼋九年四⽉⼆⼗六⽇)


《⼈⺠⽇報》社論


在悼念胡耀邦同志逝世的活動中,廣⼤共產黨員、⼯⼈、農⺠、知識分⼦、幹部、解放軍和⻘年學⽣,以各種形式表達⾃⼰的哀思,並表⽰要化悲痛為⼒量,為實現四化、振興中華貢獻⼒量。


在悼念活動期間,也出現了⼀些不正常情況。極少數⼈藉機製造謠⾔,指名攻擊黨和國家領導⼈;蠱惑群眾衝擊黨中央、國務院所在地中南海新華門;甚⾄還有⼈喊出了打倒共產黨等反動⼝號;在西安、長沙發⽣了⼀些不法分⼦打、砸、搶、燒的嚴重事件。


考慮到廣⼤群眾的悲痛⼼情,對於⻘年學⽣感情激動時某些不妥當的⾔⾏,黨和政府採取了容忍和克制態度。在⼆⼗⼆⽇胡耀邦同志追悼⼤會召開前,對於先期到達天安門廣場的⼀些學⽣並沒有按照慣例清場,⽽是要求他們遵守紀律,共同追悼胡耀邦同志。由於⼤家的共同努⼒,保證了追悼⼤會在莊嚴肅穆的氣氛中順利進⾏。


但是,在追悼⼤會後,極少數別有⽤⼼的⼈繼續利⽤⻘年學⽣悼念胡耀邦同志的⼼情,製造種種謠⾔,蠱惑⼈⼼,利⽤⼤⼩字報污衊、謾罵、攻擊黨和國家領導⼈;公然違反憲法,⿎動反對共產黨的領導和社會主義制度;在⼀部分⾼等學校中成⽴⾮法組織,向學⽣會“奪權”,有的甚⾄搶占學校廣播室;在有的⾼等學校中⿎動學⽣罷課、教師罷教,甚⾄強⾏阻⽌同學上課;盜⽤⼯⼈組織的名義,散發反動傳單;並且四處串聯,企圖製造更⼤的事端。


這些事實表明,極少數⼈不是在進⾏悼念胡耀邦同志的活動,不是為了在中國推進社會主義⺠主政治的進程,也不是有些不滿發發牢騷。他們打著⺠主的旗號破壞⺠主法制,其⽬的是要搞散⼈⼼,搗亂全國,破壞安定團結的政治局⾯。這是⼀場有計劃的陰謀,是⼀次動亂,其實質是要從根本上否定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否定社會主義制度。這是擺在全黨和全國各族⼈⺠⾯前的⼀場嚴重的政治鬥爭。


如果對這場動亂姑息縱容,聽之任之,將會出現嚴重的混亂局⾯,全國⼈⺠,包括廣⼤⻘年學⽣所希望的改⾰開放,治理整頓,建設發展,控制物價,改善⽣活,反對腐敗現象,建設⺠主與法制,都將化為泡影;甚⾄⼗年改⾰取得的巨⼤成果都可能喪失殆盡,全⺠族振興中華的宏偉願望也難以實現。 ⼀個很有希望很有前途的中國,將變為⼀個動亂不安的沒有前途的中國。


全黨和全國⼈⺠都要充分認識這場鬥爭的嚴重性,團結起來,旗幟鮮明地反對動亂,堅決維護得來不易的安定團結的政治局⾯,維護憲法,維護社會主義⺠主和法制。決不允許成⽴任何⾮法組織;對以任何借⼝侵犯合法學⽣組織權益的⾏為要堅決制⽌;對蓄意造謠進⾏誣陷者,要依法追究刑事責任;禁⽌⾮法遊⾏⽰威,禁⽌到⼯廠、農村、學校進⾏串聯;對於搞打、砸、搶、燒的⼈要依法制裁;要保護學⽣上課學習的正當權利。 廣⼤同學真誠地希望消除腐敗,推進⺠主,這也是黨和政府的要求,這些要求只能在黨的領導下,加強治理整頓,積極推進改⾰,健全社會主義⺠主和法制來實現。


全黨同志、全國⼈⺠必須清醒地認識別,不堅決地制⽌這場動亂,將國無寧⽇。這場鬥爭事關改⾰開放和四化建設的成敗,事關國家⺠族的前途。中國共產黨各級組織、廣⼤共產黨員、共⻘團員、各⺠主黨派、愛國⺠主⼈⼠和全國⼈⺠要明辨是⾮,積極⾏動起來,為堅決、迅速地制⽌這場動亂⽽鬥爭!


來源:

https://web.archive.org/web/20170429062325/http://cpc.people.com.cn/GB/64184/64186/66681/4494004.html


延伸閱讀:

【六四30周年】《人民日報》4.26社論 劉銳紹感嘆:影響禍國殃民,今日香港見鬼魂 | 眾新聞2019年4月26日 01:29

https://hk.news.yahoo.com/%E5%85%AD%E5%9B%9B30%E5%91%A8%E5%B9%B4-%E4%BA%BA%E6%B0%91%E6%97%A5%E5%A0%B1-4-26%E7%A4%BE%E8%AB%96-%E5%8A%89%E9%8A%B3%E7%B4%B9%E6%84%9F%E5%98%86-172954813.html


+++

星期一, 4月 04, 2022

講述一下2014年以來烏克蘭到今天的故事…

 呢篇係被禁講烏克蘭文章,其實是好文。這種能消弭誤會,促進溝通對話的文章,facebook 反而禁了。那些傳播假消息或散播仇恨的文章卻又容許 (據聞在烏克蘭發出唾罵普京或俄軍的文章, facebook 見「特殊情況」卻予放行)。

對任何一方,即使是對侵略一方作「非人化」的指謂,其實是降低虐待或殘殺的道德門檻,都不應該。

所以若說 facebook 真的有心阻止「仇恨言論」?笑笑便算了,這絕非實情!

為了讓文章得以傳播,我將某些犯忌字眼移走,免得讓 facebook 有藉口屏蔽。當然它真的啥都不理,就只管不要臉硬要封文,這我也有遇過的。

講述一下2014年以來烏克蘭到今天的故事…

https://pincong.rocks/article/id-39170__sort_key-agree_count__sort-DESC

******

別倒牆內垃圾問怎麼反駁( )了,大部分人對烏克蘭的現狀和歷史基本都不了解,來講一下烏克蘭這是來年到底發生了什麼。我從2014年開始一直關注烏克蘭,就像所謂的物傷其類,相逢何必曾相識。烏克蘭人取得了( )人五千年來都做不到的成就,烏克蘭就像是一朵小花一樣讓人忍不住擁有同理心去關注。我把我這麼多年所了解的事都給大家講一下。

今天普京入侵的烏克蘭是一個自由國家,但烏克蘭並不是1991年之後就一直是一個自由國家。烏克蘭,白俄羅斯和俄羅斯因為是蘇聯的核心區,蘇共遺毒太深,去蘇聯化基本就是把國有資產賣了,取消國有經濟,別的基本照舊。格魯吉亞在2004年之前基本也是這樣。今天的俄羅斯和白俄羅斯依然是這樣。之所以沒有像( )這樣搞大規模的GFW,其實很大程度上是因為蘇聯的政府機構已經完全死了,完全沒有能力這樣搞而不是他們不想,當然,俄羅斯和歐洲的聯繫更多需要更多的交流也是另一方面的原因。

烏克蘭在2014年之前一直是一個腐敗橫行的半威權國家。2014年之前,烏克蘭的各項指數都遠遠落後於白俄羅斯和俄羅斯這一對( ) 的親爹和野爹。如果說俄羅斯是屎坑,那2014年之前的烏克蘭就是發酵了三年的臭屎坑。那時候的烏克蘭經濟和行政和蘇聯時代幾乎沒有區別,烏克蘭有著全歐洲最高的腐敗指數和最低的經濟自由度,噁心到你開一個小公司可能需要幾十個蓋章賄賂十幾個人,基本所有政客都是貪污犯,而是否進監獄只取決於執政者是否是你的政敵,沒有人會願意生活在這種屎坑中。因為這種緣故,烏克蘭有幾乎一半的經濟都是所謂的地下經濟,也就是非正式的避稅經濟。因為沒人會傻到交上一半的收入去賄賂官老爺們。同時烏克蘭的經濟基本一直搖擺,唯一的紙面經濟增幅是2004至2008年之間四年,是的,只有四年。這四年還是因為當時烏克蘭的經濟和俄羅斯高度綁定,烏克蘭幾乎三分之一的貨物全是出口俄羅斯這麼誇張。而那一段時間俄羅斯因為賣石油經濟騰飛,烏克蘭因為賣東西給俄羅斯,經濟也跟著有過幾年的短暫騰飛。

想像一下蘇聯解體後你的國家的經濟只增長過四年,那種國家的經濟狀況基本就是地獄。

所以如果( )說什麼澤連斯基讓烏克蘭成為了什麼歐洲的妓女輸出國,對不起這鍋應該是蘇聯和烏克蘭威權政府的主人俄羅斯來背。( )的俄羅斯( )的共產黨你毀了多少人的生活毀了多少人的人生?

