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包含「屯門公園」標籤的文章。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包含「屯門公園」標籤的文章。顯示所有文章

星期二, 10月 23, 2018

屯門公園的飲水機 _不存在也不在意

有些事物是否存在會引來大迴響,例如「八萬五不存在」。但似乎「屯門公園沒有飲水機」卻不是這類觸目的不存在。

一年前的盛夏,筆者帶着兒子到屯門公園的滾軸溜冰場,才赫然發覺這問題。

還記得問起保安員、清潔工都是一臉愕然,最後辦公室出來一名大姐,禁不起我的吵鬧,就幫我往辦公室取水。

然後保安員說,「舊式公園係咁架啦。」

但其他市鎮公園如元朗、天水圍、荃灣都有。再去遠啲,美孚荔枝角公園、港島香港公園,也有。屯門公園既是市鎮公園,又有運動設施,卻連飲水機都沒有。

公園辦事處職員回應查詢,說飲水機已有計劃安裝,但需要鋪設電線,須等待機電工程署設計,但沒有預計安裝日期。
後來發覺屯門公園有兩部飲品販賣機,卻沒有所謂供電問題。
事隔一年,一切照舊。難道一直無人留意這問題?或者覺得不重要?

遊人反應不一

訪問公園遊人,因為很多是住在附近,確實可以接受這問題。

中年人一夥在公園踢毽,每人帶一大支水。有個媽媽帶兒子溜冰,也是自備水壺喝完便回家。在公園獻唱的大媽也如是。

問到是否贊成裝一台飲水機,又多數表示歡迎的,因為覺得飲水機更健康。

但同時也有人認為飲料售賣機更好,因為覺得人們缺公德心,導致飲水機污糟,膠樽水更衛生可靠。只是覺得販賣機和小食亭距離多用途球場太遠,甚至因為那裡雲集唱歌大媽,有媽媽覺得「烏煙瘴氣」,不欲帶子女過去買飲品。

屯門公園地圖



而帶着兒子溜冰的媽媽,則說那邊太嘈吵,都不願去到涼亭和人工湖一帶。

快餐店斟水機
當中卻沒有人從環保減廢的角度考慮問題。

近年可見連鎖快餐集團也會推出斟水機,方便顧客取水。

拒裝原因五花八門

飲水機由於所在場地的不同,可以是由房屋署、地政署、康文署、民政事務署等多個不同政府部門提供。而安裝涉及的部門,可以包括機電工程署、水務署,甚至衛生署。

友愛區議員譚駿賢表示,曾經向房署申請在友愛邨裝設飲水機,但衛生署反對,認為容易傳播疾病。「這是荒謬的,這樣說這麼多球場運動場的飲水機又可安裝?又不怕傳染?」

政府曾經拒絕在青山灣海濱長廊加設飲水機,因為怕被偷竊。譚表示,巡視三聖海鮮街時有地政署官員表示,無必要安裝飲水機,因為「在附近買樽裝水也很方便」。
甚至以往在區議會回覆為何屯門公園沒有飲水機,康文署官員也表示,市民可以買樽裝水。


然而這些是否真正拒裝的原因?筆者提出安裝售賣機可令政府有收入,而且不須負擔維修成本。

譚卻不認同,反而估計這是由於守舊思維。
「售賣機有多少錢呢?而說飲水機的保養,你看維園只得那三幾部,但也經常污糟得可以,又誰去理呢?根本官方仍是停留在這種階段,除非公眾形成足夠壓力,他們不願主動做甚麼。」

飲啖水有幾難?現況是….

201612月,在各公共設施的飲水機和自動售賣機︰

場地
飲水機
飲品售賣機
康文署轄下場地
1819
691
公立醫院及診所
492
263
渡輪碼頭
9
105
公共交通交匯處
0
16
社區會堂/社區中心
16
52
其他(街市、政府合署)
20
4
合共︰
2356
1131

 (資料來源︰郭家麒議員提問- 立法會十四題:政府場地飲水機 20161214

據蘋果日報201711月報導,政府場地自動飲品售賣機已增至1,540部。
據東方日報20183月報導,康文署轄下場地有飲水機1800部,飲品售賣機800部。即是飲水機數量不變,但飲品售賣機增加100 部。
至於社區會堂/中心的情況,飲水機數量不變,而飲品售賣機多了一部。

政府既無公佈已安裝飲水機場地的比率,在各區的分區情況也沒有公開。令人奇怪的是,飲品售賣機的數量在2017年增加近三分之一,而飲水機並無大幅增加。

但政府卻公佈新的環保政策,在今年220日起政府場地飲品售賣機停售一公升或以下的樽裝水。

說好的環保呢?

