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包含「習近平」標籤的文章。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包含「習近平」標籤的文章。顯示所有文章

星期四, 10月 27, 2022

求其講兩句胡錦濤

胡錦濤自二十大臨尾被架走後,一直無新消息。

請大家繼續關注其安危,而我估計他會被送進療養院好一會,然後再在家中軟禁。


有人提起胡錦濤曾鎮壓西藏,甚至參與毒殺班禪喇嘛。後者在袁紅冰《殺佛》一書有講到。


但我認為有一點並不顯眼的微妙之處,可能傷害更大,這便是他有份提倡以「愛國主義」論述去代替馬列主義作為支持中共統治的根據:

「它是社會主義,傳統文化,愛國主義和現代化諸種精神文明的有機結合」,「在這面旗幟下,黨內黨外、海內海外的廣大優秀分子可以結合成最為廣泛的統一戰線」(*)


因此有人認為胡錦濤現在是惡有惡報,活該。


我並不讚賞以這種態度看問題。如果真要算起來,在大躍進瘋狂徵糧的年代,又或再早的土改鬥地主年代,難道趙紫陽無迫害他人嗎?


那麼趙紫陽因六四同情學生而被終身軟禁,我們又何須同情?


所以這是個程度問題,起碼胡錦濤較有大局觀,沒習近平這樣偏執瘋狂,帶給人民的災難相對地少。


當然如果是毛澤東、希特拉、斯大林這三人你叫我挑,我就挑不來了,但起碼習和胡的禍國殃民程度不是同一級別。


* 程翔:以提倡愛國主義為目的 國民教育有錯嗎? - 致知 | Spark

//為什麼中共在1994年會提倡「愛國主義」?我們不妨再往前推到1991年。1991年蘇聯崩潰,整個社會主義陣營分崩離析,這對仍然堅持「一黨專政」這種模式的中共來說是很大的震撼和威脅。當時,以胡錦濤為首的團派以《中國青年報思想理論部》的名義,寫了一份報告給中央,題為:《蘇聯巨變之後中國的現實應對與戰略選擇》。它指出:


「中國社會主義意識形態的合法性,主要有兩個來源。一是『十月革命一聲炮響,給中國送來了馬克思主義』;二是毛澤東宣導的『山溝溝裏的馬列主義』…… 面對蘇聯劇變,第一個合法性來源有喪失的危險,此刻如果我們一味堅持過份僵硬的意識形態,其結果反會使激進主義顯得合理,加劇右派奪權,失去普通群眾的支持……目前的當務之急,是對第二個合法性來源進行創造性的再解釋。這種解釋,其側重點應放在馬列主義與中國特色的結合上,應放在對中國基本國情的再解釋上」。

至於如何說服中國人民繼續接受共產黨的統治?報告建議,以下列這個說詞來說服大家:


「中國的大國窮國特徵,中國的人口眾多、資源相對緊缺的特徵,中國百年分裂、倍受外強欺侮的特徵,決定了只有社會主義才能救中國,只有社會主義才能發展中國。這是我們目前說服人民的最有效辦法」。


在蘇聯崩潰後,如何面對全球民主化的趨勢呢?報告提出:


「在反對『和平演變』的戰略中,應重點突出民族主義,愛國主義,強化人民國家民族利益的觀點。我們必須現實地承認過去的意識形態至少在相當一部分群眾中號召力已經很低,強化老式的意識形態教育往往引發的是逆反心理;同時,中國國情的特殊性和愛國主義又僅具有一般意義上的說服力;而中華民族博大精深的傳統文化,在今天這個時代,恰恰能夠為普通群眾提供倫理層面和精神層面的終極價值皈依」。


從以上可以看到,中共之所以提倡「愛國主義」,完全是為了延續其「一黨專政」的統治,而不是要真心彰顯中國文化。它是要塑造一種新的意識形態來取代被人民唾棄的馬列主義(即上文所引的話:「我們必須現實地承認過去的意識形態至少在相當一部分群眾中號召力已經很低,強化老式的意識形態教育往往引發的是逆反心理」)。它形容這種意識形態,「它是社會主義,傳統文化,愛國主義和現代化諸種精神文明的有機結合」,又說:「在這面旗幟下,黨內黨外、海內海外的廣大優秀分子可以結合成最為廣泛的統一戰線」。//

https://sparkpost.wordpress.com/2012/09/04/nationaleducation/


+++

習近平砸爛一切規矩可比隋煬帝

豬頭打爛晒所有規矩,萬一出事比胡更慘!