其實烏克蘭人2004年就已經受不了了,引起了所謂的橙色革命。但是橙色革命並沒有真正改變什麼。其實就像澤連斯基的電視劇人民公僕裡說的那樣,你上街抗議只是單純的發洩,完全不知道為了什麼,或者更乾脆有人給了你錢你才上街。2005年只是單純換了總統,什麼大變革都沒有。還是一如既往的腐敗和威權,一如既往的送政敵進監獄。

然後就是大的來了,也就是2013年年底的尊嚴革命。烏克蘭的經濟在那時候大概是這樣的,全國有40%的經濟是由工業貢獻的,剩下約20%的農業和40%的服務業。烏克蘭的工業幾乎全部都是輸出給俄羅斯的,因為是蘇聯時代的遺留,所有的工業產品哪怕螺絲釘都是俄標,因而這些東西完全不可能出口給歐盟或是別的國家。想想也知道俄羅斯就那麼點逼錢,你賣東西給他能賺多少錢?烏克蘭的工業基地又幾乎全部都在東烏克蘭,而西部幾乎都是農業地帶,這也是烏克蘭的地理矛盾。烏克蘭的政客為了維持和俄羅斯的關係,有著大量的國家法案來維護東烏克蘭的老舊蘇式工業,幾乎就是稍微市場化的由寡頭控制蘇聯經濟而以。關鍵造的還都是低級工業品,如果是因為自由市場的緣故也就算了,結果這還是強行通過政策和俄羅斯綁定的大而不能倒的初級工業品來混日子,這下真成了( ) 口中的買辦了。

2013年的時候,烏克蘭總出口的30%都是出口給俄羅斯,所以烏克蘭無論政治還是經濟其實都完全依賴於俄羅斯而不是歐盟。但是俄羅斯窮啊,( )都知道依賴俄羅斯就這樣窮一輩子下去吧。當然,不依賴也會窮一輩子,因為烏克蘭的腐敗,貪污,政治尋租是全歐洲最嚴重的。但是好歹之前橙色革命後的腐敗政客們還會給屁民一個加入歐盟和歐洲經濟區的大餅。而亞努科維奇這( )為了討好俄爹連這個大餅都給撕了,這下沒人能忍了。當然這只是導火索,關鍵原因是烏克蘭已經爛透了,沒人願意活在一個每天出門都要帶錢防止被條子盤問的國家,2013年的人均GDP居然還和經濟危機前一模一樣,生在一個幾十年工資都不長的國家,還不如吾及汝偕亡!

對了別以為( )還比當時的烏克蘭好點,( )除了那些大城市那段時間基本也差不多這樣。甚至現在衣逼地方的( )也還是這個鳥樣,不然也不會有什麼鐵鍊女了。不過( )人能忍,畢竟都是( ),還有什麼好說的。

2014年的革命是很複雜的,我挑重點講。

示威中什麼人都有,各路勢力。最開始只是單純的抗議,但是在2013年11月底,忠於亞努科維奇的黑皮用警棍直接攻擊了示威者,然後引爆了接下來的騷亂。接下來的騷亂是示威者和抗議者直接試圖襲擊政府,要是單純是有人衝擊政府機構,發生在歐美其實也差不多會一樣被高壓水砲和警棍騎警什麼的攻擊,( ) 要光說這一點“美國也一樣”那倒是沒問題,但事情不是這麼簡單。很快就有示威者被黑皮狗拖到小巷子裡非法毆打,還有人被關在監獄裡虐待致死。事情傳出去後這下基本沒什麼好減速的了,亞努科維奇和我們之間必死一個。

烏克蘭議會很快就通過了反抗議法,禁止所謂的非法集會,和香港很像是不是?一切集會都是非法的。但是烏友們不愧是哥薩克的後裔,沒有慫,反而被這股法案激怒了。各地列寧的雕像開始被砸,基輔和利沃夫的烏克蘭人拉起了近十來萬的人鏈,就跟波羅的海三國在1991年的時候一樣。利沃夫的烏友們更是和波友一起把人鏈拉進了波蘭,這下夢迴雅蓋隆王朝了,這下“為了我們與汝之自由!”了。(波蘭格言)

這段時間開始烏克蘭還是組建各種自組織,許多地區開始拒絕條子介入從而組建自己的類警察部隊。和美國那些搞自治區的廢物安提法不一樣,烏克蘭人搞得依然有秩序的維持者,只不過是由社區自己組織而不是條子。頗有美國治安官的風範。這段時間因為大學教師們發聲支援示威者,他們不得不在腐敗官僚的壓力下辭職。

然後最大的就是2014年年初的時候,烏友們直接組織了近20萬人在基輔進行“非法”遊行抗議,這大約是烏克蘭總人口的1%了。不管合法非法,我們就是要跟你對著幹。黑皮 ( ) 也傻乎乎的執行上面的任務,直接開槍狙擊殺了幾個人,這下什麼剎車都踩不住了。烏克蘭人直接開始搭街壘和燃燒瓶,操你媽的亞努科維奇。亞努科維奇開始調兵要用軍隊鎮壓,這時候烏克蘭人和蜘蛛的區別就出來了,好幾個軍官直接開始辭職了。在利沃夫的軍隊出發之前軍營直接被當地的示威者圍了,不少人都是五六十歲的退休婦女。裡面的軍人就是她們的兒子。她們告訴軍人不要去鎮壓示威者,然後這波軍隊就反了。1月底的時候烏克蘭條子也都反了,以利沃夫地區的條子開始,他們直接加入了示威者行列對當局進行抗議,很快除了忠於亞努科維奇的狙擊手外(他們狙了大幾十個示威者),條子和軍隊不再開槍。然後亞努科維奇當然跑路俄羅斯了,跑的比普京想像中的澤連斯基還快。這場騷亂死了近200名示威者,從這之後烏克蘭才真正開始走上正軌。

烏克蘭真正民主化後的第一任總統是波羅申科,他接手的是一個爛攤子,歐洲最腐敗的國家,軍隊和警察因為之前的衝突士氣低迷到極點,甚至有俄裔直接譁變到了俄羅斯。俄羅斯更是直接出兵了克里米亞並在東烏克蘭挑起內訌,全國經濟規模因為騷亂崩潰了20%。

波羅申科花了自己的錢,約20億格里夫納組建了一支軍隊在東烏克蘭和俄羅斯支持的叛軍戰鬥。當然很多叛軍其實就是換了軍裝的俄羅斯僱傭軍。波羅申科不是一個完美的總統,而且在烏克蘭的體系下多多少少都存在利益-權力交易,沒人認為他是清白的。但是他也做了不少實事:

1,他將烏克蘭對俄羅斯的經濟依存度從30%~40%降低到了12%。這一系列轉變帶來的是劇烈的陣痛。2012年烏克蘭出口第一大是粗工業,也就是螺絲釘,粗加工後的礦石,工業零件之類的,第二大出口是工業資源。這些加起來佔了烏克蘭出口的40%左右,幾乎全部出口給了俄羅斯。而2019年,烏克蘭第一大出口是農業, 約20%左右,大部分都出口給了歐盟。這一轉變帶來的是大量的企業破產和經濟衰退。但這些無論如何是值得的,因為烏克蘭的經濟在2016年開始全面恢復。當然( )工業黨會說波羅申科毀滅了烏克蘭的工業。上面已經介紹了,烏克蘭的出口是粗工業,螺絲釘、粗加工後的鐵礦石之類的完全扮演的是( )的工作。把加工後的螺絲出口給俄羅斯讓俄羅斯人來把鐵精煉出來再給把螺絲擰上去,烏克蘭的工業早就被以亞努科維奇為代表的賣國賊們通過給俄羅斯打工而敗光了,要說誰是( )口中的買辦,當然是這些為了眼前的蠅頭小利而用行政命令死保原蘇聯工業的親俄派。這些工業沒有破產的唯一原因就是行政因素阻礙了自由市場的作用,不然( )才跟俄羅斯做生意賺那點低利潤的屁錢。