飲水機如果很易找到,人們樂於自備水樽盛水,是可以減少膠樽造成的廢料。

現實情況是,政府更熱衷加裝飲品售賣機多於飲水機,以至不少場地只有飲品售賣機,市民口渴只得花錢買樽裝或罐裝飲品,有違減廢目標。而新政策只針對細支樽裝水,對大支樽裝水以至其他飲品不作限制。結果飲品供應商會以其他產品代替。

場地何時裝飲水機有無標準?

康文署曾回應傳媒查詢,動態康樂場地設置飲水機,靜態活動場地則一般不會有,而部分會設餐廳和售賣機方便公眾。然而屯門公園明顯有滾軸溜冰場緩跑徑等動態設施,卻未見跟從康文署政策設置飲水機。

Water for free撲水」是一手機程式,收集了各區飲水機的位置,讓市民查閱取水,其創辦人Rachael Pang 表示,康文署安裝飲水機,並沒劃一準則。

「地氣 Earthingfacebook 專頁是一群園境師成立,從而向公眾推廣園境知識,其負責人回覆︰「每個公園均由獨立場主管理,因而設施不盡相同,怎分配也無準則。加水機唔容易,因要攞「水纸」即政府水務署審批,又要鋪水管、加過濾器……未必個個場主想加,而且要有budget康文署內「山頭」林立,分工明確,除非上到地區經理層次,否則很難與場地負責人逐一商量。」他也對康文署會否配合環保署表示懷疑。

屯門人是否無欲無求?

訪問遊人,他們都樂於見到加裝飲水機或飲品售賣機,但他們卻從沒試過向政府投訴。問到他們最想公園改善的設施,他們也說不上來。
譚駿賢覺得運動場地很多時有飲水機,然而普遍來說,相較其他地區,屯門區的飲水機比較少。

譚駿賢︰「最多人投訴的是公園噪音和交通問題」

區議員作為敦促者

就是因為官員「踢一踢,郁一郁」,很多時便由區議員負責踢郁官員。
因為區議員要和不同的官員打交道,累積不少人脈,也熟悉政府編制運作。這有利於就具體問題找適當職位的人員施壓,相互溝通也省卻不少摸底探路。
於是由屋邨光管照明壞了,以至要求調遷,居民也樂於找區議員支援,否則面對複雜的政府人事架構,可能被部門推來推去曠日持久。起碼由他們信任的議員幫忙拆解,當官員說要時間處理的時候,那些是實話,而那些又是官腔托詞。
在現行這種體制下,市民很難可以參與促成改變政府政策,就算小至在公園安裝飲水機,也是如此。




筆者就相關政策,以書面查詢康文署,至截稿前,康文署並未回覆。

查詢康文署事項

飲水機在康樂場地的普及程度,以至公園、體育館、博物館等場地分類安裝百分比
飲水機在各區的分佈情況,及為何沒有在網上發佈相關訊息
為何傾向加裝販賣機多於加裝飲水機,製造更多鋁罐和膠樽廢料?
自動售賣機的收入,以至省卻維修保養,是否令署方更樂於安裝自動販賣機?
屯門公園、屯門大會堂、元朗劇院,多年來都未能安裝飲水機,原因為何?
若未能在短期內加裝飲水機,可否在必要時由場地辦事處提供斟水服務,給市民使用?

「人若渴了,可以到我這裡來喝!」

假如連基本的飲水需要,也要花錢才可解決,這反映出社會價值觀,是把一切活動都商品化,一切「向錢看」。
飲水不只是市政設施,不只是環保,也關乎公義。

星期一, 9月 24, 2018

南屏晚鐘還是戰地鐘聲?

週四來到屯門公園,單看氣氛來說,超強颱風山竹早已風過無痕--如不是這兒那兒仍有斷枝折樹須封閉。

一出西鐵站耳際已轟入響亮樂聲,那近池邊涼亭拱橋差不多佔公園一半的地方,都是演唱者和「知音人」。那音樂直至去到爬蟲館、辦事處,才稍為緩和,而貼近友愛一邊的滾軸溜冰場才可避開聲浪。

公園模型船池,右側都是曲友聚集處,正面遠方為友愛邨

聽的唱的樂在其中,抑或是怕嘈吵的早已離場?