正正是隋煬帝翻版!

第一,本來係副主席會係儲君將來坐正,咁孫政才和胡春華都拉下,揾王岐山做。

王岐山老過豬頭,無可能接棒。

等於廢咗太子制度。

第二,鄧小平本來確立隔代欽點。即係江澤民係六四後意外得位,但胡錦濤係鄧指定。

咁本來胡錦濤指定胡春華接習,依家習永續帝位。

第三係本來有「七上八下」默契,即67歲仍可晉身政治局常委,但68歲應退下來讓位。現在也不再存在。

第四係再無政治局常委(現在7人,2012年之前係9人)集體領導。

就算六四鎮壓,也不是鄧一人可決定,都要徵得其他人支持,如李鵬、楊常昆。

這些都是想實現制度內限權和規章化的初步努力,去提高穩定性和可預測性,也避免權力過份集中造成大災難。

現在全都沒有了,這對所有人都不算好事!

*

個問題係,同反修例時啲傻瓜差佬一樣,「最多幾千人拉晒無事」,滿腦子逆我者亡。

殊不知,啲馬仔見到你咁嘅口面,無事都變有事。

結果隋末楊素個仔楊玄感係最先造反嗰批。

//楊素為隋煬帝猜忌的時候楊玄感曾經去職,父死之後復任鴻臚卿,繼承其父之楚國公爵位,之後更升任禮部尚書。可是見疑於煬帝,故陰謀擁立秦王楊浩。因隋煬帝逼死楊素,後來又對人說過要把楊素一家滅族,官為禮部尚書的楊玄感內心不安,於是開始策劃謀反。

大業九年(613)春,隋煬帝第二次出征高句麗,命楊玄感在黎陽(今河南濬縣東北)督糧。此時民變已經陸續爆發,楊玄感認為機不可失,遂滯留糧草,並於同年六月初率兵割據城池。又偽報遼東的水軍總管來護兒謀反,屯兵於黎陽。

楊玄感的故交李密自長安率兵至黎陽,成為玄感謀士。李密認為上策是北據燕都,以斷隋煬帝后路,中策是西入長安,以控制潼關(今陝西潼關東北);下策是攻擊附近的洛陽。而楊玄感選擇下策,進圍洛陽,久攻不克,掛念父老妻兒的隋援軍到來,攻勢猛烈,楊玄感軍被迫西撤,一日三戰三敗,然後再重新對戰於董杜原,被宇文述諸軍攻擊,楊玄感大敗,與十餘個騎兵竄逃林木間,欲奔往上洛。// (1)

平定楊玄感叛亂嘅宇文述,其子宇文化及日後弒殺楊廣。

//大業九年(613年)宇文述又復起用,重征高麗。此時楊玄感在黎陽起兵反隋,隋煬帝大驚,六月廿八日夜急急密令撤軍,命宇文述率軍急赴河陽討楊玄感,大破之,因功被賜布匹數千段。// (2)

//大業十二年(616年),華北民變蜂起,宇文述建議煬帝駕幸江都宮,與兒子們隨駕。十月,宇文述病重,煬帝遣司宮魏氏問遺言,宇文述說希望哀憐宇文化及。魏氏卻謊稱宇文述只是回憶煬帝。宇文述去世後,煬帝追憶交情,起用宇文化及為右屯衛將軍,宇文智及為將作少監,[1][2][3]並讓宇文化及襲宇文述的許國公爵位。[4]