2,他重組了烏克蘭的軍隊。將老舊的蘇式軍隊進行了一定程度改組。軍人的工資被提高了數倍,並以北約的標準來組建。波羅申科的重組下軍人的戰鬥力提高了許多,取消了冗長的蘇式官僚機構,改組成現代化軍隊。廢除已經名存實亡的義務兵,讓志願為國效力的人參加軍隊,這也是今日烏克蘭軍隊能夠死死抵抗的基礎。另外,軍隊氣質也提高了不少,軍隊中不允許再用蘇式惡臭的“同志”稱呼,而改用西方的“Yes, Sir”來稱呼長官。新的軍禮則是高呼"Slava Ukraini"(讀作SLAH-vah U-kra-EEN-ye),回應為“Heroiam slava”(讀作he-Rou-yi-am SLAH-vah,R是俄語顫音R,不會讀的人可以發L的音)。前一句的意思“榮光歸於烏克蘭!”,後一句是“榮耀屬於英雄!”這兩句話源自1917年,是那個年代烏克蘭獨立戰爭中對抗俄國人的烏克蘭獨立者們的口號。這也是澤連斯基現在每天鼓舞士氣說的。你很難想像之前的烏克蘭軍隊有多爛,差點讓東烏克蘭的叛軍一波打穿整整兩州。

3,2015年的時候波羅申科組建了制憲委員會,烏克蘭正式通過了全新的自由憲法。也正是這裡將北約和歐盟寫入憲法。( )們說這是澤連斯基幹的,是他的“錯”,說明( )完全沒有正常的大腦。以它們的智商可能以為波羅申科是什麼菠蘿的種類也說不定。而且歐盟和北約寫入憲法也很難說是烏克蘭的”錯“。畢竟之前的烏克蘭憲法中確實寫了是中立國,結果恁普京都給人克里米亞佔了,還給人東部天天放炮,還庇護了犯罪了的前總統亞努科維奇,還不許人家加入歐盟和北約,都讓恁贏麻了對吧?

4,司法改革。波羅申科將司法和行政獨立開來,大法官被任命後便不再受政府的壓力。同時波羅申科還進行了官員財產透明公示,也禁止公職人員擁有商業權力。他第一個放棄了如勝糖果公司的董事長職位。值得一提的是,波羅申科因為和俄羅斯作戰的原因,如勝公司在俄羅斯的資產(兩座生產基地)被凍結,產品也被禁止出口到俄羅斯。俄羅斯曾經是如勝最大的出口地之一。只能說波羅申科是真正的愛國者,為了自己的國民犧牲利益也在所不惜。

5,帶領烏克蘭加入了歐洲貿易區,享受零關稅和歐洲貿易。在任期內他還和加拿大等國簽署了自貿協議,讓烏克蘭更加國際化。

6,沒什麼( )用的,也是他最大的黑點,就是沒有徹底反腐敗。他成立了反腐敗機構,確實在試圖打擊腐敗。但是看起來沒什麼( )用。畢竟烏克蘭腐敗了快100年了,不是一朝一夕能夠解決的。而且他自己也在巴拿馬文件上,雖然那只是避稅手段,但是烏克蘭人基本相信烏克蘭官員沒有一個不曾做過權力和利益的交易,波羅申科也不例外。但是在波羅申科任期內,議會通過決議成立了最高反腐法院,這不是一個一朝一夕的事,因為烏克蘭是一個制度性的腐敗問題,很少能靠一個天降偉人在一任期內完成。但是至少也表明了烏克蘭人對反貪腐的決心。這是一個開頭,以後總會變好的。

在波羅申科上台的時候,烏克蘭的經濟自由指數也就比委內瑞拉強,比( ) 還要垃圾,常年在160名開外。而在今天的2022年,烏克蘭的經濟自由指數已經和印度差不多了,在120名左右(( )常年在150名開外)。烏克蘭的腐敗指數雖然還是很爛,但是已經比俄羅斯和白俄羅斯強了。2014年至2019年間稍微上升了一點,而2019年至今也稍微上升了一點。但總的來說,在波羅申科的領導下,烏克蘭漸漸恢復甚至走向繁榮。如果你查看烏克蘭的經濟資料發現他的人均GDP只有3000多,但是如前所述,得益於蘇式經濟體制的緣故,烏克蘭的實際GDP有一半是不公開的。烏克蘭的實際人均GDP大約6000左右。人均PPP也能體現這一點,大概是( )人均PPP的60%。這幾年來除了( )毒襲來的2020年和2021年,烏克蘭每年的GDP增速大概都在3%~4%左右。在歐洲其實算很可以了,尤其是考慮到這個國家的經濟自由度依然還很垃圾處於改革中,並且是個極度老齡化的國家。2014年帶給烏克蘭最重要的東西除了自由之外,就是希望。不管你現在貧窮與否,人總是要有念想的。

在波羅申科下台後,上任的就是澤連斯基。這是烏克蘭立國以來第一次沒有騷亂、動盪和陰暗權力交易的選舉和政權變更。就如前面所說,波羅申科的反腐敗雖然有點作用,但是基本沒用。再加上他是一個超級富裕的寡頭的緣故,很難讓普通人和他共情。而澤連斯基則不同,烏克蘭的政客是很難連任的,因為大環境就是烏克蘭的社會爛到極點。而且澤連斯基作為來自烏克蘭東部母語為俄語的猶太人(不妨礙在 ( ) 眼中他是反俄的納粹魔怔人。對了,波羅申科的第一任總理亞紐采克也是猶太人,這下烏克蘭真納粹國家了)可以很好的團結烏克蘭東部,拿下72%的選票其實並不意外。畢竟波羅申科也許算個好總統,但說是偉大的總統還是差遠了。

澤連斯基的民望確實一上台後就狂降,主要是澤連斯基基本什麼都沒做好。他承諾的一切都做不好。當然他並沒有做出什麼決策失誤,只是對改變國內的種種問題顯得無能。所以說他是壞總統有些過了,但他也不能算是好總統,說戰前的澤連斯基是一個平庸的總統,也許是最正確的評價。而他上台的兩大吸引點就是1,他的草根出身對比波羅申科的富豪人設。人民厭倦了腐敗的政壇。2,他相對波羅申科更”親俄“,烏克蘭人不希望戰爭,他們更想要和平。他一上台就和俄羅斯進行了頓巴斯地區的談判,甚至一度主動撤出了前線的軍隊(後來俄爹叛軍乘機偷了一波地,他又不得不把軍隊頂了回去,被民眾罵的狗血淋頭)

所以蜘蛛說什麼澤連斯基無腦反俄這不是扯( )蛋嗎?2019年選舉中澤連斯基已經是最親俄的人了,除了澤連斯基外更親俄的候選人就是亞努科維奇這個賣國賊的副總理了。( )腦子中全世界除了給俄羅斯下跪的人之外所有人都是極端反俄的仇恨人士,換句話說,在( ) 的眼中,只要是正常人類,都是反俄的,而 ( ) 不是人類,當然親俄了。( ) 說烏克蘭的今天是烏克蘭咎由自取,咎由自取你( ),澤連斯基2019年一上台就暫時擱置了對歐盟的加入,也參加了法國和德國這兩個憨憨搞得什麼“諾曼底會議”,同意了從頓巴斯地區撤軍。因為這事澤連斯基的支持率一落千丈,各地都爆發了示威說他是亞努科維奇第二(這是2014年以來至2022年為止烏克蘭幾乎最大的示威了)這( ) 就是( ) 眼中的“美國( )”。至於為什麼後面又崩了,是俄爹給逼( ) 臉不要臉澤連斯基一撤軍就讓手下的 ( ) 繼續開火放炮,一個月之後停火就崩了繼續開打了。俄爹的那些臭魚爛蝦當然打不過改組後的烏克蘭軍,2021年俄爹就已經威脅過一次烏克蘭把軍隊都壓到邊境上還給分離主義者提供軍火了,那時候俄爹就已經直接放炮轟炸烏軍甚至對居民區也直接放炮轟炸了,還順帶給頓巴斯地區的所有居民發了俄羅斯護照。因此澤連斯基簽署了總統令對頓巴斯地區增兵,然後就是今年的事了。在  ( ) 眼中俄爹放炮轟炸平民沒事,澤連斯基對頓巴斯增兵就是挑釁俄羅斯,贏。也在這裡勸浪人們別把俄爹入侵烏克蘭說成是大日本帝國入侵 ( ),大日本帝國膺懲暴( )之前切切實實發生了漢口事件,濟南事件和通州事件。這些慘案發生的時候 ( ) 人把看到的日本小孩直接殺了,甚至用鋼絲直接穿死日本平民一家,強暴女的還切下日本女性和男性平民的生殖器炫耀,這不圖能行嗎?