這時是下午四點多,聽唱或閒坐的多是上了年紀,男仕居多。他們大抵樂在其中,也有零星的一兩對跳起舞來。歌者觀眾打成一片,共尋大眾娛樂。又或者只是「倖存者謬誤」?那不喜歡震耳音樂的,早已離場不再來公園了,而仍來的當然是捧場客。






聽唱或閒坐的多是上了年紀,男仕居多

遇上第一個演唱者,我明明聽那音樂是「千王之王」主題曲,但聽她唱了好一陣,仍聽不出來她是真的唱這個,因為唱來的咬字、風韻完全不同。但這肯定是 hit 歌吧?因為不遠又另有人在唱。我還認到有唱「我有一段情」,再其他的就不識了。

等我還在嘀咕著,會否聽到「南屏晚鐘」或者「月亮代表我的心」,但卻沒有啊。





拱橋的一邊已有四檔唱歌的,保安員也有五、六個。其中一個對我說,他們只負責這一帶附近,言則即是專門來管理這唱歌的熱點。

他們也會拿議器來測音量,但很多時他們走過去,檔口的人就稍作收斂。如是者每日重覆著。

「有時都繃得很緊。」可是我可看不出他講的這種張力。反而間或保安員會和一些觀者聊兩句,問問情況之類。當保安員經過,演唱者也很淡定。

保安員謂工作時有摩擦,關係緊張

「我們只是勸喻,遇有冥頑不靈的,我們也會叫警察。」






問到他們可會有休息喝水時間?正式的可就沒了,只可偷閒喝
一口。那要斟水怎辦?全公園走遍也沒一部飲水機?他說,會集埋幾個人一次過去辦事處斟水。









看見有兩部飲品販賣機,正好各自在拱橋兩邊。
但保安員說多數他們都不會幫襯。












留聲機之間載歌載舞





到了拱橋另一側有個留聲機塑像和小賣部,也有兩檔唱歌的。






露天劇場




露天劇場也有一檔,卻是唯一正式申請場地的。





自娛A區封閉

自娛B區冷清


















本來園內有設立自娛區,但明顯不受歡迎。


場地申請情況


另一邊靠向市中心的沒那麼平坦,也沒有人擺檔。看著唱歌聽歌的也不覺他們有買飲品或帶水樽來。只是小賣部所在的涼亭,人們才會買啤酒和飲品在聊天聽歌。

小賣部所在的涼亭



與主園區「不相往還」的單車徑、緩跑徑






公園有單車徑和緩跑徑,但沒有圍繞公園,只是一條直路沿著河畔,由西鐵站伸延至友愛入口那邊,而中間是沒有出入口可連接主園區。




中秋綵燈會燈飾
這些徑道是狹長的,旁邊栽種樹木,實在沒太多空間,如裝飲水機可能要很窄身,而且就只有緩跑的用得上了。














本來也想看看近友愛一邊的多用途球場和空地有無人用,但這裡是用了來佈置中秋綵燈會的燈飾和攤位。







去到爬蟲館一帶音樂聲才見減弱

滾軸溜冰場被封閉




然後滾軸溜冰場又被封閉,可能擔心附近樹木有倒塌危險。










溜冰場對面是個年尾將開幕的全港首個傷健共融遊樂場。

全港首個傷健共融遊樂場

可是這麼嶄新的意念都可落實,但沒人覺得缺乏飲水機是個問題?

屯門公園全圖 - 偌大地方沒有飲水機


踢毽的大叔大嬸




行到通向市中心的天橋前面,遇上幾個踢毽的大叔大嬸,忍不住叫他們也讓我湊合踢兩腳。我可是全不在行,本應用腳踭踢,變成用小腿擋回。







踢得幾下還是忍不住問大嬸,你們渴了怎辦呢?原來他們是各自帶一大樽茶水。那要斟水怎麼辦呢?

「這兒沒水機的,別的公園會有。你可以到那邊買飲品。」

那沒得斟水不麻煩嗎?她說︰「飲晒就算,索性返屋企。」我問起他們可是都住附近。大嬸說是的,又加多句︰「那邊都沒地方,只剩這近門口一块,仍可玩一下。」

我問他們可是常來玩。大嬸說是的,但一個高廋大叔就說唔一定。我一瞥眼見到足毽都帶備兩個,可見都幾認真。

跟住大叔說要買餸回家煮飯,就匆匆散夥。

屯門大會堂一樣派膠






最後到屯門大會堂轉了一圈,竟然是同樣情況︰有賣汽水機,但無讓人斟水的飲水機。