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四, 6月 18, 2015

To be or not to be faithful :《Sherlock》 Angel 主場新聞

Angel

畢業於城市大學創意媒體學院,主修電影藝術。當時學拍電影,現在卻只想知道電影是如何構成的。

2013-11-27 20:21:34



改編:影片可選擇忠實於文學性及尋找透過「對應物」來移植原作,或移植情節、動作到另一地點或時代,或改變人物,或找到表達原來文體風格的電影手段。[1]

在我看來,改編(尤指把小說改編為電影)可說是件犯賤的行為。電影人自然希望作品具有自身的藝術價值,並非搬字過紙,但對讀者來說,違背原著就是死罪(幾年前看 Andrea Arnold 的《咆哮山莊》(2011),就有朋友狠批:「 Catherine 竟然沒有說 “I am Heathcliff”!」);跟足小說一字一句來拍嗎,電影就淪為單純的影像化製品,缺乏創新的個人見解,既然如此,那何苦要改編呢? To be or not to be faithful ,是改編者永遠的難題。

快將播映第三輯的英國 BBC 電視劇 “Sherlock” ,在 Steven Moffat 與 Mark Gatiss 主理下,將柯南道爾筆下福爾摩斯一件件名案煎皮拆骨,改頭換面在 21 世紀重生,竟做到「順得哥情又不失嫂意」,獲影評擊節讚賞忠於原著精神,正如 Gatiss 所說:「一切也是『柯南道爾式』的。」 [2]

以第二輯最後一集 “The Reichenbach Fall” 為例,它以小說的《最後一案》(The Final Problem)為原型。原著中,福爾摩斯渴望把大犯罪家莫里亞提送到法庭,卻明言不可能抓到他的把柄,更招來致命報復,最後留下一紙遺言予好友華生,與敵人莫里亞提掉落瑞士 Reichenbach 瀑布同歸於盡。21世紀的版本中,莫里亞提以犯罪顧問之身份登場,故意被捕、上庭,獲判無罪釋放,更精心謀算把有「 Reichenbach 英雄」之稱的福爾摩斯迫上絶路,結果福爾摩斯致電華生留下遺言後跳樓自殺,是為 The Reichenbach Fall (既指原著中的 Reichenbach 瀑布,亦指現代版「 Reichenbach 英雄」之墜落)的另一演繹。

雖然新版情節、對白、場景甚至人物和動機(原著福爾摩斯想抓莫里亞提,為民除害,新版則是莫里亞提主動邀約 Sherlock 「玩遊戲」)都與小說相異,兩者的結構卻驚人地相似:從展現莫里亞提的神通廣大,解釋為何不可能把他定罪,到莫里亞提到訪福爾摩斯家,福爾摩斯與華生潛逃,最後福爾摩斯留下遺言死去……原作之元素一樣不缺。

更妙的是, Moffat 與 Gatiss 藉莫里亞提之口,反問柯南道爾一個問題:到底福爾摩斯與莫里亞提是想除去對方,還是需要對方?

不過,即使是這樣完美的改編,也不可能100%忠於原著。例如在《最後一案》裏,福爾摩斯如此形容莫里亞提:「他像一隻蜘蛛蟄伏於蛛網的中心,安然不動,可是蛛網卻有千絲萬縷,他對其中每一絲的震顫都瞭如指掌。」這句話在小說中描述了莫里亞提的可怕之處,但劇中只能作為一句總結,因為在影像世界裏「冇圖冇真相」。所以其驚人的動員力,便以他在彈指間解除倫敦塔、英倫銀行金庫及 Pentonville 監獄保安系統的三場戲來體現:



文學以詞語來建構,電影的符碼則是影像和聲音,這是本質上的分別。一些文字在轉化為影像之後,就難免喪失原來的動人面貌,如腦海中的獨白(村上春樹的小說難以改編,因內容以獨白為主)及富詩意的描述(《魔戒》中精靈女王凱蘭崔爾給矮人金靂三根頭髮作禮物,電影版便略去這個畫面,因為不好看啊)。但這不代表改編作品總是次一等,有時改編者在詮譯中亦能發掘出原著沒有的涵意。

例如 Stanley Kubrick 改編自 Stephen King 小說的《閃靈》(1980),就抽空了原著裏左右人心的超自然力量,改為問:孤獨及創作能把一個人迫到多竭斯底里?此片上畫後引起原作者 Stephen King 強烈反彈,狠批「 Kubrick 版本的《閃靈》基本上錯在由一個想太多、感受太少的男人拍成。」[3](17年後, Stephen King 與 DawnField Entertainment 合作重拍《閃靈》電視電影,足見他多不甘心)時間證明, Kubrick 的《閃靈》雖背叛小說的主旨與精神,卻無礙自身之藝術價值,證明改編出色與否,未必一定與忠實度成正比。

《閃靈》預告(1980)




《閃靈》預告(1997)




回到老問題,改編應否追求忠實?

就此,也許我們可以聽聽法國電影理論家巴贊的意見:

「事實上,改編作品不是要與原著競爭或取代它,而是加入一個新的維度,一個自文藝復興時期逐漸喪失的維度,屬於觀者/觀眾的維度。」[4]


[1]《電影理論與批評辭典》 Jacques AUMONT、Michel MARIE著,崔君衍、胡玉龍譯,上海人民出版社 2011
[2]Sherlock returns to the BBC: 'He's definitely devilish', The Guardian
http://www.theguardian.com/tv-and-radio/2011/dec/17/sherlock-bbc-cumberbatch-freeman-interview?newsfeed=true
[3]Leuqes! LEUQES! LEUQES!, Garland
http://www.grantland.com/story/_/id/9751517/the-shining-sequel-career-stephen-king
[4] For an Impure Cinema: In Defense of Adaptation, André BAZIN, 1952

(原文連結)

原刊於主場藝術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