在戰爭前澤連斯基的支持率其實已經跌到30%了,在民調中他和波羅申科甚至旗鼓相當,甚至還不如。所以很多人預測波羅申科可能又要當總統了。這也從側面反應波羅申科其實做的並不差,很爛的總統是沒人懷念的。如果你要支持波羅申科,可以在戰爭結束后買一些如勝的糖支持一下他,畢竟如勝集團因為他為烏克蘭的奉獻而損失慘重。

當然要說澤連斯基是戲子所以是他執政能力不行的根本原因那也太扯淡了,澤連斯基的總理Shmyhal是一位經濟學博士,他自己也是法學學士,還實習過。如果他們都不行,那通商寬衣的小學生憑什麼還能當主席?澤連斯基執政時期沒有大成就是多種因素造成的,其實我也不清楚為什麼,但現在在討論澤連斯基的政績已經沒有意義了,現在我們在戰爭之中。如今他的支持了已經超過90%了,他執政能力如何已經沒有意義了,畢竟你硬要說的話,華盛頓也沒什麼說的過去的政績和法令。

我們都知道華盛頓為什麼是華盛頓,澤連斯基做了華盛頓該做的事。他不是將軍,不需要上前線,但是他坐鎮基輔本身就給予了民眾信心。軍隊和民眾也會因為總統在這里而為了保護總統更加殊死戰鬥。戰爭中比武器裝備更重要的是勇氣和意志,阿富汗不值得任何一國投入錢,而美國值得法國投入錢(法國破產是法國財政問題,戰略上法國確實勝利了)。

堅持抵抗的意志對烏克蘭來說遠比武器裝備要重要的多。如果澤連斯基第一天就跑了情況會完全不一樣。和BBC記者的通話中澤連斯基說俄羅斯的第一目標是他和他的家人,已經刺殺澤連斯基多次了。這時候澤連斯基已經完全實現了他的職責,他現在就算死了也不能撲滅烏克蘭人愛國心了。不管你說他擺拍也好,作秀也好,炒作也好。現在就需要他炒作作秀。武器裝備可以運,可以買,士氣買不了。阿富汗和沙特的廢物拿著美國的裝備打成了什麼樣大家都看到了,澤連斯基每拍一張照片,抵的過千軍萬馬。多虧了他是演員,他和北約領導對話的時候告訴他們“敵人就要進入基輔了,這可能是你們最後一次見到我了“。這句話直接破防了不少當時的領導人,他擺拍出的各種照片和說的話破防了大量歐美國家的人。人是需要同理心才能關心別人的,( ) 只會說阿富汗人不被美國人關心,因為阿富汗人的生活方式很難讓美國人有同理心。( ) 認為你對畜生不像對家人一樣關心就是種族主義者,那我們今天人人都是種族主義者。澤連斯基是個演員,他知道怎麼博得他人的同理心,他呆在基輔誓死不退,他“擺拍”出各種照片,他和歐美領導人通話的時候作出的各種表現,破防了大量的歐美人。勃蘭登堡門前面有著大量的遊行,日內瓦也有遊行。不是歲靜政客們良心發現了,而是他們的民眾被澤連斯基打動了。我不知道俄羅斯有沒有繼承蘇聯尤里的心靈控制,反正澤連斯基肯定搞到了尤里的科技。別忘了澤連斯基是烏克蘭立國以來第一次和平合法的通過選舉進行權力交接的總統,他是人民的選擇,不管之前怎麼樣,在現在這一戰爭時期,他就代表人民,代表那些為和平選舉和權力交接奮鬥過的愛國者和烈士們。也正因此,西方國家的人才會被他破防而產生強烈的同理心。尤其是見識了他們選出的太多的平庸歲靜政客之後,澤連斯基能讓他們感到這才是男人,這才是我選出的總統該有的樣子!

你可以看到全世界和烏克蘭人有著類似生活的人都因同理心而被打動。大家都在用各種方式和俄羅斯戰鬥。北約是肯定不可能為了不是自己盟友的國家付出自己國民的生命的,如果真那樣了那美國才是“聖母”。因為就如前面所說親疏有別,同理心的邊界是有限的,家人,朋友,社區,國民的同理心自然不同。但這不代表西方人不願意和普京戰鬥,你不需要付出自己的生命,你承擔了更高的油價,天然氣價格,更高的物價,你已經在和俄羅斯戰鬥了。所有的戰爭最後都可以視為資源的消耗和比拼,俄羅斯可以軍事佔領烏克蘭,但是這場戰爭如果長期發展下去,最後俄羅斯不可能戰勝十億西方人。西方人願意為了烏克蘭承擔更高的油價,俄羅斯人願意嗎?即使你沒有捐款,只要你切實承受了因制裁俄羅斯而帶來的高物價,你就已經在盡自己的力在和普京戰鬥了——也是在和他的孝子戰鬥。他的孝子在給普京輸血,而你和千千萬萬的西方人一起在給烏克蘭輸血。大家都在失血,但總有一個人的血會先流光而倒下。

和澤連斯基這樣的真男人一同作戰是我們每個人的榮耀,也許我們此生再也不會有這樣的機會了。烏克蘭人的自由和希望是在2014年用266名抗議者和在烏克蘭東部戰鬥的兩千多名愛國者的生命換來的,怎麼可以就這樣輕易的放棄?已經死了這麼多人了,再死又如何?亞努科維奇的槍子我們已經吃過,那時候我們除了燃燒瓶和氣槍外根本沒有別的武器,現在我們有武器了,還會怕你普京的槍子嗎?你( ) 的東西,嚇唬誰呢?( )!烏克蘭人已經見過更糟的了,不會再怕普京了。( ) 的只敢騙義務兵上戰場的( ) 普京!Slava Ukraini!

至於俄羅斯說的所謂納粹問題更是無中生有了。烏克蘭的亞速營曾經是一個極右翼準軍事組織,但極右翼不等於新納粹,要這樣那全世界遍地納粹了。當然按( ) 的理解,全世界的發達國家都是納粹當道。可以理解。亞速營這樣的極右翼對新納粹的關係是包含而不等於。亞速營的平均意識形態並不會比德國NPD甚至AFD要極端。以前有過相關人士的採訪和調查,亞速營中有一些新納粹(約10%~20%),但是主流更多是白人主義者(white nationalist),他們更多是主張每個民族建立自己的國家,外來人要么融入要么拒絕入境這種傳統的“國家主義”。亞速營的人和其他白人主義者確實認為白人比別的民族高等,但他們普遍支持港獨台獨,還有人來香港參加過光復香港的活動(一些 ( ) 港友說要和他們保持距離),也支持日本參拜靖國神社,你見過單純因為意識形態就支持不是盟友的( ) 獨立和發展自己民族傳統的納粹嗎?說他們迫害俄語人群就更( ) 扯蛋了,亞速營有50%的人是說俄語的(不然你以為亞速營為什麼叫亞速?因為亞速海,再看看亞速海在哪裡)除了烏克蘭本土人外,還有來自22個國家的不同志願者(不過他們都屬於極右翼思想),其中甚至還有亞洲人,你要說他們全是納粹那就太 ( ) 扯淡了。不過更 ( ) 搞笑的是一些歐美的白人主義者居然支持俄羅斯而不是烏克蘭,真的是太 ( ) 扯淡了。世界上還活著的殺白人最多的人還有人比得過普京嗎?普京殺中東人殺不過,殺孝子也不殺,專門對著東歐的烏克蘭和白俄羅斯殺,讓高加索國家和白烏兩國經濟崩潰從而生育率崩潰根本沒幾個新生兒,還天天( )卡德羅夫和阿薩德的 ( ),世界上還有比普京更( ) 反白人的人嗎?