弒殺煬帝

煬帝自認為有精銳的驍果軍保護,不想回到混亂的華北,想遷都丹陽。但驍果軍士兵大多來自關中,思鄉,見煬帝無意北還,就想逃跑。大業十四年(618年)三月,以虎賁郎將司馬德戡、裴虔通和直閣元禮為首的一些將領也想逃跑,宇文智及的朋友虎牙郎將趙行樞和外甥勛侍楊士覽也參與其中,與宇文智及商議。宇文智及指出如果驍果軍逃跑,會被追上處決,故建議發動政變。在趙行樞和直長薛世良建議下,他們決定請宇文化及為首。宇文化及性格原本駑鈍怯懦,聞訊害怕得變了臉色且流汗,最後同意。[1][2]江陽長張惠紹聞訊,騎馬告訴御史大夫裴蘊,同謀矯詔調動郭下軍隊交給左翊衛大將軍來護兒指揮,收捕宇文化及等,扣門救駕,派人告訴內史侍郎虞世基;虞世基懷疑不實,不許。[4]宇文化及顧慮宇文士及是煬帝女婿,所以沒有告知他政變的事。[5]

驍果軍發動政變。因為發起政變者都是受到信任的軍官,他們很容易就找到道路殺入了江都宮。宇文化及等結交司宮魏氏為內應,政變之際,魏氏矯詔讓煬帝在玄武門安排的給使數百人出外,讓他們無法救駕。天亮後,鷹揚郎將孟秉以甲騎迎接宇文化及,宇文化及不知道政變是否成功,戰慄不能說話,有人來謁見,他只是俯首據鞍,口稱罪過。宇文化及到城門,司馬德戡迎謁,帶他入朝堂,號為丞相。他們起初稱只想奉煬帝回京。裴虔通持刀劫持煬帝,宇文化及命他收刀。但政變者很快暴露真實意圖,宇文化及派內史舍人封德彝譴責煬帝的罪行,裴虔通殺死皇子趙王楊杲。煬帝請求服毒自殺,不獲准,最後解下白色頭巾給參與政變的校尉令狐行達,令狐行達用頭巾將他縊死。[1][2][4]《隋書》卷二十一<天文志下>指宇文化及作亂有天象為徵兆。// (3)

中唐三鎮節度史安祿山也如是。

//唐玄宗統治晚期,唐朝國勢由極盛轉變成過度安逸。對邊軍統領的管制逐漸鬆動,對禁軍的訓練也稍微鬆弛。安祿山在各邊軍中勢力最強大、管區最完整,他洞悉內情,遂有輕朝廷之心。

前任宰相李林甫死後,他在朝中失去了忌憚的對象。安祿山感念玄宗恩德,本想等衰老的玄宗駕崩後再行叛亂。代李林甫任右相(中書令)的楊國忠與群臣不和,其中為了爭寵,楊、安兩人關係最惡。又因為之前他為了討好玄宗而得罪太子李亨,深感不安又對帝位抱有幻想的安祿山,於是提早叛唐行動。叛變前,他精選豢養同羅、奚、契丹降人八千為義子,稱“曳落河”(胡語,意為壯士),皆驍勇善戰;又畜戰馬數万匹,多聚兵仗,分遣胡商至各處經商致財。天寶十四載,又請以蕃將三十二人代漢將,組成一個以少數民族武人為骨幹、有漢族失意文人和地方軍人參加的財富力強的武裝集團。

天寶十四載十一月,安祿山在范陽起兵,以討楊國忠、清君側為名,與平盧節度使史思明發動叛亂,挾三鎮兵力,直指東都洛邑。// (4)

***

(1) 楊玄感 - 維基百科

https://zh.m.wikipedia.org/zh-cn/%E6%9D%A8%E7%8E%84%E6%84%9F

(2) 宇文述 - 維基百科

https://zh.m.wikipedia.org/wiki/%E5%AE%87%E6%96%87%E8%BF%B0

(3) 宇文化及 - 維基百科

https://zh.m.wikipedia.org/zh-cn/%E5%AE%87%E6%96%87%E5%8C%96%E5%8F%8A

(4) 安祿山 - 維基百科

https://zh.m.wikipedia.org/zh-cn/%E5%AE%89%E7%A5%BF%E5%B1%B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