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三, 12月 30, 2015

電視劇《刀下留人》-凌遲與麻藥

看《刀下留人》,陳榮峻飾演御醫章平一角,做得很好,在獄中與恩師花在山吃最後一餐羊腩煲,「終於吃出蘿蔔的滋味」,這一幕尤其細膩。

劇情提到,御醫章平捲入宮廷鬥爭。

//孜省突臨司獄廳與章平相見,直問皇子身處何方;章平表示不知情,但孜省不相信,更指他若棄暗投明,皇后定能保他性命。
孜省表示已命人調查章平,又指他多年貪污無道,私藏皇上貢品,已被判凌遲三百刀。//

首先「貪污無道,私藏貢品」就足以判凌遲?
另外,「章平決定拒絕用麻藥,認為意志清醒他才會守口如瓶」,「蕊紅捧着酒來讓章平喝下以麻醉痛楚,卻被常綠打瀉……」。麻藥真的是用來麻醉痛楚?

以下引自《杀千刀》:千刀万剐直戳中国人最深重的恐惧- 简书
http://www.jianshu.com/p/3f6eb87535b0
《杀千刀:中西视野下的凌迟处死》从这种恐惧下手,展现了中国肉刑演变的历史,和西方对于中国刑罚体系的偏见。
自秦律起,五刑一直是律法的核心,與其站在一處的是國家對十惡的定義。殺君弒父被認為是大逆不道,將祖父母父母刨墳曝屍也是不容於世的大罪,此外還有殺害一家三口(尤其是單傳的男性)、妻子因通姦殺死丈夫都被算入十惡。笞、杖、徒、流、死長期佔據各朝刑罰的主位,根據各罪還細分等級。死刑方面,絞和斬首最為常見,而斬首被認為更嚴酷。因絞刑仍保存身體的完整性,身首異處則觸發中國人傳統的懼怕,即殘破的身體不能繼續投胎轉世不能享有祭祀的權利。因此,凌遲會被包括陸游在內歷代法學人士要求廢除,正是因為它並非簡單的延長身體痛苦的殘酷折磨,而是千刀萬剮後肉身的完全破滅,對犯人及其家族都是平墳頭一般的屈辱和懼怕。
肉刑之殘酷,讓其一直游離於主流刑罰之外。遼代凌遲被引入正律,元代開始在實踐層面運用,突破了傳統認知上慎用死刑的做法。明朝洪武帝主持的《大浩》則隨處可見皇帝將瀆職貪腐官員凌遲處死的案例。由此,凌遲不僅開始用於處置集體犯罪,還被洪武帝拿來處置一些本該隻流放的官員。洪武帝並非濫用皇帝大權,而是皇帝感受到了官員背叛和對傷害吾民的憤怒。永樂帝延續了父親的嚴刑作風,但永樂朝之後《大浩》三編再未激起波瀾。


朱元璋生性殘忍,將瀆職貪腐官員凌遲,想到他牽起胡惟庸、藍玉等大案,坑陷成千上百人也做得出,況且他出身貧苦,自小受盡貪官之苦,又亟欲鞏固明室統治,這樣做就不奇怪。

故事講的也是明朝,但始終凌遲係大刑,又不是謀反、又不是貪污害民肉鄉里,直接傷害朝廷威信削弱統治,照計不用這樣重手的。

關於麻藥,上引《简书》書評也提到
行進到清朝,文字獄的興盛讓凌遲又有用武之地。西方人的大量湧入,在稍早前已廢除公開死刑的人看來,東方帝國公開凌遲犯人是極其野蠻的。佐證他們觀點的還有,古代衙門審訊時拷問手法的傳聞和插圖,中國是靠棒和仗統治的國家的概念流傳甚廣。他體文明不理解中國傳統文化對身體的獨特定義,簡單粗暴地認為保留凌遲是毫無意義的殺戮。
但作者辯稱,西方人對死刑囚犯的沉默和周邊圍觀者的激動帶有過分的宗教幻想。在西方的概念裡,死刑帶有宗教儀式的悲情,伴有高聲呼喊的激烈音效。而中國的死囚是悄無聲息的,圍觀者帶著狂熱的興奮,甚至花錢爭搶蘸有死囚溫熱血液的饅頭,還舉出了魯迅《藥》的章節。
事實上,在帝國後期的三次公開凌遲照片中,死囚確實面無表情,大抵因為清朝允許死囚服刑前服用麻藥的仁慈做法,而照片中的民眾表情凝固出的是恐懼和焦慮。唐曾在747年廢除死刑,比西方要早出許多,歷代士官也從未放棄廢止殘酷刑罰的努力可惜未達上意。 1905年,凌遲被廢除。而在清朝末尾的這些年,帝國出於用強勢刑罰鎮壓反動的剛需,和西方全面廢除殘酷死刑的自認優越感,交錯在中國各省會城市的歷史節點,卻無端扯出了東方帝國是未開化的殘暴種族的彌天大謊。
筆者說大扺西方人不了解,就認為是極其野蠻和殘暴,但這刑正正是要痛苦得要人害怕,若只說是民間信仰「死無全屍」的恫嚇,那死後梟首已是足夠。

肉身極端痛楚是不能抺殺的,任西方人如何誤解,割一千刀痛不痛可是跨文化的。於是提到「死囚確實面無表情,大抵因為清朝允許死囚服刑前服用麻藥的仁慈做法...唐曾在747年廢除死刑,比西方要早出許多,歷代士官也從未放棄廢止殘酷刑罰的努力可惜未達上意...」。

維基百科給的解說卻是相反的︰用麻藥是用來延長其痛苦。
後期,部份受刑者會先被施以鴉片,以保受刑者的清醒,延長其痛苦。

參考︰

維基凌遲 - 施行方法

Death by a Thousand Cuts (book) - Wikipedia

Death by a Thousand Cuts - Complete Review

維基《刀下留人》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