像亞速營這樣的準軍事組織,不論在哪國當然都是很右的,在頓巴斯內戰中亞速營也確實存在虐俘行為。不過要是因為極右翼準軍事組織虐俘就認為他們是納粹也太扯了。極右翼=納粹是現代左翼的政治話術了,和事實其實關係並不大。2015年烏克蘭通過了明確的反納粹和共產主義法案,在烏克蘭支持共產黨和納粹黨是非法的。像布雷維克還有在新西蘭槍擊的那人大概更接近亞速營的平均價值觀。西方記者採訪過他們,亞速營主流思想並不支持種族滅絕(別忘了( ) 普遍支持殺死異見族群)而是支持“趕走非土著的侵略者”。當然誰是“非土著”這就是個很抽象的話題了,這裡只是說他們雖然價值觀在今天的意識光譜中很極端,但也並不支持種族滅絕等反人類行為。他們的標誌狼鉤雖然被納粹用過,但是本質上是更古老的北歐文化。他們的極右翼政黨“右區(Right Sector)”的領袖也公開和烏克蘭的猶太拉比合作過反對對猶太人的襲擊(右區在2015年選舉中也只擁有158399個地區席位中的兩個席位)。其實有這些極右翼組織恰恰說明了烏克蘭地方自治能力的恢復。像俄羅斯所有的極右翼都要效忠普京不然就能被幹翻。基輔作為諸羅斯之母,本身就有著由北歐的諾曼人和諾夫哥羅德共和國的商人帶來的自治傳統。東斯拉夫的專制傳統則是源自後來蒙古人的走狗、高度拜占庭專制化的莫斯科。他們戰勝了諾夫哥羅德共和國以及波蘭立陶宛聯邦,從而取代了傳統的高度封建分權的“羅斯文化”。烏克蘭民間大量的自組織,恰恰說明了烏克蘭在脫離蘇聯後封建傳統的逐漸恢復。

烏克蘭的右區黨確實不喜歡一些猶太人,但他們反對的是那種陰謀論的“控制了世界的富裕猶太人”,比如他們眼中的普京就是猶太人的( )(真的繃,薛定諤的猶太人)。而且後來亞速營在2015年收編為國民軍後至少組織上就去政治化了(成員可以保留有極右翼價值觀,屬於個人自由。但是收編進國民自衛隊的組織本身不允許有政治傾向)。他們中的一些人確實也反對民主,但是亞速營和他們的政黨右區在美聯社的調查下並沒有發現有犯下過仇恨犯罪。大部分說俄語的右翼更不可能主動攻擊說俄語的人。事實上烏克蘭絕大多數說俄語的人都是由於俄羅斯殖民化所導致,大部分母語是俄羅斯語的烏克蘭人自我認同都是烏克蘭人。恁總不能指著一個愛爾蘭人說他是英國人吧?烏克蘭自我認同俄裔的人在2001年只有17%,隨著不少人移民俄羅斯以及俄羅斯把東部給吃了,現在烏克蘭的俄裔已經少於10%了,普京真不愧是總加速師,這下沒什麼能阻止烏克蘭敵視俄羅斯了。但即便這樣烏克蘭也並沒有人對俄羅斯族進行種族滅絕,他們只是取消在公立學校教育俄語而已。如果在公立學校不教育侵略者的語言叫種族滅絕,那全世界估計都種族滅絕了。更不用說烏克蘭私立學校是合法的,而在( )的東突厥斯坦,就是私立學校也不允許教授當地人的語言。( )說烏克蘭人是納粹,那( ) 就是全部欠圖的 ( ),( ) 人全圖了都沒有一個無辜的。


******

一些作者回答的Q&A

Q:有個問題,頓涅茨克和盧甘斯克這兩個地區,民意是怎麼樣的?有很多居民想獨立還是只有一些武裝分子想獨立?

A:大概一半對一半的樣子,前幾年有個調查大約53%的人想回烏克蘭,前提是擁有自治權。只有克里米亞民意一直有60-70%想加入俄爹。


Q:樓主能不能提供一些關於東烏非人道事件的材料?能搜到的幾乎都是來自俄方的片面解說,把它指認成西烏對東烏的種族屠殺。我不清楚有什麼其他信源的材料來反駁這點

A:我沒看到過俄爹的假新聞宣傳,我只看有人倒牆內的( ) 說什麼敖德薩慘案是烏克蘭納粹製作的。估計就是俄爹的假新聞二手( ) 傳到了國內被 ( ) 吃了。西方對敖德薩事件的正式名稱是"Odessa clashes",敖德薩衝突。確實是納粹幹的,俄爹的新納粹幹的。

事情是這樣的,烏克蘭人在敖德薩遊行示威,然後遇上了一夥俄爹納粹。俄爹納粹拿俄爹情報部門資助的AK直接對著人群掃射,掃死了好幾個人。還和條子開火,開火後他們躲進了工會大樓,在樓上拿狙和燃燒瓶對著樓下的人射。然後當地的自組織就上街和他們對射。烏克蘭的右翼民兵在這種情況下當然和他們開火了,不用燃燒瓶把他們點天燈給點了留著過年?然後烏克蘭右翼民兵就這樣直接給工會大樓點了,有一些親俄的非戰鬥人員也在裡面也被一併點了而已。

至於東烏克蘭的情況現在還是一筆爛賬,俄爹不讓非政府組織和歐安組織進入戰區調查人權侵犯狀況。不過可以肯定絕大部分死傷平民都是死於炮火。但是死於炮火的又不只有東烏人(何況東烏人是被拿著槍指著“獨立”的),烏克蘭一樣被俄爹和叛軍的砲火轟死不少平民,幼兒園和里面的孩子都給俄爹炸了不少。


******

這篇文章對波羅申科的最重要的貢獻還是遺漏兩點,那就是波羅申科的“語言”和“信仰”政策。

波羅申科在2014年競選時的口號就是“語言,信仰和軍隊”。

文章已經將軍隊改革方面講了,從目前進展中的烏克蘭反侵略戰爭中,可以看出波羅申科的軍隊政策取得效果。現在烏克蘭的立下戰功的土耳其TB2無人機是在波羅申科時期簽訂引進的。YouTube有個UATV英語頻道介紹烏克蘭軍隊與北約合作,接受培訓。

(波羅申科時期簽訂無人機的報導 https://nv.ua/ukr/ukraine/politics/kontrakt-z-turechchinoyu-poroshenko-rozpoviv-pro-boyovi-bezpilotniki-bayraktar-tb2-50001688.html

(當然,波羅申科下台已經三年了,三年裡又有新的武器引進,與北約的新合作,我也無法了解。

我的一位基輔的臉書朋友經常說澤連斯基是traitor,削弱了軍隊,並且沒有給軍隊加薪。我問他怎麼看待澤連斯基這次留守基輔,他說這是一個總統應該做的。我想到世界很多人在讚揚澤連斯基,也許和平太久,綏靖主義盛行的年代,我們對領導人的要求降低了。)(我沒有批評澤連斯基,只是轉述一位烏克蘭人的話語)

在語言政策上,波羅申科將烏克蘭語提升為國語(state language),政府的文件以烏克蘭語為標準語,並且在電視廣播和出版物上增加烏克蘭語的分量,關閉了一些親俄的頻道。2017年,烏克蘭語作為所有教育層次的教學語言。2019年5月,簽署法案把烏克蘭語作為國家語言。後來政府換屆,澤連斯基法案最高拉達(議會)通過。(當時有人擔心澤連斯基這位連烏克蘭語都說不好的俄語人士會不會廢除了法案。)維基百科可以看到烏克蘭的語言政策,波羅申科做了很大努力 https://en.wikipedia.org/wiki/Language_policy_in_Ukraine#Second_vote_and_signature

在信仰上,波羅申科將烏克蘭東正教教會從莫斯科東正教獨立出來。這個怎麼說呢,其實我也不是很多東正教的複雜系統。讓我按照自己的想法說說:在東正教系統中,君士坦丁堡大牧首是最高領袖,其次是各個教區,莫斯科大牧首統領俄羅斯白俄羅斯和烏克蘭教區。也就是說烏克蘭的東正教信眾受莫斯科牧首統領。

波羅申科通過運籌帷幄,親自訪問君士坦丁堡大牧首,並要求大牧首到基輔,2018年12月15日,君士坦丁堡大牧首廢除了數百年前烏克蘭教區受莫斯科統領的命令,基輔主教區和基輔大牧首獨立成為與莫斯科同等地位。這次分裂可以與1054年的基督教大分裂(天主教與東正教)相提並論。這次烏克蘭教會獨立的報導 https://www.bbc.com/news/world-europe-46768270

https://www.theguardian.com/world/2019/jan/05/ukraine-new-orthodox-church-gains-independence-from-moscow

(這次烏克蘭教會的獨立自主,波羅申科功不可沒,憑這點就可以名垂史冊。)雖然烏克蘭教會獨立了,但是由於歷史原因,烏克蘭的信眾仍有很多人忠於莫斯科主教區。只要烏克蘭教會獨立,肯定會得到大部分烏克蘭人民的認可。

