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五, 6月 19, 2015

誰殺死了作者? 《玩謝大導演》 Angel 主場新聞

Angel

畢業於城市大學創意媒體學院,主修電影藝術。當時學拍電影,現在卻只想知道電影是如何構成的。

2014-1-15 11:15:49

作者之死:

文本的完整性不在於源頭(作者),而是傳達對象(讀者)。但這傳達對象不能再講求個人:「讀者」無歷史背景、無人生閱歷、無心理狀態,只是某個把建構文本的各種脈絡聚合在一起的人。

……讀者的誕生必以作者之死為代價。[1]

早前中國大導演馮小剛在微博向影評人發炮,指後者看不懂其新作才給予劣評:「連他媽潛台詞都聽不出来。」 [2] 作為創作者,導演對作品涵意自有發言權,但觀眾(包括影評人)如何詮釋電影,是否仰賴導演的「標準答案」?

當創作過程完結,電影成為一件獨立藝術品,導演本來之創作意圖也許不如我們所想像般重要。這是我在波蘭斯基新作《玩謝大導演》(Venus in Fur)得到的領悟,當然這是否導演或者原著編劇 Peter Ives 本來想表達的話,其實也不一定。

故事講述導演兼編劇 Thomas 把十九世紀 SM 小說(被虐傾向 masochism 的字根正是此書作者的姓氏 Sacher-Masoch ) Venus in Fur 改編成同名舞臺劇,一輪面試完結後,女子 Vanda 姍姍來遲,可憐地哀求導演給她一次機會試戲。 Thomas 半推半就下與 Vanda 對戲,被她出色演技吸引之時,二人角色逆轉:她在不知不覺間掌控大局,而他的權力卻一步步萎縮。

這種權力變化,除可套用在男人和女人、導演和演員,甚至施虐者和被虐者關係上,劇本亦暗示了是作者與評論(及觀眾)的拉鋸,特別是以下一段對話:

女演員讀到一半,狠批劇本極度性別歧視:「他(男主角 Severin )迫她(女主角 Vanda )玩這個主僕權力遊戲,卻把一切責任推在她身上。」

導演大發雷霆,咆哮:「為甚麼你演得這樣好,卻完全誤解了劇本?」

她認為作品不道德,他卻怪她看不懂,這恰好就是無數導演與觀眾之關係。片中結果是導演向威脅離開的女演員認錯道歉,而現實中作者也注定是這場爭拗的輸家,因為沒有觀眾/讀者,作品就不存在。

羅蘭巴特( Barthes )寫「作者之死」,談的本來是文學,不過用來形容電影同樣貼切,因為觀眾之詮釋正是電影完整性的重要一環。電影與繪畫、雕塑、音樂等獨立存在的藝術不同,當作者把意念傳化為影像及聲音後,必然需要一個觀影過程,讓觀眾把它解讀成另一個訊息,正如在無人戲院放映電影毫無意義。

巴特說,在現代作家手中,寫作已從紀錄、觀察、象徵、描繪的功能,轉變成一種表述的行為( performative ),創作的源頭不再是一些具體的東西(如作者生活中的經歷),而只能是語言本身。故此唯有讀者——而非我們一直以為的作者——能把作品中多個面向聚集、結合。 讀者(或觀眾)有自由任意解讀作品,作者無權跳出來說:你誤讀了。因為創作沒有現實可依循,所謂「標準答案」並不存在。

正如電影中, Thomas 如何解讀、改編 Sacher-Masoch 的原著小說,原作者也無權異議。 Thomas 三番四次強調 Venus in Fur 是偉大的愛情故事,其實也不一定是 Sacher-Masoch 本來的意圖。在作品完成一刻起,作者已無力控制它如何被解讀,誘發作者創作之因素,隠藏在字裏行間的私密故事,已變得無關重要。 例如 Thomas 在唸男主角 Severin 小時候遭姑母虐打的台詞時,姿態尷尬,顯然當中有其影子,但這些軼事對該劇的觀眾來說,除了是小道八卦外,對理解作品意涵並無幫助。

處身於互聯網時代,觀眾被賦與愈來愈大的發言權,人人也有發表的平台。我們看到爛片不用再偷偷「(界刂)櫈」,在 IMDB 、 Rotten Tomatos 上給個劣評、在網誌中寫篇文章便是。這個世代,觀眾之詮釋不再是單純的感想,更有公開影響力,甚至傳回作者眼前(如陳凱歌爛到不行的《無極》便引發觀眾胡戈二次創作成《一個饅頭引發的血案》,令陳氣到爆炸)。今天,作者不只已死,更有被公開鞭屍的可能。

另一方面,觀眾雖有權任意解讀作品,但我們仍不能視其理解為權威。巴特只談到讀者/觀眾是「一個把這些(作品中的)多樣性收集、融和的地方」,嘗試把「讀者」這身份去人格化,成為一個泛指的對象。但現實中觀眾如何詮解作品,仍與其個人閱歷息息相關,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對同一齣電影自然有不同感受。例如香港觀眾看 Michael Haneke 的 White Ribbon 不會跟歐洲觀眾同樣恐懼。此戲說的是一次世界大戰前,一條德國村莊發生的瑣碎事,村中一班乖巧的小孩,正是20多年後,二戰中泯滅人性的納粹精英。深受其害的歐洲人,尤其是德國人,對片中之暗示定必了然於心,不過這份恐怖對遠在他方的香港人來說,卻顯得艱澀難明。


又例如《玩謝大導演》在香港雅虎電影只得到3個正評和15個負評,是否代表它很爛?電影的藝術性能否如此簡單地數量化,謹以正負評或分數來代表?又或者,一個人的觀感(無論是專業影評人或一般觀眾)是否可以信賴的準則?如果讀者的誕生以作者之死為代價,普羅讀者的崛起同樣宣佈著讀者權威的消亡:當人人都有權說話,但人人都未必可信,我們自然會選擇持保留態度。簡單點說,你認為雅虎電影的評分有代表性嗎?

我們總在假裝客觀,但完全的客觀根本不可能。作為人,我們逃避不了以主觀的角度看事物,就是我寫這篇文章也同樣。正如戲中的 Thomas ,三番四次否認自己是劇作的作者,裝作是更客觀的改編者一樣:

「你是作者嗎?」被大雨淋得濃妝也溶掉的女演員輕挑問道。
「我不是作者,這是改編!」導演生氣地否認。

作者已死,只是巴特筆下無人格的理想「讀者」並不存在,不能取而代之給予權威詮釋。唯有在無數人不斷閱讀、推敲甚至爭拗中,尋找某一作品最完滿、細緻的解讀,我們才有機會脫離瞎子摸象的迷茫,認識一齣電影作為藝術的全貌。

(最後說句自打嘴巴的話,我通常刻意不寫電影優劣,但《玩謝大導演》確實是我近年看過最優秀富深度的電影,原著劇本功不可沒,錯過可惜。)

註:

[1] The Death of the Author, Roland BARTHES, 1968
[2] 馮小剛微博 http://weibo.com/fengxiaogang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