波羅申科由於寡頭出身,難免與民眾有距離感,烏克蘭需要改變,厭倦政客寡頭,最終換了新總統。那位基輔的朋友說,澤連斯基背後的寡頭壟斷媒體到處宣傳他,電視觀眾膚淺受宣傳蠱惑。但是澤連斯基畢竟得票率73%,又怎麼說?我只好說,烏克蘭有民主的選舉,換屆時重新選擇就可以了。現在澤連斯基作為第二任戰時總統,在危險時候並沒有退縮,這點也確實令那位基輔的朋友感到高興。

+++++

星期三, 10月 05, 2016

烏克蘭自由之戰 Winter on Fire, 及 EuroMaiden 相關評論

[紀錄片]凜冬烈火:烏克蘭自由之戰 WINTER ON FIRE: UKRAINE’S FIGHT FOR FREEDOM 線上看


睇到好激動,同樣係警+特動隊+爛仔,同樣反對黨係廢既,最後人民堅拒妥協,總統逃亡。以及出現克里米亞問題。

1) 郭濟士:烏克蘭翻版六四鎮壓?
2014年2月21日
//這場示威的核心中堅,是極右民族主義者和法西斯分子。領導示威的三大主要反對黨中,其一是極右反猶太『自由黨』(Svoboda),在利沃夫市當權主政的自由黨,1月還舉行過一場萬人遊行,紀念曾協助納粹軍隊並屠殺猶太人的烏克蘭法西斯領袖Stepan Bandera。但發展到近周,就連自由黨也得在示威中靠邊站,讓路給更極端的右翼黨(Right Sector,據衛報稱,該黨成員不僅是汽油彈的兵工廠,還認為加入歐盟跟親俄同屬死路一條,主張全國革命)。
歐盟企圖逼烏克蘭簽伙伴協議,以所謂貸款援助逼烏克蘭接受經濟緊縮並向西方企業開放市場,正是因為亞努科維奇拒從才引爆示威。歐盟從沒(也可能永不準備)提出讓烏克蘭加入為成員國,就像去年的埃及,示威者正企圖推翻的,是一位在國際監察員認為公平的選舉中勝出的民選總統,而在街頭的很多示威者,實際並不熱中民主。
當然,亞努科維奇並非善類,他依靠寡頭財閥撐腰,民眾不滿貪腐,經濟困頓和警察粗暴鎮壓亦驅使很多烏民參與示威。但主要反對派和示威領袖,並未能提供真正的替代選擇。//
事過境遷,可以搞清楚一些。歐盟由2016年起讓烏克蘭參與 Deep and Comprehensive Free Trade Area, 令其更緊密融合歐盟,在政經各方面與歐盟接軌,起碼給出未來入歐盟的希望。
而俄國在貨幣貶值、油價大跌之下已成無牙老虎。
文章最有問題的一點是,民選總統用槍炮對付示威,是否已超出其權限?斯時再講民主程序,實也離地。最理想當然係彈劾、罷免、受審,但當時的議會,能令這些事發生?
觀乎香港可強行通過港珠澳大橋以至高鐵追加撥款,便知不能完全仰賴未上軌道的半民主機制。
呢篇其實可同另一篇講埃及既一併看
陳婉容 Sherry《Breakazine訪問:沒有即食民主》

- 當人民不懂珍惜民主程序價值,再讓軍方手握大權,民主社會便告倒退。
//見到穆爾西被判死刑,只有無奈和無奈,他是埃及三十年威權統治後第一個民選總統。我也不是他粉絲,他當初挾著一半選票行多數決的心態也不可取,不engage伊斯蘭群體以外的派系也真的是愚蠢,但令我更生氣更無奈的是,有一堆以為自己知道甚麼是民主的埃及人盲動上街,覺得民選總統不濟,不喜歡伊斯蘭勢力,完全不考慮結果就又利用廣場政治推翻總統。最終被所謂深層國家勢力利用,現在埃及跟茉莉花前到底有甚麼分別?//

2) 
張翠容 - 第三隻眼睛:西風吹拂烏克蘭
https://n.yam.com/Article/20140224128900
2014年2月24日 立報

//在過去幾天,烏克蘭局勢好像過山車。經過一輪令國際社會嘩然的血腥鎮壓後,反對派代表本已願意與總統亞努科維奇簽定協議,提早至五月底大選、大選前組織有反對派加入的聯合政府,沿用零四年「橙色革命」所擬定的憲法、削減總統權力等。

能夠用民主程序解決紛爭始終是最好的。誰知不及一天,由於烏克蘭獨立廣場的抗爭者不承認協議,該國又有戲劇性發展。原親俄官員和議員,以及總統,變節的變節,逃亡的逃亡,國會由反對派把持,罷免總統,由來自反對派陣營的國會議長擔任代總統。而前親歐總理提摩申科回巢,連帶她身負的貪污案一律無罪。//

對比一下 Edward Tang facebook, 27 Feb 2016,就知點解「抗爭者不承認協議」
//Day 90(18Feb2014),喺早前另一波和平遊行被Berkut同政府僱用的暴徒Titushky鎮壓、參與市民被屠殺後,Maidan同總統辦公大樓及國會附近的防線陸續出現掟磚石、打警察、掟燃燒彈、燒車同車軚抵抗特警用包括實彈在內殺傷的武力抗爭。去到Day 92(20Feb2014),班反對派政客重上臺講廢話,Vitali Klitschko話爭取到提早總統大選係「Small Victory」(階段勝利嘿),畀憤怒嘅抗爭者當面屌柒,講明「死咁多人同我講呢啲?」,大家抗爭犧牲反對派就重同當權者握手,若然反對派唔發表要求Yanukovych辭職的聲明,群眾會持續武力反抗。最終直至到Day 94(22Feb2014)黎明前數小時,Yanukovych夾著尾巴逃離首都基輔(Kyiv),而當日稍後時間,烏克蘭國會先表決通過並宣布罷黜總統,重新舉行大選。//

Edward  Tang 接著狠批蕭若元「和平抗爭勝利」的講法:
//以下是蕭若元循《Winter on Fire》「分析」2013年烏克蘭反政府抗爭的欺騙話術,將烏克蘭抗爭塑造成「和平抗爭勝利」。聽完我嬲到震。

《蕭遙遊》首先剪咗Day 11(01Dec2013),即Day 9發生學生市民和平集會被特警部隊Berkut大肆毆打後,更多市民集體遊行去Maidan Nezalezhnosti Independence Square,其間有和平非暴力示威者現身勸警察同抗爭者唔好使用武力嘅情景(其實祇係最初期出現)。

蕭若元無講畀你聽後來發生的事係:「和理非」仍然阻止唔到憤怒嘅市民前去Bankova Street衝擊特警防線。當晚有抗爭者駕駛剷泥車衝破防線時,特警突然向群眾施放震撼彈同催淚彈,之後當然係亂棍清場,連舉高雙手作和平狀的非暴力抗爭者都被特警暴打。而同晚,群眾已經退守Maidan,就地取材用物資建立防線。

《蕭》再Cap歐盟代表Catherine Ashton講嘅溝通呀和平呀之類,聲稱呢段係係去到80日之後的評論。但事實上嗰一節係發生喺10日後(11Dec2013),歐盟嘗試同烏克蘭總統Viktor Yanukovych斡旋,當然得個講字嘅歐盟代表調解係徹底失敗收場,Yanukovych旋即暗中下令鎮壓示威者;而當晚廣場民眾,係上曬頭盔同特警喺防線鬥人多頂住,特警久攻不下而暫時退後。

之後《蕭》再Cap Day 41(31Dec2013),百萬人聚集廣場,每3小時唱一次國歌,蕭話呢啲係和理非的力量,係靠人多,最後摧毀烏克蘭(政府)唔係靠打返嚟。但其實嗰晚係集會兼慶祝新年,睇日子就知道。

事實上,當Day 57(16Jan2014)在國會舉手通過一系列惡法(包括不可戴電單車頭盔同安全帽、不可5輛組隊同行、可以禁止登入互聯網、和平集會禁止佩戴頭盔或穿著制服否則拘禁10天)後,民眾已就佔領2個月仍然毫無成果表示嚴重不耐煩,而國會內的反對派議員基本上了無作為,無論在集會站臺發言,還是在臺下勸退群眾,也被憤怒的「Shame!」不斷柴臺。

社運組織AutoMaidan呼籲群眾和平遊行至總統辦公大樓反惡法,Day 60(16Jan2014)佢哋遊行到Hrushevskogo Street,特警動武(使用橡膠子彈、震撼彈、催淚彈),市民已經自衛還擊:打警察、掟石、放火燒車、燒車軚放毒煙阻特警視線、再築新防線。而自佔領區成立同時,有退役軍人為抗爭者提供軍事訓練幫助防守、練陣反攻,同時親身協助守備。

Day 90(18Feb2014),喺早前另一波和平遊行被Berkut同政府僱用的暴徒Titushky鎮壓、參與市民被屠殺後,Maidan同總統辦公大樓及國會附近的防線陸續出現掟磚石、打警察、掟燃燒彈、燒車同車軚抵抗特警用包括實彈在內殺傷的武力抗爭。去到Day 92(20Feb2014),班反對派政客重上臺講廢話,Vitali Klitschko話爭取到提早總統大選係「Small Victory」(階段勝利嘿嘿),畀憤怒嘅抗爭者當面屌柒,講明「死咁多人同我講呢啲?」,大家抗爭犧牲反對派就重同當權者握手,若然反對派唔發表要求Yanukovych辭職的聲明,群眾會持續武力反抗。最終直至到Day 94(22Feb2014)黎明前數小時,Yanukovych夾著尾巴逃離首都基輔(Kyiv),而當日稍後時間,烏克蘭國會先表決通過並宣布罷黜總統,重新舉行大選。

以上種種,你話畀我聽係和平非暴力嘅勝利?話係政府單方面暴力令群眾團結和平勝利?「有失控部份,掟過少少石」?講大話有個譜啦蕭若元,試吓對住烏克蘭人咁講吖,吓!//

星期二, 8月 23, 2016

香港唔易管

香港不是人人可管好的。
清朝時兩三回頒內遷令,至明鄭平定,地方官上書求撤令得允,又回來。
清及英均為海賊所苦。
拓新界時與氏族有六日戰爭,後新界各鄉馴服。
又有九龍寨城常引起爭拗。
二戰時有日寇來襲,治港三年零八個月。香港之仕紳階層虛應之,有日軍大員問,如何改善關係?仕紳答曰,如日本人少些醉後在街上便溺,應可以好些。日官默然。
日皇軍失敗後,仕紳主政依舊,無人深究其通敵,蓋不得已也。

至國軍敗於共匪,有軍人滯港,港撥調景嶺讓其棲身。
至大陸赤化,三幾年間香港人口由戰後50萬增至200萬,惟時任港督葛量洪真有才幹,應付房屋教育醫療,並處理兩航起義危機,以至與中共海空衝突也應對過來。
秉持務實外交,與中共商討漁民作業問題。訪京得周恩來接見,獲口頭保證容許英國管治,惟不得挑釁中共,也不得給香港民主自治。
56年應對右派國民黨在港勢力發起的雙十暴動。
至韓戰後香港工業已經起飛。
67年應付了中共左派發起之暴動。戴麟趾已擬定「收入與官職不相稱」之防賄條例,惟與無罪假定有牴觸,與英廷激烈爭拗。
至麥理浩時成立廉政公署,香港蜿蜒走上大治之途。

所以,中共算甚麼呢?賊也土匪也。建國以來皆倒行逆施。其民寡廉鮮恥。何足畏哉?
細審之,曾管此地者,清朝覆亡,亡清廷者,在港得民主思想之孫文也。
英帝國,其殖民地早土崩瓦解。
日本帝國,已覆亡,惟禮賓府仍存日式瓦頂矣,並且人們取笑日醉漢溺於道旁而已。
至中共,能免覆亡之命運否?
怕只是怕,鄧匪小平決意收回香港之日,已注定了共匪末路。

延伸閱讀:
《香港簡史》作者﹕「對港實行普選審慎樂觀」
http://news.mingpao.com/pns/%E3%80%8A%E9%A6%99%E6%B8%AF%E7%B0%A1%E5%8F%B2%E3%80%8B%E4%BD%9C%E8%80%85%EF%B9%95%E3%80%8C%E5%B0%8D%E6%B8%AF%E5%AF%A6%E8%A1%8C%E6%99%AE%E9%81%B8%E5%AF%A9%E6%85%8E%E6%A8%82%E8%A7%80%E3%80%8D/web_tc/article/20130825/s00002/1381231902804
《香港簡史》摘要
http://www.360doc.cn/article/247843_87789375.html
Uneasy Partners: The Conflict between Public Interest and Private Profit in Hong Kong, by Leo F. Goodstadt, Ch. IV The Diplomatic Battles
官商同謀:香港公義私利的矛盾, 顧汝德著, 五、外交戰役
Governors, Politics and the Colonial Office: Public Policy in Hong Kong, 1918-58, by Gavin Ure
Via Ports: From Hong Kong to Hong Kong, by Alexander Grantham

星期三, 8月 17, 2016

何時是一個國家最危險的時候? - 兼論民主大中華聯邦

何時是一個國家最危險的時候?
是這國的人對國家走向再不關心的時候。
也無人去理解國家歷史。
以往還見過有《山㘭上的中國》,《大國沉淪》等著作,今日仍有甚麼?
就這裡純粹揣測:
康熙是首位關內皇帝(順治掠之),歷雍正、乾隆。
文字獄搞得差不多,貪腐是世界紀錄,軍隊皆糜,官僚僵化,統治者志得意滿。
到嘉慶是唯一令人留意的是打貪,辦了和珅。
道光年間有了第一條不平等條約。
---------
紅朝第一位專制者是老毛,且掠過不說,華國鋒時日太短 ,然後是鄧小平,主政是得國之後(內中也有政變,拿四人幫,等於康熙拿了鰲拜),也幹了很長歲月。
歷盡江澤民,胡錦濤兩朝,國力見頂。也是官僚腫贅,不理事了,貪瀆,軍隊出問題。知識階層殆盡。
所以習近平也是打貪維生了。
---------
也有一個平素喜歡的講法︰清朝大開海禁七十年而亡。
那麼,這個開放改革,引進西方資本主義,始自1979。那麼2049左右就是時候。
當年的電報、報紙、輪船、鐵路、西學,就等於是今日的電視、互聯網、空航、自由民主思想。都加速了地方的整合,塑造新的國家理念。
---------
有個較可悲的猜度︰越到晚期越是乞靈民族主義。
1900年拳匪大鬧京津,背後得慈禧太后支持。義和拳自稱槍炮不入,砸毀電線桿、燒教堂、洋書,着西服、戴眼鏡、樣子似洋人、說外語,都會被搶被打被殺。
今日我們會見反日示威砸日本牌子汽車、日式食肆,以至南海仲裁後砸肯德肯、砸蘋果手機,以至毆打穿耐克 (Nike) 球鞋的人。
1900年距辛亥革命只11年。
**************************************
改良、改革?中共志不在此,它仍在以為自己抓着正確方案
為甚麼那麼多人怕分裂?近因是中共鼓吹、中期因素是清末列強,更原始的是大一統觀念。
大一統史觀形成了國家衰弱才分裂,殊不知所謂統一強大,就是對外欺壓鄰國(形成天朝朝貢制),對內榨取百姓,以科舉禁錮讀書人。
就是跟現在差不多。
西方能老早掌握外交、協商、貿易、平等交流、開放思想、民主、科學,正正因為長久以來是最富競爭性的分裂狀態。
而中國這種競爭性只有在春秋戰國諸子百家、三國、宋代,仍有所見
***************************************
//遠在天邊的南海,讓「愛國者」熱血沸騰。
然而,面對邢台這樣近在咫尺、與同胞性命財產攸關的巨大災難,他們卻無聲無息,彷彿毫不存在。再也沒了吶喊,沒了批評,沒了為民請命。在他們的心裏和眼中,南海是中國的,但邢台呢?在國際上大嗓門震天響,在國內卻愚蠢透頂,這只能更加讓國際社會當成笑柄。
不過仔細想想,這對內對外的天壤之別,其實也並不矛盾。「愛國者」們所愛的國,原本就是官老爺們的國,並不是老百姓的國。愛官老爺的國,且是遙遠的南海,八竿子打不着,無風無險,這是只賺不賠的買賣。愛老百姓的國,一來沒有好處和「賺頭」,二來稍有不慎,還可能被調查、被開除,這種賠本的買賣,「愛國者」們自然是不幹的。//
***************************************************
//新疆情况历史上最糟
来自新疆的官员透露,新疆以前大部分维族人是中间派,他们反对极端组织和极端的暴力,接受汉人统治。今年7月屠杀事件的事件传播后,这个中间派已经变得激进了,他们看不到希望,看到这样屠杀,认为必须反抗了。
而在新疆生活了多年甚至几代的汉人,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没有安全感,最近2年开始到内地购置房子,搬离新疆或者准备搬离。这样下去,新疆就剩下武警、军人和维人了。
国际关注度低
新疆维人的生存是个人权问题,但美国在内的西方很少发言。分析人士告诉本刊,这里面有几个因素:1、维人是穆斯林,有的激进派和基地组织有联系,而他们又针对平民采取恐怖攻击,这让西方世界很容易将所有被镇压的维人归类为「恐怖分子」;2、信息封锁严重,证据不足。
分析人士表示,维人用暴力去反抗,不如拿这个勇气做信息公开和散播,调查真相,让世界知道发生了什么,远远比暴力有效,尤其是针对平民的恐怖活动,理应受到谴责,在当今世界是没有市场的。//
******************************************************
台灣作為「整個大華語圈兩岸四地」的民主中心
臺灣人如果只把民主化的範圍,築牆自囚、自我侷促在海角一隅的蕞爾小島上,那麼最後這個小島民主也還是保不住的!
臺灣的現實處境有兩個特點:
1)臺灣的地緣戰略價值「太大」,
「大」到大航海時代以後的任何一個 Superpower--荷、西、中、日、美,都不會放過臺灣這枚棋子。
2)臺灣的實際量體「太小」,
「小」到臺灣自己單獨永遠無法成為 Superpower 級的下棋者,只能永遠當棋子。
這正是李登輝所謂的「臺灣人的悲哀」沒錯,但現實就是如此!
臺灣人必須在這樣的限制條件(boundary condition)下,追求條件所容許的最大可能空間,但如去挑戰限制條件,則只會帶來本身的毀滅!
臺灣不認清此點,就是自己找死!
臺灣在上述的限制條件(boundary condition)下,唯一可能的大歷史操盤者角色,就是以大陸為槓桿,來下「整個大華語圈兩岸四地」這個 Superpower 的一局大棋,成為實現「整個大華語圈兩岸四地」民主化的領頭羊!
臺灣人只有放大格局,立志作「整個大華語圈兩岸四地」的民主中心、自由領頭羊,主動結合大陸、港澳的志士,,非軍事、民主反攻大陸,才是從「棋子」翻身為「棋手」的唯一機會!
捨此不由、背道而馳,與大陸切斷一切關係,全面瘋狂仇視、敵對大陸,甚或妄想殺光大陸13億人,那就是死路一條!
臺灣人不要永遠學不會教訓,臺灣由於實在太小,因此只要一旦認為臺灣是「本土」,將自己框限在這個小島上,那就註定了是永遠的弱勢、魯蛇!
從史前的矮黑人,被後來的南島民族(今日原住民的祖先)消滅,臺灣就是不斷重覆上演著,
本土被外來者消滅,接著這批外來者成為本土,
然後繼續--
本土被外來者消滅,接著這批外來者成為本土,
然後繼續--
本土被外來者消滅,接著這批外來者成為本土,
然後繼續--
本土被外來者消滅,接著這批外來者成為本土.........................
只有認清臺灣由於實在太小,一旦認為臺灣是「本土」,就是畫地為牢,就是自囚、自閉、自殺!
轉而將眼光朝向宏觀全局,才有活路!
*************************************
例如臺灣很不喜歡大陸有些人會說「我們只要臺灣島, 不要上面的人」, 這一句對於臺灣來說很霸道無理, 但是對於說的人來說, 他是沒有任何感覺,覺得理所當然的, 因為他心裡沒有把你當成過自己人。 套網絡上一句話說,他只想到自己。
//同質性越高, 利益越一致, 國家的決策就越明確和順暢, 社會就很具有犧牲精神與自律, 不論專制政治還是民主政治, 都是一樣的。 而民主政治本身是更為確立這一點。 換句話說, 民主政治的先聲, 就是國族主義, 當然很多人會說國族主義, 愛國主義, 是惡徒最後的庇護所。
可是也不要忘了, 國族主義是一個確立大家的身份範圍, 互相認同對方為同伴的過程, 就像臺灣新一代, 越來越傾向放棄外省人與本省人之爭, 而認同這些有共同成長記憶的新一代, 全都是「臺灣人」, 是守護這個島對抗外來吞拼與侵略的同伴。 慢慢地, 定義臺灣人也由血緣, 變成共同文化與成長記憶, 這是很多西方國家都經歷過的過程。
臺灣正在走向國族化, 這是我作為外國人, 也是一個讀歷史的人, 觀察到的事情, 美國是很明顯的例子, 白人與黑人, 擺明血緣就不一樣, 一樣可以大家都認同自己是美國人。 共同認同超越血緣, 臺灣也慢慢走向這樣。 即使有很多上幾代的同質性低落, 但現在的臺灣人, 同質性越來越高。
如果沒建立這種同質性, 就會有大量的人, 參與這體制, 卻不忠於造體制下的共同利益。 我不講外省人, 少點爭議, 我直接講外星人, 如果有一千萬外星人, 他們的目的就是拿人類當糧食, 然後就離開地球去別的星球, 這些外星人空降到臺灣, 我想你不會打算跟他來個一人一票, 因為他們打從一開始目標就很明確: 吃光臺灣, 然後就離開, 他們的目標跟現在的臺灣人是完全對立的, 他們也不在意臺灣人的生死, 他們另有家鄉, 他們可以出賣臺灣其他所有人, 然後安然回鄉。

當初梁啟超提出要建立「國民」, 「國體」, 就是針對這樣的問題, 他理解到問題是滿清王朝底下的遺民, 非常的欠缺同質性, 國民黨的國民, 也是建立在這種同質性的道路上。
未能建立這種同質性之前, 要維持這個前滿清的形體, 他的唯一結構, 就是帝國, 甚至科舉也必須借屍還魂(全國考試), 否則他就會崩潰。 所以到今天, 中華人民共和國的結構就是帝國, 一個官僚制的帝國。 比起傳統的帝國, 他其實更艱辛, 因為他沒有「天子」, 沒有一個人民無條件可以信任的統治權威, 有些人勉強塑造「共產黨」代替天子, 但這很沒有說服力。 這也是為何「經濟發展是不能停下來」, 因為大家是用這個經濟發展的利益, 作為權威的代替品。
而發展同質性, 也沒有很好的方法, 靠的主要是強迫教育下, 試圖(也不敢很大聲說)消滅各地文化的差異, 將城市的樣子都變成盡可能相似, 仇日也是很重要的點, 因為抗日戰爭, 對被侵略的恐懼和痛苦回憶, 也是一個同質性, 但是離今天的時間已太遠, 不能再靠記憶, 只能靠教育。 但這是非常不可靠的, 仇日這種事情很容易就能戒除, 我以前當教師, 看過很多大陸新移民的子弟, 來香港時, 也很痛恨日本人, 在香港成長了十幾年之後再見他們, 別說痛恨日本人, 他們明顯對大陸更反感。
去到今天, 同質性其實也沒有理想的高, 而這個同質性的建立, 已經經歷了百年, 也不知道要再多久才能完成, 也可能根本是無法完成的。 而且這個勉強的同質性, 凌駕於個人特質, 意志和尊嚴, 也產生了很多的反作用力。
所以會有這麼多人反對民主, 因為他們有著那個繼承統一王朝的願望, 他們知道或感受過, 社會其實還是以家族為主, 還是同質性低落, 即使看起來有很多共同意見, 例如「反對臺獨」, 但真的講到切身時, 這些東西很快就會消失, 今天仇美的人, 明天就移民了去美國。 今天反對貪污的人, 明天就加入了腐敗體制當中。
當到處都是說的話跟做的事不一樣的背叛者時, 你能信任誰? 帝國去到今天還是帝國, 他就只能以帝國的方式運作和存在, 未來也是一樣。//
**********************
細談香港出版自由︰
1) 謝纘泰當年創立《南華早報》,支持孫中山革命。如今淪為替中共訪問趙威。
2) 查良鏞創立《明報》,當年痛斥文化大革命及香港六七暴動。
英軍曾搜查左派,繳出剌殺名單,排首位是林彬,第二是「豺狼鏞」。
當年查良鏞早上寫社論談及中國權鬥,晚上創作《笑傲江湖》。
「欲練神功,揮劍自宮」,在中國,如不泯滅人性,是沒有資格玩權力遊戲。
**************************
from George Li 
中共统治了中国这么多年,「遍地是灾,民智倒退,所有华人失去了很多」。做人应紧握宗旨,凡事不要只顾「可不可行」,而应将重点放在「对与错」;否则,就像1949年后的大陆人一样,世世代代做「奴隶」!
//香港人面對共產黨態度就係:自甘墮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